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因工程和生物防治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抗虫蛋白CrylA. 301、其表达载体及应用。
技术介绍
Bt基因编码杀虫晶体蛋白,来自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Hansis)。它在芽孢形成过程中产生S-内毒素的杀虫伴胞晶体蛋白,这些蛋白具有很高的杀虫活性。一般认为,晶体蛋白的杀虫作用分为5个步骤包括溶解、酶解活化、与受体结合、插入、孔洞或离子通道形成,每个步骤都能够影响晶体蛋白的杀虫效果(Moonsom等,2007)。伴胞晶体进入昆虫机体后,在中肠的碱性条件下二硫键被打开,溶解为前毒素,然后在胰蛋白酶的作用下激活成有活性的毒素蛋白。然后毒素蛋白与中肠上皮细胞膜受体结合,有毒性的α-螺旋穿透细胞质膜形成孔或灶,破坏细胞膜表面的膜电势,细胞渗透性平衡失调,胀破裂解,中肠坏死,围食膜和中肠上皮受损,中肠内的碱性物质进入血腔,导致昆虫麻痹死亡(Soberon等,2009)。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已确定数十种苏云金芽孢杆菌菌系及130多种它们编码的杀虫晶体蛋白。1986年,首批转基因植物(抗虫、抗除草剂)被批准进入田间试验。1987年,t匕利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海,翁建峰,杨小艳,郝转芳,雷开荣,李明顺,张德贵,白丽,张芳军,张世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