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装配线上发动机缸体的挡停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32366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06 2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发动机装配线上发动机缸体的挡停机构,包括气缸、气缸支座、气缸安装板、直线导轨、滑块、挡停块、接头和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停机构的直线导轨与发动机前进方向端面设有3°~8°的倾斜角;所述直线导轨的挡停块上设有轴承,挡停块与发动机端面的接触为滚动接触;所述的直线导轨和滑块的安装位置为直线导轨在上,滑块在直线导轨的下面。所述的气缸支座与气缸安装板间连接、挡停块与连接板间连接、连接板与导轨安装板间连接除连接螺钉外还分别设有连接安装槽,以抵抗连接件之间的扭曲形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且非常实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装配线上的挡停机构,特别是公开一种发动机装配线上发动机缸体的挡停机构,用于发动机自动装配线上主轴承盖拧紧、连杆盖拧紧等拧紧エ位上发动机缸体产品的挡停。
技术介绍
根据附图1,现有技术挡停机构与装配发动机产品的工作情况,发动机缸体通过滚道被输送到该拧紧エ位吋,电气控制使其停止前行,此时,挡停气缸伸出,将挡停机构送到设计好的位置,起粗限位的作用。而挡停块与发动机缸体将有3个相对位置I,II和III。当挡停块沿伸出方向2伸出或退回时,都会与产品摩擦;当挡停块延伸出方向I伸出,且产品停在I位置吋,挡停块会与产品摩擦直到II位置为止。这种摩擦为滑动摩擦,可能会在产品表面留下划痕或划伤,这在装配エ艺上是不允许的。根据附图2,现有技术挡停机构导轨与滑块的安装工作状况示意图,虚线所示为挡停机构退回时位置,实线为挡停机构伸出时位置示意。导轨安装面宽度为LI,避让距离(避让距离指当产品通过时,为了不产生干渉需要避开的距离)为L3,直线导轨必须满足滑块在直线导轨位移一个气缸行程。发动机缸体从滚道上通过时,挡停机构要退回,如果避让距离不够大,发动机缸体显然不易通过,这样就使得现有技术的挡停机构安装面较大,不仅浪费空间,还增加设备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公开ー种发动机装配线上发动机缸体的挡停机构,采用滚动摩擦,避免了发动机缸体在装配过程中的受伤或受损问题,且安装面小,还节约了设备成本。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发动机装配线上发动机缸体的挡停机构,包括气缸、气缸支座、气缸安装板、直线导轨、滑块、挡停块、接头和连接板,其特征在干所述挡停机构的直线导轨与发动机前进方向端面设有3° 8°的倾斜角;所述直线导轨的挡停块上设有轴承,挡停块与发动机端面的接触为滚动接触;所述的直线导轨和滑块的安装位置为直线导轨在上,滑块在直线导轨的下面。所述的气缸支座与气缸安装板间连接、挡停块与连接板间连接、连接板与导轨安装板间连接除连接螺钉外还分别设有连接的安装槽,以抵抗连接件之间的扭曲形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采用滚动摩擦的设计,解决了发动机缸体与挡停机构间的摩擦问题。当滚动的挡停块与发动机缸体接触时,发动机缸体会在压力的作用下,沿滚道反方向后退,所以不会被压伤或擦伤。在安装挡停块的轴承运行正常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滚动挡停块与产品产生滑动摩擦。这样就避免了发动机缸体在装配线过程中受伤或受损的问题。本技术采用倾斜的直线导轨设计,使挡停机构伸出或退回吋,挡停块与发动机缸体只有短暂的接触,所以伸缩自如,反应速度快。直线导轨的倾斜角度大小參考分析如下为简化计算,使直线导轨经过挡停块中心,Fjt为缸体前端面推力气缸的推力,Fjtl和Fjt2分别为Fjt的分力,Fjtl作用在与直线导轨垂直方向,Fjt2作用在与直线导轨平行方向,3为直线导轨的倾斜角。F推丨,F推2和F推丨两足F推i=F推cos 6,F推2=F推sin 5。现设挡停机构的气缸推力为F挡,挡停块中心到最近的一个滑块中心的距离为L,直线导轨滑块能承受的扭矩为MA(i/b 0,则有F推2=F 推 sin 3〈F挡,F推 ^L=F推 cos ( 6 ) *L〈MA0,B0,根据以上公式并在设计时留出一定余量,即可得到直线导轨的倾斜角5。一般面与面之间的连接直接用螺钉紧固,而本技术的气缸支座与气缸安装板间连接、挡停块与连接板间连接、连接板与导轨安装板间连接均在零件上加工出安装槽,如附图6 8所示。一般,当连接板受到剪切カ时,板与板之间仅靠螺钉的预紧压力产生的摩擦力克服外力,容易产生微量位移,而本技术的零件卡在槽内,当有外力作用的时候,就可以由槽边克服外力。这样的安装使整个挡停机构更稳固,在长时间的运行或当受到比铰大的外力冲击时都能很好地維持安装精度。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技术挡停机构与装配发动机产品的工作情況。图2是现有技术挡停机构导轨与滑块的安装工作状况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挡停机构直线导轨与滑块的安装工作状况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在发动机装配线上位置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正视图。图6是本技术俯视图。图7是图6的A-A向剖面示意图。图8是图6的B-B向剖面示意图。图9是图6的C-C向剖面示意图。图中1、发动机缸体;2、托盘;3、滚道;4、安装支座;5、挡停机构;6、气缸支座;7、滑块;8、直线导轨;9、气缸安装板;10、气缸;11、导轨安装板;12、接头;13、连接板;14、轴承;15、轴;16、挡停块;17、隔套;18、挡环;19、套;20、挡圈;21、L型板;22、气缸支座安装槽;23、连接板安装槽;24、直线导轨安装槽;25、轴安装槽;26、安装面。具体实施方式根据附图4 8,本技术是ー种发动机装配线上发动机缸体的挡停机构,包括气缸10、气缸支座6、气缸安装板9、直线导轨8、滑块7、挡停块16、接头12和连接板13。挡停机构5的直线导轨8与发动机前进方向端面设有3° 8°的倾斜角S,直线导轨8的挡停块16上设有轴承,挡停块16与发动机端面的接触为滚动接触。直线导轨8和滑块7的安装位置为直线导轨8在上,滑块7在直线导轨8的下面。气缸支座6与气缸安装板9间的连接、挡停块16与连接板13间的连接、连接板13与导轨安装板11间的连接除连接螺钉外还设有气缸支座安装槽22、连接板安装槽23、直线导轨安装槽24、轴安装槽25,以抵抗连接件之间的扭曲形变。发动机缸体I从滚道3上通过时,挡停机构5要退回。气缸10伸出,挡停块16阻挡发动机缸体I,气缸10退回,挡停块16避让发动机缸体I,使发动机缸体I通过。根据附图2和3,虚线所示为挡停机构退回时位置,实线为挡停机构伸出时位置示意。在退回同样行程的情况下,附图2所示的现有技术方案直线导轨安装面宽度为LI,本技术的滑块7安装面宽度为L2,避让距离分别为L3、L4。因为现有技术的直线导轨必须满足滑块在直线导轨位移一个气缸行程,而本技术只需安装2个滑块,如图所示,得L1>L2,且L1=L2+气缸行程;L3〈L4,且L4=L3+气缸行程。在挡停机构中,如果两滑块间距离为300mm,气缸行程为400mm,这样,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比现有技术方案多避让400mm,气缸行程越大,此差距越明显。由此可以看出,本技术滑块7在下、直线导轨8在上的安装设计优于现有技木。其优点如下1、避让距离大,产品易通过;2、安装面小,不仅节省成本,而且设备结构紧凑。本技术挡停机构设计巧妙,结构简单,是非常实用的一套挡停机构。权利要求1.一种发动机装配线上发动机缸体的挡停机构,包括气缸、气缸支座、气缸安装板、直线导轨、滑块、挡停块、接头和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停机构的直线导轨与发动机前进方向端面设有3° 8°的倾斜角;所述直线导轨的挡停块上设有轴承,挡停块与发动机端面的接触为滚动接触;所述的直线导轨和滑块的安装位置为直线导轨在上,滑块在直线导轨的下面。2.根据权利要求I所 述的发动机装配线上发动机缸体的挡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缸支座与气缸安装板间连接、挡停块与连接板间连接、连接板与导轨安装板间连接除连接螺钉外还分别设有连接的安装槽,以抵抗连接件之间的扭曲形变。专利摘要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浩腾
申请(专利权)人:昂华上海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