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银杏叶提取工艺及银杏红茶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659500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8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银杏叶提取工艺及银杏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将银杏叶经提取得浓缩汁,再与红茶一起配制而成的银杏红茶,银杏叶浓缩汁与红茶的质量比为1:20~30。其方法是:按比例取银杏叶汁均匀地喷雾到红茶上,让其充分吸附均匀,经55℃±2℃恒温干燥使含水量在5%以下,经真空包装得银杏红茶产品;其方法还可以将红茶碾碎成10~30目碎末,按比例与银杏叶汁配合,并使其充分吸附均匀,经50℃±2℃恒温干燥使含水量在4%以下,用袋泡茶包装纸装成每袋2.5~5.0g的袋泡银杏红茶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选用红茶,其特点是红茶性温,擅温中驱寒,温胃驱寒,其产品更适宜伴有胃寒、胃脾虚弱的人群饮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银杏叶 的提取和银杏红茶的加工方法,尤其是一种银杏叶的提取エ艺及银杏红茶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银杏叶的医药保健价值已被国内外学者所掲示,银杏叶含有20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其含量在总提取物中大于24%,主要有银杏双酮(Cinkgetin)、异银杏双黄酮(Soginkgetin)、白果黄素(Bilobetin)。银杏叶中还含有職内酯类化合物,ニ職内酯主要有银杏内酯(Ginkgolide) A、B、C、M、J等,倍半職内酯即白果内酯(Bilobalide)。此外,还含有酚类、25种有益元素、17种氨基酸、生物碱等。现代研究具有改善心脑血管功能、平喘、扩张冠脉、抗心肌缺血、扩张血管、降压、抗血小板活化因子、抑制血小板聚集、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功能、改善学习记忆功能、抗炎、保肝、降血酷、抗癌等作用。现代应用被作为冠心病、脑卒中、高脂血症、糖尿病、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等疾病的治疗剂,效果明显(沈映君,等·中药药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40-1047)。目前国内外医药科学家们的临床实验已证明,银杏叶保健茶是治疗脑血管和心血管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老年性痴呆的新型保健茶。茶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日、美和我国开展了大量茶叶对人体的保健功能的研究,尤其是80年代后期以来,多学科的交叉和滲透使得茶叶的保健功效研究进入了一个飞跃,取得许多突破性成果,并遵循着ー个活体外实验ー活体内实验ー临床实验ー流行病学研究的规模化模式。这些重要成果有茶叶对癌细胞繁殖的抑制(1975、1979)、防龋(1981)、抗氧化作用(1983)、抗血小板凝集(1983)、抗癌活性(1984)、降血压(1985)、降血脂(1985)、抗溃疡(1987)、抑制爱滋病(HIV病毒)(1990)、抗过敏(1990)、抗流感病毒(1990)、明确茶叶无致癌作用(1991)、肝脏保护(1992)、改善肠道免疫(1992)、抗气喘(1990)。茶叶中存在的化学成分,种类繁多,已发现400多种,就对人体具有明显的保健作用,可以分成有机成分,包括茶多酚、维生素、氨基酸、色素以及脂多糖、咖啡碱等其他合化物;另ー类是茶叶的无机成分,即矿质元素,包括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在茶叶中都存在。茶叶中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产生的作用,引起了茶叶科学家乃至医学科学家的重视。茶多酚是存在于茶的具有酚性化学结构的化合物,已发现有30多种,其中儿茶素约占茶多酚总量的70%左右,不仅是茶叶滋味品质成分的主体之一,而且是茶叶之所以具有保健功能的重要成分。茶叶所含维生素种类相当多,作为人体日需量的补充,是比较理想的,特别是维生素C与维生素E含量相当丰富,都具有抗衰老与抗氧化的作用。自由基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罪魁祸首,茶多酚中的儿茶素有清除自由基的良好功效,茶是大然植物产品,是理想的保健饮品。据近几年来的临床医学研究进ー步证明,茶多酚中的儿茶素类具有抗氧化、防辐射、降脂、抗癌、抗衰老及其他作用。红茶为全发酵茶。红茶在加工过程中茶鲜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茶多酚在酶的作用下进行了一系列的酶促化学变化,茶多酚被氧化、聚合形成分子量巨大的茶黄素类和茶红素类。鲜叶经过加工形成红茶后,茶多酚中的主要成分各类儿茶素減少80%以上,形成的茶黄素和茶红素类成为红茶中最主要的化学成分,其中茶黄素类占干物质含量的1%_2%,茶红素类占干物质含量的9%-20%,两者在红茶水浸出物中约占40%-60%。茶红素类和茶黄素类是红茶的特征性物质,同时,茶红素类和茶黄素类是红茶中最主要的有效成分,表现出很好的生物活性。红茶香气物质从鲜叶中的50多种增至300多种,一部分咖啡碱、儿茶素和茶黄素络合成滋味鲜美的结合物,从而形成了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品质特征。红茶中的咖啡因含量与绿茶接近;氨基酸及肽、有机酸和游离糖略高于绿茶;维生素类远低于绿茶。红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和特性与緑茶差异很大,从中医的角度上说,红茶性温緑茶性凉。因此,其品质特征和保健作用也有其独特性。红茶性温,擅温中驱寒,温胃驱寒,能化痰、消食、开胃。可见,红茶宜脾胃虚弱者饮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脾胃不好的消费者宜用红茶进行品饮。红茶含有大量的酚类物质,尽管这些酚类物质的分子量很大,与緑茶中的酚类成份有比较大的区别,但从临床试验结果看,同样具有抗氧化、降低血脂、抑制动脉硬化,增强毛细血管功能、抗突变等功能。红茶含有脂多糖,因此,喝红茶也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红茶具有较强的杀菌、消炎作用。现有技术中的单ー银杏茶或银杏叶与茶叶组配以及银杏叶与其他有益原材料组配物制备成的保健茶,普遍存在忽略了银杏叶有效成分的利用效果,结果导致其产品效果差,很难达到预想功效,从而影响了消费者的认知度,难以推广。究其原因,一是银杏叶由于生长期其细胞壁、细胞膜不断木质化,采摘时间不同,其质地差异很大,再就是银杏叶中的主要成分是其中含有的银杏酮化合物、内酯类化合物、聚异戊醇和银杏多糖等有机成分,制成茶后,简单的开水浸泡,很难将其脂溶性的有效成分浸出,是导致饮用后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ニ是现有加工エ艺不合理,仅是简单的制茶方法,很难达到银杏叶的医用疗效,不能实现现有银杏茶的医疗价值。银杏叶与红茶复配组成ー种营养性保健茶,能够使中老年人在饮茶中得到保健功效,是防治脑血管和心血管动脉硬化、高血压、老年性痴呆的新型保健茶;更适合于脾胃虚弱者饮用。随着中老年人心脑血管健康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提高银杏叶的保健价值与红茶所具有的优良特性结合,应该能够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特别针对伴有脾胃虚弱以及有血糖增高的人群,更有突显的应用效果,但现有技术中尚未见有关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银杏叶提取エ艺及银杏红茶的加工方法,该エ艺和方法是将银杏叶经提取得浓缩汁,再与红茶一起配制成银杏红茶,其银杏叶提取浓缩汁与红茶的质量比为I :2(Γ30。目的在于使银杏叶有效成分得到充分利用,发挥银杏叶与红茶更好的功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方式实现的 本专利技术的ー种银杏叶提取エ艺,其特征是按照下述顺序的加工步骤(1)将干银杏叶粉碎成450 650目细粉; (2)取银杏叶细粉,加入银杏叶质量20 30倍的浓度为35 55%的こ醇混合均匀,浸泡4小时以上,加热搅拌提取2次,收集提取液用350目エ业滤布过滤,滤液经8000 IOOOOr/ min离心15min,收集上清液; (3)取经离心所得上清液,用O.22 μ m微孔滤膜精滤,得精滤液; (4)取精滤液,减压回收こ醇,浓缩至IOg生干银杏叶/ml浓缩汁(即每Iml浓缩汁相当于IOg生干银杏叶),备用。上述步骤(2)中所述的加热搅拌提取,温度为45 65°C,搅拌转速为25 45rpnio上述步骤(2)中设置的提取2次,分别为第一次为3. 5h,第二次为2. 5h。一种银杏红茶的加工方法,是利用上述所制备的银杏叶浓缩汁与红茶经过以下步骤加工而成 (1)配比银杏叶浓缩汁与红茶按质量比为I:20 30 ; (2)吸附将银杏叶浓缩汁均匀喷雾至红茶上,室温堆放3小时,让其充分吸附均匀; (3)干燥采用55°C±2°C恒温将吸附红茶烘至含水量在5%以下,即得成品银杏红茶原料; (4)包装将银杏红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奎昌张志年张琪悦张清悦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绿之野生物食品有限公司张志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