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的车架,尤其涉及车架的纵梁与横梁之间的搭接结构。背景 技术现有技术中,车辆的车架,是由横梁与纵梁连接形成,通常是横梁垂直搭接于纵梁。并且,一般车架纵梁的侧面都有拔模斜度(一般为3° ),导致横梁底面端部的焊接翻边与横梁底面(或称下平面)夹角为87°,形成冲压负角。冲压负角会降低エ艺可行性,在横梁取件时需用斜锲(又称斜楔),増加了模具成本。为了避免产生上述冲压负角,现有技术的ー种方案采取和横梁搭接的纵梁无拔模斜度的结构方案;如图I所示,横梁104底面端部的翻边103与横梁104底面的夹角为90°,纵梁101的侧面102无拔模斜度,翻边103贴合并焊接于纵梁101的侧面102。这种情况下,因为纵梁101的两侧面均无拔模斜度,如果零件的回弹量大,则在模具上很难解决,会増加制造难度,且纵梁101内侧的零件也不能有拔模斜度,这样会増加焊装时放件难度。同样是为了避免横梁翻边产生冲压负角,现有技术的另ー种方案,如图2所示,采取纵梁204侧面有拔模斜度,但横梁201翻边不在侧面与纵梁204焊接,而是借助横梁盖板203将横梁201的端部202与纵梁204在纵梁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萌萌,谷伟兴,安鉴民,孙健强,张志亮,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