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独立车架的非承载式车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22217 阅读:4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31 0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身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独立车架的非承载式车身。其包括车身本体(1)、与车身本体(1)配合相连的独立车架(2),在车身本体(1)与独立车架(2)之间设有限制机构,在碰撞发生时车身本体(1)相对独立车架(2)产生运动中,所述的限制机构为车身本体(1)提供一个限制该运动的限制力。该技术方案在现有的具有独立车架的非承载式车身的结构基础上,通过在车身本体与独立车架之间增设限制机构,使碰撞发生的车身本体相对独立车架产生运动中,通过限制机构对该运动产生一个限制力,进而限制了车身本体与独立车架之间的相对位移量,避免车身本体从独立车架中分离,进而保持整车的完整性,提高整车的安全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身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独立车架的非承载式车身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出行的重要工具,大量汽车进入家庭生活,成为人们不可替代的消费品。汽车的增多,交通环境建设速度落后于汽车增加的速度,再加上人们驾车习惯的不佳,守法观念的不强,这都不可避免的造成交通事故数量的增加。目前,国内大多数SUV与皮卡车型采用带独立车架的非承载式车身,非承载式车身的汽车有一刚性较大的独立车架,又称底盘大梁架。在非承载式车身中车身结构、动力总成、传动系统的一部分等总成部件都是用悬置装置固定在独立车架上,独立车架通过前后悬架装置与车轮联接。具有非承载式车身结构车辆的优点在于有独立的车架,底盘强度较高,抗颠簸性能好,此外四个车轮受力不均匀,主要由独立车架承担,而不会传递到车身上去。但由于车身结构与独立车架仅通过几个悬置刚性连接,且独立车架与车身结构二者的刚度相差较大,由于独立车架刚度较大,当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往往造成车身结构向前移动量过大, 甚至造成车身结构从连接悬置中脱出,造成车身结构与独立车架的分离,对车内乘员造成致命威胁。现有国内外车型在碰撞过程中防止车身结构与独立车架分离方面的主要技术一是通过增大连接车身结构与独立车架的悬置刚度,来缓和碰撞时产生的较大冲击力,避免车身结构从独立车架中脱出,但采用该手段会影响车辆驾驶舒适性,且限于目前国内悬置方面的技术,增大连接悬置刚度不足以缓解剧烈碰撞时产生的较大冲击力;二是通过增加连接车身结构与独立车架的悬置数目,在碰撞过程中防止车身结构与独立车架的分离,但采用该手段,一方面会增加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由于一般车架上悬置安装点个数固定,在实际工程上增加连接悬置数目的方案不易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在车辆碰撞发生时对车身本体的前移量进行限制的具有独立车架的非承载式车身,在缓和碰撞时产生较大冲击力的同时,避免车身本体从独立车架中分离,进而保持整车的完整性,提高整车的安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具有独立车架的非承载式车身,包括车身本体、与车身本体配合相连的独立车架,在车身本体与独立车架之间设有限制机构,在碰撞发生的车身本体相对独立车架产生运动中,所述的限制机构为车身本体提供一个限制该运动的限制力。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的限制机构由固连于车身本体上的第一挡块和固连于独立车架上的第二挡块组成,所述的第一挡块与第二挡块间距设置,在碰撞发生的车身本体相对独立车架产生运动时,通过第一挡块与第二挡块的接触产生限制力。作为对上述方式的改进,在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之间连接有弹簧。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第一挡块为内部中空的“之”字形,其一端与车身本体的地板下方固连,另一端与车身本体的门槛梁固连,所述的第一挡块的内部中空因与地板和门槛梁的固连而被封闭。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的第二挡块为半工字形,在碰撞发生的车身本体相对独立车架产生运动时,所述的第二挡块的一个侧面与第一挡块接触产生限制力。作为对上述方式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的第二挡块的两个侧面的自由端与独立车架的纵梁外侧固连。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效果如下I、在现有的具有独立车架的非承载式车身的结构基础上,通过在车身本体与独立车架之间增设限制机构,使碰撞发生的车身本体相对独立车架产生运动中,通过限制机构对该运动产生一个限制力,进而限制了车身本体与独立车架之间的相对位移量,避免车身本体从独立车架中分离,进而保持整车的完整性,提高整车的安全性;2、限制机构由固连于车身本体上的第一挡块和固连于独立车架上的第二挡块组成,使整体结构简单;且第一挡块为“之”字形,能够解决车身本体与独立车架存在干涉的风险,利于实际生产中的安装;第一挡块为内部中空,在碰撞发生时与第一挡块接触过程中产生溃缩,能够有效的缓解碰撞冲击力;3、第二挡块为半工字形,且在碰撞发生的车身本体相对独立车架产生运动时,第二挡块的一个侧面与第一挡块接触,同样能够通过溃缩缓解碰撞冲击力;4、在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之间设有弹簧,以增加对碰撞冲击力的缓冲作用。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挡块的主视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身本体;11、门槛梁;2、独立车架;21、纵梁;3、第一挡块;4、第二挡块; 41、侧面。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涉及的具有独立车架的非承载式车身,其设计思想在于在现有的车身本体I、与车身本体I采用现有的悬置相连的独立车架2的结构中,在车身本体I与独立车架2之间设有限制机构,在碰撞发生时车身本体I相对独立车架2产生运动中,由限制机构为车身本体I提供一个限制该运动的限制力。在具体结构上,以本实施例为例,如图I所示可知,限制机构由固连于车身本体I 上的第一挡块3和固连于独立车架2上的第二挡块4组成,第一挡块3与第二挡块4间距设置,本实施例中二者的间距设置为30mm。其中,由图2和图3所示,第一挡块3为内部中空的“之”字形,其左上端面与车身本体I的地板底部固连,右下侧端面与车身本体I的门槛梁11固连,第一挡块3的内部中空结构在第一挡块3与车身本体I固连时被车身本体I和第一挡块3的外壁包合而被封闭。由图4所示可知,第二挡块4为半工字形,其竖直设置,且它的两个平行的侧面41 的自由端(顶部)与独立车架2的纵梁21外侧固连。第二挡块4的顶部高出独立车架上表面 25mm。在碰撞发生的车身本体I相对独立车架2产生运动时,第二挡块4的与第一挡块 3相对的侧面41、高出独立车架上表面的部分与第一挡块3接触产生限制力,缓解了车身本体I与独立车架2之间的相对运动,减小了二者之间的相对位移。此为,为增强本结构的缓冲效果,还可在第一挡块3和第二挡块4之间连接有弹簧。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独立车架的非承载式车身,包括车身本体(I)、与车身本体(I)配合相连的独立车架(2),其特征在于在车身本体(I)与独立车架(2)之间设有限制机构,在碰撞发生时车身本体(I)相对独立车架(2 )产生运动中,所述的限制机构为车身本体(I)提供一个限制该运动的限制力。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独立车架的非承载式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制机构由固连于车身本体(I)上的第一挡块(3)和固连于独立车架(2)上的第二挡块(4)组成, 所述的第一挡块(3)与第二挡块(4)间距设置,在碰撞发生的车身本体相对独立车架产生运动时,通过第一挡块(3)与第二挡块(4)的接触产生限制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独立车架的非承载式车身,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挡块(3)和第二挡块(4)之间连接有弹簧。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具有独立车架的非承载式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挡块(3)为内部中空的“之”字形,其一端与车身本体(I)的地板底部固连,另一端与车身本体(I)的门槛梁(11)固连,所述的第一挡块(3)的内部中空因与地板和门槛梁(11)的固连而被封闭。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具有独立车架的非承载式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挡块(4 )为半工字形,在碰撞发生的车身本体(I)相对独立车架(2 )产生运动时,所述的第二挡块(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保才陈现岭张凯岳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