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表面防护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26758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1 05: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属表面防护处理工艺,首先对金属工件进行一次常规脱脂,然后进行两次水洗,再经砂纸打磨,再次进行脱脂、水洗,然后涂覆硅烷溶液,固化后涂装即可。用此工艺处理金属工件,在工件表面形成多酸膜层,该膜层致密均匀,与金属体的附着力强,不易脱落,提高了对金属的防护效率。同时操作过程中环保无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表面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表面防护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金属制品在工业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相应的金属腐蚀也日趋严重,因此各种防腐技术也在金属加工方面被广泛应用,其中金属表面涂层防护技术应用最为广泛,最有效。金属表面的涂层防护方法很多,如在金属表面涂覆有机涂料或施加镀层,钝化、磷化处理,传统的工艺方法生产的金属表面防护剂,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膜层和金属体的附着力弱,容易脱离,膜层结构不够致密,对金属的防护效率大大降低,有的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废水,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表面防护处理工艺,用此工艺处理金属工件,在工件表面形成多酸膜层,该膜层与金属体的附着力强,不易脱落,提高了对金属的防护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金属表面防护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将金属工件表面预脱脂;2)、将脱脂后的金属工件进行两次水洗;3)、水洗后的金属工件用金相砂纸打磨;4)、打磨后的金属工件再次进行表面脱脂,然后进行第三次水洗;5)、对三次水洗后的工件涂覆硅烷溶液;6)、涂覆硅烷溶液后的工件采用压缩空气吹干,然后放在室温下固化?时间7)、固化好的工件再进行涂装,其中,步骤5)所述的硅烷溶液,每升硅烷溶液含有的组分及重量份为硅烷偶联剂KBM602 13-50克植酸1-3克三乙醇胺I. 5-9克钥酸铵O. 1-0. 2克偏硅酸钠3-8克乙醇100克余量为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用本专利技术的处理剂处金属工件,在金属表面形成的膜层具有以下性质(I)膜层的附着力强通过在金属工件表面形成植酸与三乙醇胺缩合反应生成的醇胺植酸酯与钥酸盐和硅酸盐反应生成的硅钥杂多酸形成醇胺植酸酯-硅钥杂多酸膜层,以及植酸对金属基体的螯合作用,增强了膜层的附着力;(2)克服了传统硅烷化处理膜层存在的孔洞、裂隙等缺陷,该膜层能够有效的封闭传统的硅烷化处理膜层曾在的孔洞、裂隙等缺陷;(3)该膜层致密均匀,极化电流密度较小,膜层颜色为彩色到深褐色;(4)该膜层对于后期涂装漆膜与金属机体的附着力好;(5)生产和处理过程中无任何废水产生,工艺环保。因此该产品可以从根本上改善现有金属表面预处理的不足,从而能够更好的应用金属表面预处理,替代磷化、发黑技术。本专利技术工艺中用到的硅烷溶液的各项性能指标如下表。权利要求1.一种金属表面防护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将金属工件表面预脱脂;2)、将脱脂后的金属工件进行两次水洗;3)、水洗后的金属工件用金相砂纸打磨;4)、打磨后的金属工件再次进行表面脱脂,然后进行第三次水洗;5)、对三次水洗后的工件涂覆硅烷溶液;6)、涂覆硅烷溶液后的工件采用压缩空气吹干,然后放在室温下固化,固化后再进行常规的涂装处理;其中,步骤5)所述的硅烷溶液,每升硅烷溶液含有的组分及重量份为硅烷偶联剂KBM602 13-50克植酸1-3克三乙醇胺I. 5-9克钥酸铵O. 1-0. 2克偏硅酸钠3-8克乙醇100克余量为水。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属表面防护处理工艺,首先对金属工件进行一次常规脱脂,然后进行两次水洗,再经砂纸打磨,再次进行脱脂、水洗,然后涂覆硅烷溶液,固化后涂装即可。用此工艺处理金属工件,在工件表面形成多酸膜层,该膜层致密均匀,与金属体的附着力强,不易脱落,提高了对金属的防护效率。同时操作过程中环保无污染。文档编号C23C22/73GK102605365SQ201110448688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9日专利技术者丁宁, 丁旬, 刘传让, 庞志成, 徐大力, 朱泽光, 陈云帮 申请人:蚌埠市钰诚五金工贸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帮丁宁庞志成丁旬刘传让徐大力朱泽光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市钰诚五金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