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HCV蛋白酶抑制剂筛选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17488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9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HCV蛋白酶抑制剂筛选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融合蛋白(a)或(b):(a)自N端至C端依次含E173N片段、特异多肽片段和E173C片段;(b)自N端至C端依次含E173N片段、特异多肽片段、E173C片段、2A片段和NS3/4A片段;E173N片段如序列4第1至173位所示;E173C片段如序列4自第187至252位所示;特异多肽片段由30个以下的氨基酸残基组成且可被蛋白酶识别;2A片段如序列6第253至279位所示;NS3/4A片段如序列6第280至479位所示。利用上述融合蛋白可从蛋白、多肽文库以及天然产物中筛选NS3-4A蛋白酶抑制剂,为HCV感染治疗提供候选药物分子,并为高通量筛选多种蛋白酶抑制剂奠定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HCV蛋白酶抑制剂筛选模型,特别涉及一种HCV蛋白酶抑制剂筛选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技术介绍
丙型肝炎病毒Of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有超过I. 7亿人受到HCV的慢性感染(Sy T,Jamal丽.Epidemiologyof hepatitis C virus (HCV) infection. Int J Med Sci. 2006,3(2) :41-6)。我国有约 4000万HCV感染患者,HCV感染已成为严重的世界公共卫生问题之一。HCV感染可转变为慢性肝炎,甚至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当前采用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案是α-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但这种治疗方法疗效低于50%,且费用高,副作用大,因此,研制新的抗HCV药物是当前重要而且紧迫的任务。HCV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其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HCV基因组全长约9. 6kb,由两侧非编码区(UTR)及位于其间的单一开放阅读框组成。5' -UTR含有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非常保守,核糖体与其结合启动翻译过程;3' -UTR对与复制起始有关。开放读码框编码大约3010 3033个氨基酸的多聚蛋白前体。该蛋白前体在宿主信号肽酶和病毒蛋白酶的共同作用下生成4个结构蛋白和至少6个非结构(non-structure,NS)蛋白。按顺序依次为 core-El-E2-P7-NS2-NS3-NS4A-NS4B-NS5A-NS5B。其中,C2, El,E2,P7为结构蛋白区,在宿主细胞信号肽的作用下分别裂解成核蛋白和包膜蛋白;NS2-NS5为非结构蛋白区。HCV多聚蛋白前体的加工过程是结构蛋白core,El, E2和P7被宿主信号肽酶切开,均固定在膜上。NS2的N端也被宿主信号肽酶切开,NS2 94-217位氨基酸与NS3 1-180位氨基酸构成NS2/3丝氨酸蛋白酶,在NS2-NS3连接处产生切割(顺式切割),释放出NS3(NS3 181-631位氨基酸是RNA解旋酶),NS3丝氨酸蛋白酶对其下游的四个连接位点进行切割,释放出NS4A,NS4B(内质网锚定蛋白),NS5A(RNA结合蛋白),NS5B(RNA依赖的 RNA 聚合酶)(Lorenz IC, Marcotrigiano J, Dentzer TG, et al. Structure ofthe catalytic domain of the hepatitis C virus NS2-3protease[J]. Nature,2006,442(7104) :831-835.)。HCV NS3蛋白是一个具有多功能生物活性的非结构蛋白,在HCV复制和致病机制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O tsuka M, Kato N, L an K, et al. Hepatitis C Virus CoreProtein Enhances p53 Function through Augmentation of DNA Binding Affinityand Transcriptional Ability[J], J Biol Chem. 2000Nov 3 ;275(44) :34122-30.)。NS3基因位于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约3300 5200nt区域,编码含有630个氨基酸(1027-1656aa)的NS3蛋白。其N末端1/3具有丝氨酸蛋白酶活性,C末端2/3具有三磷酸核苷酶(NTPase)和RNA解旋酶活性。其中,NS3丝氨酸蛋白酶是HCV整个非结构蛋白加工和成熟过程中的关键酶,它必须在NS4A的辅助作用下,二者形成异源二聚体,才能发挥酶活性,因此又常被称为 NS3/4A 蛋白酶(Satoh S, Tanji Y,Hi jikataM, et al. The N-terminalregion of hepatitis C virus nonstructural protein 3(NS3)is essential for stablecomplex formation with NS4A[J]. J Virol, 1995,69 (7) :4255-4260.)。晶体衍射结构表明,NS4A中间的中央疏水区(21 34aa)与NS3的N末端22个氨基酸形成β片层,是酶发挥活性的必需结构要求(Kim J L, Morgenstern K A, Lin C, et al. Crystal structureof the hepatitis C virus NS3 protease domain complexed with a synthetic NS4Acofactor peptide [J]. Cell, 1996,87 (2) :343-355.)。而NS4A (21 34aa)可以被合成的多肽所代替,或通过连接子与NS3的N末端ISOaa直接相连为单链蛋白,不影响酶活性功能的发挥。NS3丝氨酸蛋白酶在4个连接区域切割多聚蛋白前体,以顺式方式催化NS3/NS4A裂解(自我剪切),反式方式催化NS4A/NS4B、NS4B/NS5A和NS5A/NS5B裂解,释放出多个重要的病毒活性酶(Bartenschlager R, Ahlborn-Laake L,Mous J, Jacobsen H. Nonstructuralprotein 3 of the hepatitis C virus encodes a serine-type proteinase requiredfor cleavage at the NS3/4and NS4/5junctions[J]. J Virol. 1993 Jul ;67 (7)3835-44. ;Eckart, M. R. , Selby, M. ,Masiarz, F. ,et al. The hepatitis C virus encodes a serine protease involved in processing of the putative nonstructural proteinsfrom the viral polyprotein precursor[J].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1993 Apr30 ;192 (2) :399-406.)。对各位点的切割效率大小比较为NS5A/NS5B > NS4A/NS4B > > NS4B/NS5A(Landro JA, Raybuck SA, Luong YP, et al. Mechanistic role of an NS4A peptidecofactor with the truncated NS3 protease of hepatitis C virus !elucidationof the NS4A stimulatory effect via kinetic analysis and inhibitor mapping.Biochemistry[J]. 1997Aug 5 ;36 (31) :9340-9348.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蛋白质,为如下(a)或(b) (a)自N末端至C末端依次含有如下元件的蛋白质E173N片段、特异多肽片段和E173C片段; (b)自N末端至C末端依次含有如下元件的蛋白质E173N片段、特异多肽片段、E173C片段、2A片段和蛋白酶; 所述(a)中所述E173N片段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的序列4自N末端第I至173位氨基酸残基所示;所述E173C片段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的序列4自N末端第187至252位氨基酸残基所示;所述特异多肽片段由30个以下的氨基酸残基组成且可被蛋白酶识别; 所述(b)中所述E173N片段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的序列6自N末端第I至173位氨基酸残基所示;所述E173C片段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的序列6自N末端第187至252位 氨基酸残基所示;所述2A片段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的序列6自N末端第253至279位氨基酸残基所示;所述特异多肽片段由30个以下的氨基酸残基组成且可被所述蛋白酶识别。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蛋白质,其特征在干 所述(a)中,所述特异多肽片段为识别短肽NS5A/5B;所述识别短肽NS5A/5B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的序列4自N末端第174至186氨基酸残基所示; 所述(b)中,所述特异多肽片段为识别短肽NS5A/5B;所述识别短肽NS5A/5B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的序列6自N末端第174至186氨基酸残基所示;所述蛋白酶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的序列6自N末端第280至479位氣基酸残基所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蛋白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质的氣基酸序列如序列表的序列4或序列表的序列6所示。4.编码权利要求I所述蛋白的基因,为DNA分子甲或DNA分子こ; 所述DNA分子甲自5’末端至3’末端依次含有如下元件E173N片段的编码基因、特异多肽片段的编码基因和E173C片段的编码基因;所述E173N片段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的序列4自N末端第I至173位氨基酸残基所示;所述E173C片段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的序列4自N末端第187至252位氨基酸残基所示;所述特异多肽片段由30个以下的氨基酸残基组成且可被蛋白酶识别; 所述DNA分子こ自5’末端至3’末端依次含有如下元件E173N片段的编码基因、特异多肽片段的编码基因、E173C片段的编码基因、2A片段的编码基因和蛋白酶的编码基因;所述E173N片段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的序列6自N末端第I至173位氨基酸残基所示;所述E173C片段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的序列6自N末端第187至252位氨基酸残基所示;所述2A片段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的序列6自N末端第253至279位氨基酸残基所示;所述特异多肽片段由30个以下的氨基酸残基组成且可被所述蛋白酶识别。5.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虎师明磊陈娜闫兴王洋张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