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货汽车纵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41742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5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载货汽车纵梁,包括敞口朝上的“U”形槽,“U”形槽两侧板的上边向相反的方向弯折形成翻边,所述“U”形槽从前往后包括前直线段、前倾斜段、后倾斜段和后直线段,所述前直线段的后端与前倾斜段的前端平滑相连,所述前倾斜段前外后内倾斜布置,所述前倾斜段的后端与后倾斜段的前端平滑,所述后倾斜段前内后外倾斜布置,所述后倾斜段的后端与后直线段的前端平滑相连,所述后直线段的后部上翘,所述后直线段前部、后倾斜段、前倾斜段和前直线段的槽底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述结构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弹性好、吸能效果好的载货汽车纵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载货汽车
,具体地讲,特别涉及一种载货汽车纵梁。
技术介绍
目前,载货汽车纵梁由敞口朝上的“U”形槽构成,“U”形槽的上边向外翻折形成翻边。现有的纵梁前端上翘,在受到碰撞时,不能从前往后高效地传递能量,吸能效果不好,不利于整车碰撞被动安全性能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吸能效果好的载货汽车纵梁。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载货汽车纵梁,包括敞口朝上的“U”形槽,“U”形槽两侧板的上边向相反的方向弯折形成翻边,由于纵梁在车体上均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因此本专利描述中,均以纵梁相互靠近的一侧为内、相互远离的一侧为外,所述“U”形槽从前往后包括前直线段、前倾斜段、后倾斜段和后直线段,所述前直线段沿前后方向呈直线布置,前直线段的后端与前倾斜段的前端平滑相连,所述前倾斜段前外后内倾斜布置,所述前倾斜段的后端与后倾斜段的前端平滑,所述后倾斜段前内后外倾斜布置,所述后倾斜段的后端与后直线段的前端平滑相连,所述后直线段沿前后方向呈直线布置,所述后直线段的后部上翘,所述后直线段前部、后倾斜段、前倾斜段和前直线段的槽底均位于同一水平面。在所述前直线段槽底与前倾斜段槽底过渡相连的部位开有圆孔,所述“U”形槽底部对应圆孔的部位适应性加宽。所述后直线段上翘部分的槽底从前往后逐渐加宽。所述后直线段的槽底向上凸起形成沿前后方向布置的凸筋,所述凸筋靠近后直线段的后端布置。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U”形槽构成的纵梁设置成前直线段、前倾斜段、后倾斜段和后直线段,并使后直线段的后端上翘,使后直线段前部、后倾斜段、前倾斜段和前直线段的槽底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从而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弹性好、吸能效果好的载货汽车纵梁。车头受到碰撞时,纵梁前端可以向后收缩,吸收能量并向后传递,极大地提高了纵梁的吸能效果。在碰撞实验中,改造后的纵梁贡献率高达百分之十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立体图。图中标记如下:前直线段1、前倾斜段2、后倾斜段3、后直线段4、凸筋4a、圆孔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以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敞口朝上的“U”形槽,“U”形槽两侧板的上边向相反的方向弯折形成翻边。由于纵梁在车体上均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因此本专利描述中,均以纵梁相互靠近的一侧为内、相互远离的一侧为外。所述“U”形槽从前往后包括前直线段1、前倾斜段2、后倾斜段3和后直线段4,所述前直线段1沿前后方向呈直线布置。前直线段1的后端与前倾斜段2的前端平滑相连,在所述前直线段1槽底与前倾斜段2槽底过渡相连的部位开有圆孔5,所述“U”形槽底部对应圆孔5的部位适应性加宽。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前倾斜段2前外后内倾斜布置,所述前倾斜段2的后端与后倾斜段3的前端平滑,所述后倾斜段3前内后外倾斜布置。所述后倾斜段3的后端与后直线段4的前端平滑相连,所述后直线段4沿前后方向呈直线布置。所述后直线段4的后部上翘,所述后直线段4上翘部分的槽底从前往后逐渐加宽。所述后直线段4的槽底向上凸起形成沿前后方向布置的凸筋4a,所述凸筋4a靠近后直线段4的后端布置。所述后直线段4前部、后倾斜段3、前倾斜段2和前直线段1的槽底均位于同一水平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载货汽车纵梁,包括敞口朝上的“U”形槽,“U”形槽两侧板的上边向相反的方向弯折形成翻边,其特征在于:以纵梁相互靠近的一侧为内、相互远离的一侧为外,所述“U”形槽从前往后包括前直线段、前倾斜段、后倾斜段和后直线段,所述前直线段沿前后方向呈直线布置,前直线段的后端与前倾斜段的前端平滑相连,所述前倾斜段前外后内倾斜布置,所述前倾斜段的后端与后倾斜段的前端平滑,所述后倾斜段前内后外倾斜布置,所述后倾斜段的后端与后直线段的前端平滑相连,所述后直线段沿前后方向呈直线布置,所述后直线段的后部上翘,所述后直线段前部、后倾斜段、前倾斜段和前直线段的槽底均位于同一水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货汽车纵梁,包括敞口朝上的“U”形槽,“U”形槽两侧板的上边向相反的方向弯折形成翻边,其特征在于:以纵梁相互靠近的一侧为内、相互远离的一侧为外,所述“U”形槽从前往后包括前直线段、前倾斜段、后倾斜段和后直线段,所述前直线段沿前后方向呈直线布置,前直线段的后端与前倾斜段的前端平滑相连,所述前倾斜段前外后内倾斜布置,所述前倾斜段的后端与后倾斜段的前端平滑,所述后倾斜段前内后外倾斜布置,所述后倾斜段的后端与后直线段的前端平滑相连,所述后直线段沿前后方向呈直线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鸣许声鑫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跨越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