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领域中的一种汽车内纵梁。
技术介绍
现已知的汽车内纵梁结构没有凸台和加强筋,在与通道加强板拼焊的拼接面经常出现起皱现象,影响拼焊质量导致容易出现虚焊现象;零件刚度不够,受后地板拉应力的影响会出现开裂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汽车内纵梁,强度高,质量轻,焊接平面度高,解决了虚焊和开裂问题。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汽车内纵梁,其不同之处在于其主体与通道加强板拼焊的拼接面背面设置有凸台和多根平行分布的直线型加强筋。按以上方案,所述加强筋沿汽车内纵梁的长度方向延伸。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特点如下I)、该汽车内纵梁,保证了内纵梁不因拉应力而变形,强度高。2 )、该汽车内纵梁,质量轻,焊接平面度高。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汽车内纵梁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_凸台、2-加强筋、3-拼焊区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考图I,本技术实施例汽车内纵梁,其主体与通道加强板拼焊的拼接面背面设置有凸台I和多根平行分布的直线型加强筋2,拼接面上的拼焊区域3围绕其背面的凸台I的投影分布。具体的,加强筋2沿汽车内纵梁的长度方向延伸。优选的,加强筋2的数量为至少3根。在本技术中,凸台周围的背面是通道加强板拼焊区域,采用此凸台可以加强此部位的刚度,减少起皱现象,保证凸台周围装配面的平面度。这样就可以在保持其刚度的同时减小板料厚度,增强凸台背面拼焊区域的平面度保证了与通道加强板拼焊的焊接强度。内纵梁侧面是后地板的拼焊面,是后地板与车身连接的主要支撑件,承受拉应力较大,增加加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刚,王义斌,杨俊成,贺东方,杨黄锐,魏勇波,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武汉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