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架及具有该车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67072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0 2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架及一种具有该车架的车辆,所述车架包括纵梁和横梁,所述纵梁和所述横梁的截面均为U型,所述纵梁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均具有拔模斜度,所述横梁底面端部的翻边焊接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翻边与所述横梁底面的夹角为90°,所述第一侧面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的凸台平面与水平面垂直,所述翻边贴合并焊接于所述凸台平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架,消除了横梁上的冲压负角,提高了工艺可行性,同时减少横梁取件用的斜锲,减少模具成本。(*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的车架,尤其涉及车架的纵梁与横梁之间的搭接结构。背景 技术现有技术中,车辆的车架,是由横梁与纵梁连接形成,通常是横梁垂直搭接于纵梁。并且,一般车架纵梁的侧面都有拔模斜度(一般为3° ),导致横梁底面端部的焊接翻边与横梁底面(或称下平面)夹角为87°,形成冲压负角。冲压负角会降低エ艺可行性,在横梁取件时需用斜锲(又称斜楔),増加了模具成本。为了避免产生上述冲压负角,现有技术的ー种方案采取和横梁搭接的纵梁无拔模斜度的结构方案;如图I所示,横梁104底面端部的翻边103与横梁104底面的夹角为90°,纵梁101的侧面102无拔模斜度,翻边103贴合并焊接于纵梁101的侧面102。这种情况下,因为纵梁101的两侧面均无拔模斜度,如果零件的回弹量大,则在模具上很难解决,会増加制造难度,且纵梁101内侧的零件也不能有拔模斜度,这样会増加焊装时放件难度。同样是为了避免横梁翻边产生冲压负角,现有技术的另ー种方案,如图2所示,采取纵梁204侧面有拔模斜度,但横梁201翻边不在侧面与纵梁204焊接,而是借助横梁盖板203将横梁201的端部202与纵梁204在纵梁底面205位置焊接,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萌萌谷伟兴安鉴民孙健强张志亮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