一种通气式弹体及破冰出水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596002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气式弹体及破冰出水试验装置,通气式弹体包括:内杆体、外杆体、若干个连通管道以及调节结构,内杆体内部设有储气腔;外杆体套设于所述内杆体;若干个连通管道设在所述外杆体的侧壁上,所述连通管道具有出气端和进气端,所述进气端与所述储气腔相连,所述出气端与所述外杆体转动相连,并贯穿所述外杆体并延伸至所述外杆体的外侧;调节结构连接所述内杆体和所述外杆体,能够驱动所述内杆体相对所述外杆体轴向位移,以带动出气端相对所述外杆体转动设定角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根据不同的试验条件灵活地调节通气式弹体的通气效果,调整空化气流的分布和方向,满足多样化的试验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下航行体出水破冰,具体涉及一种通气式弹体及破冰出水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1、在极地航行、海洋资源开发以及水下武器发射等领域,航行体高速出水或破冰过程中会面临巨大的流体阻力,严重影响运动稳定性和能量效率。传统减阻方法(如优化外形、表面涂层等)在高速出水或破冰工况下效果有限,而空化减阻技术通过在水体与运动体之间形成气液混合层,可显著降低摩擦阻力,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

2、针对细长体破冰出水试验,细长体普遍采用固定式的出气孔结构,出气孔结构的主要作用是产生空化效应,从而便于进行破冰效果的测试和评估。例如,公开号为cn111028649b的专利提供的一种头部出气的水下高速运动实验模型,包括弹头、密封段和弹体;弹头的材质为多孔钛;弹体内部设置有空腔;密封段的尾端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第一通气孔,密封段的首端设置有与弹头连通的第二通气孔,密封段上还设置有横向通气孔;横向通气孔内设置有回弹弹簧、密封阀栓和圆珠,回弹弹簧压缩时,密封阀栓封堵横向通气孔的内段,空腔密封;当试验模型离开发射器后,回弹弹簧回弹,密封阀栓外移,横向通气孔的内段连通第一通气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气式弹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式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杆体的外侧沿轴向依次设有至少一个个通气部,每个所述通气部均设置有多个沿所述外杆体的周向分布的连通管道,所述储气腔的位置与各个所述通气部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式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道包括刚性管体和柔性管体,所述刚性管体的一端与所述外杆体转动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柔性管体的一端相连,所述柔性管体的一端连接所述内杆体并与所述储气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气式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式弹体还包括若干个限位结构,若干个所述限位结构分别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气式弹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式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杆体的外侧沿轴向依次设有至少一个个通气部,每个所述通气部均设置有多个沿所述外杆体的周向分布的连通管道,所述储气腔的位置与各个所述通气部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式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道包括刚性管体和柔性管体,所述刚性管体的一端与所述外杆体转动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柔性管体的一端相连,所述柔性管体的一端连接所述内杆体并与所述储气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气式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式弹体还包括若干个限位结构,若干个所述限位结构分别设置在所述内杆体的外侧与各个所述连通管道相对应的位置,所述刚性管体的侧壁沿其轴向开设有滑槽,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滑槽滑动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式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杆体与所述连通管道相对应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为所述连通管道管径的2-3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气式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式弹体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以恒唐颖李晓彬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