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人安全气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53282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6 0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储人安全气囊,储人半球和上盖为充气气囊,储人半球的内部为储人仓,上盖为半圆气囊,沿储人半球和上盖结合部位具有锁紧装置,储人半球和上盖可压缩成薄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便,安全性好,适用不同年龄段的不同体质的人员逃生。(*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逃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储人安全气囊,适用于高楼火场逃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层建筑物越来越多,每年火灾案例也连连不断。建筑物中逃生的通道除了楼梯和窗户,没有其他的逃生通道。对于高楼来说从窗户跳楼逃生是不可能的,如果仅靠楼梯从上到下,人员众多,人员中的儿童、妇女以及老人体质原因,很难快速安全逃离火灾,高层建筑一旦着火就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目前,各国都在设计新建筑中加紧研发高楼逃生设备,在新的建筑中附加上逃生硬件设备,例如电磁逃生系统,美国建筑物中建电磁升降竖井,逃生者穿金属救生衣跳入;滑梯或滑道,日本研制了ー种用 不锈钢制作的螺旋形室外楼梯。这些设备存在的缺点是适用楼层低,不适合未受过训练的普通人使用,撞击容易受伤,结构复杂,受地面环境影响大,人员也容易受伤。近年来,国内出现了ー种逃生云梯,该结构类似电梯,在楼的外面迅速搭建ー个可以上下通行的支架,当火灾发生时,人可以通过类似电梯的平台实现快速逃生。这种方法模拟了电梯的结构,避免了电梯在火灾发生时由于电源、烟雾等原因而无法使用的事实,但是这种方法有其不足之处,首先支架的搭建是ー个很耗时的事情,延误救援时间,其次,在有大量烟雾从窗户ロ涌出的情况下,很难实现安全逃生,第三,由于火场的阻隔,楼中的人不可能全部都能够顺利的到达营救的地点,所以这种方法局限性很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ー种操作简便、安全性好、适用人员广泛的储人安全气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储人半球和上盖,储人半球和上盖为充气气囊,储人半球的内部为储人仓,上盖为半圆气囊,储人半球具有充气气门,上盖和储人半球充气合拢后呈球形,沿储人半球和上盖结合部位具有锁紧装置,储人半球和上盖可压缩成薄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应用于管道逃生装置中,球形储人安全气囊缓慢下降,在管道内逃生解决了逃生群众的恐高心理。火灾发生时,打开存储箱,压缩成薄片的气囊充气,形成储人半球和上盖,人进入储人半球,盖上上盖,将储人半球和上盖锁紧,逃生人员按动控制按钮,打开降落控制装置,便可轻松逃生,确保逃生人员的安全。本技术在满足快速逃生的前提下,确保高楼火场逃生过程中的安全,造价低,体积较小,操作简便,易于使用,适用不同年龄段的不同体质的人员逃生。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从图I所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本技术包括储人半球3和上盖5,储人半球3和上盖5为充气气囊,储人半球3的内部为储人仓2,上盖5为半圆气囊,储人半球3上具有充气气门4,上盖5和储人半球3充气合拢后呈球形,储人半球3和上盖5可压缩成薄片存放,沿储人半球3和上盖5结合部位具有锁紧装置,锁紧装置可采用拉链4。使用吋,打开管道设备存储箱,推入压缩成薄片的储人半球3和上盖5,拔开气门4,储人半球3和上盖5立刻充盈,人进入球体内,合拢拉链4,由本人自控下降。储人半球3内具有降落控制装置,充气后的储人半球3支撑在管道上部的存储箱上面,由逃生人员操作降落控制装置,释放球形储人安全气囊,气囊沿管道向下滑动,下降过程中,始终受球体外壁紧缩压カ和高弹カ织物的阻尼,能够造成慢速自然安全下降的滑动,保证人员安全。权利要求1.一种储人安全气囊,包括储人半球(3)和上盖(5),其特征是所述储人半球(3)和上盖(5)为充气气囊,储人半球(3)的内部为储人仓(2),上盖(5)为半圆气囊,储人半球(3)具有充气气门(I),上盖(5 )和储人半球(3 )充气合拢后呈球形,沿储人半球(3 )和上盖(5 )结合部位具有锁紧装置,储人半球(3)和上盖(5)可压缩成薄片。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储人安全气囊,其特征是所述储人半球(3)内具有降落控制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储人安全气囊,其特征是所述锁紧装置为拉链(4)。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储人安全气囊,储人半球和上盖为充气气囊,储人半球的内部为储人仓,上盖为半圆气囊,沿储人半球和上盖结合部位具有锁紧装置,储人半球和上盖可压缩成薄片。本技术操作简便,安全性好,适用不同年龄段的不同体质的人员逃生。文档编号A62B1/20GK202355721SQ20112047261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4日专利技术者宋维广, 徐纯中, 许秀萍, 邱夷平 申请人:山东鲁普耐特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夷平徐纯中宋维广许秀萍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鲁普耐特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