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车架连接缓冲结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88627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26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身车架连接缓冲结构及汽车,该车身车架连接缓冲结构包括:限位螺栓、车身限位支架以及底盘限位支撑支架。限位螺栓包括用于与车身限位支架卡接的第一限位片以及用于与底盘限位支撑支架卡接的第二限位片,第一限位片半径大于第二限位片半径。车身限位支架包括位于车身限位支架中心位置、用于与第一限位片卡接的第一过孔以及位于第一过孔两侧、用于固定车身限位支架的第一安装孔。底盘限位支撑支架包括用于与第二限位片卡接的第二过孔;位于第二过孔一侧、用于固定底盘限位支撑支架的第二安装孔以及固定于第二过孔下方的螺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车辆行驶在极限路况下,有效地控制车身地板的振动幅度,起到极限缓冲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身车架连接缓冲结构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装配
,尤其设计一种车身车架连接缓冲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当今时代,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运动型多用途汽车(全称Sport Utility Vehicle,以下简称SUV)尤其是越野车的用车需求逐渐释放,除了具备良好的经济性、平顺性等之外,喜欢越野的消费者对车辆个性化、高舒适性追求也日趋上升。对于消费者不难理解,越野车为了保证越野时的舒适性,会将车身悬置缓冲块刚度值设计得较小,这样能够提高整车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全称Noise、Vibrat1n、Harshness,以下简称NVH)和乘员的乘坐舒适性,但刚度值设计较小,车辆在极限路况下行驶会带来车身地板振动幅度较大,为了能够起到有效限位缓冲作用,在此需要设计一结构简单、拆卸方便、牢固可靠的车身车架连接结构来保证限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车辆行驶在极限路况下,产生较大的振动幅度,提高整车舒适度,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身车架连接缓冲结构及汽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依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身车架连接缓冲结构,包括:贯穿车身与车架的限位螺栓、车身限位支架以及底盘限位支撑支架。限位螺栓包括用于与车身限位支架卡接的第一限位片以及用于与底盘限位支撑支架卡接的第二限位片,第一限位片半径大于第二限位片半径。车身限位支架包括位于车身限位支架中心位置、用于与第一限位片卡接的第一过孔以及位于第一过孔两侧、用于固定车身限位支架的第一安装孔。底盘限位支撑支架包括用于与第二限位片卡接的第二过孔;位于第二过孔一侧、用于固定底盘限位支撑支架的第二安装孔以及固定于第二过孔下方的螺母。 可选地,螺母为自锁紧螺母。 可选地,车身限位支架为冲压成型零件,其材料为结构应用热轧钢板。 可选地,车身限位支架的厚度为2.5?3.5mm。 可选地,底盘限位支撑支架为冲压成型零件,其材料为结构用冷轧钢板。 可选地,底盘限位支撑支架的厚度为2.5?4.0mm。 可选地,第一过孔半径小于所述第一限位片半径,第二过孔半径小于所述第二限位片半径。 可选地,车身限位支架与车身之间的预留间隙为8?12_。 依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车身车架连接缓冲结构。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限位螺栓、车身限位支架以及底盘限位支撑支架均为一体成型,结构简单,易成型,且结构牢固、可靠,安装拆卸过程更加方便,操作简单。固定于底盘限位支撑支架下方的螺母为自锁紧螺母,主要靠自身摩擦力自锁,可以防松抗震,增强了车身的抗震能力,起到了缓冲作用,提高了整车舒适性,并保证了车身车架的链接强度,保证了车辆顺利行驶。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技术实施例中车身车架连接缓冲结构的示意图; 图2表示本技术实施例中车身车架连接缓冲结构安装于车身时的示意图; 图3表示本技术实施例中车身车架连接缓冲结构为图2的A-A向剖面图; 图4表示本技术实施例中车身车架连接缓冲结构为图2的B-B向剖面图; 图5表示本技术实施例中车身车架连接缓冲结构拆卸时的示意图。 其中图中:1、限位螺栓;101、第一限位片;102、第二限位片;2、车身限位支架;201、第一过孔;202、第一安装孔;3、底盘限位支撑支架;301、第二过孔;302、第二安装孔;303、螺母;4、车身;5、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车身车架连接缓冲结构的示意图,该结构便于车身车架的安装于拆卸,下面就通过该实施例并结合这些附图来具体说明该车身车架连接缓冲结构的具体连接方式。 如图1-5所示,该车身车架连接缓冲结构,包括:贯穿车身4与车架5的限位螺栓1、车身限位支架2以及底盘限位支撑支架3。限位螺栓I包括用于与车身限位支架2卡接的第一限位片101以及用于与底盘限位支撑支架3卡接的第二限位片102,第一限位片101半径大于第二限位片102半径。车身限位支架2包括位于车身限位支架2中心位置、用于与第一限位片101卡接的第一过孔201以及位于第一过孔201两侧、用于固定车身限位支架2的第一安装孔202。底盘限位支撑支架3包括用于与第二限位片102卡接的第二过孔301 ;位于第二过孔301 —侧、用于固定底盘限位支撑支架3的第二安装孔302以及固定于第二过孔301下方的螺母303。 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车身限位支架2与底盘限位支撑支架3上均设有安装孔,可以很好的固定在车身4与车架5上,限位螺栓I通过车身限位支架2与底盘限位支撑支架3后,与固定于底盘限位支撑支架3上的螺母303齿合连接,可以将车身4与车架5固定在一起,保证了连接强度,且便于安装拆卸,能够有效地控制车辆在极限路况下,车身底板的振动幅度,起到了极限缓冲的作用,起高了整车NVH性能和乘车人员乘坐的舒适性。 如图1-4所示,螺母303为自锁紧螺母303,其主要依靠自身摩擦力完成自锁功能,可以防松抗震,使车架4和车身5更好的连接在一起,提高了整车抗震能力。 如图1、图3、图4所示,车身限位支架2为冲压成型零件,其材料为结构应用热轧钢板,锻造过程更加简单,易成型。 如图1-3所示,车身限位支架2的厚度为2.5?3.5mm,经测试,其最适合厚度为3.0mm0 如图1、图3、图4所示,底盘限位支撑支架3为冲压成型零件,其材料为结构用冷轧钢板,成型速度快,产量高,便于安装。 如图1、图3、图4所示,底盘限位支撑支架3的厚度为2.5?4.0mm,进测试,其最合适厚度为3.5_。 如图1、图3、图4所示,第一过孔201半径小于第一限位片101半径,第二过孔301半径小于第二限位片102半径,更有利于限位螺栓I的固定,提高了车身4与车架5的连接强度,及时车辆行驶在极限路况下,也能控制车身地板的振动幅度。 如图3、图4所示,车身限位支架2与车身4之间的预留间隙为8?12mm,起到了更好的缓冲作用。 依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上述车身车架连接缓冲结构,不仅安装拆卸简单,而且又保证了一定的连接强度,起到了极限缓冲作用,使车辆顺利行驶。 以上所述的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身车架连接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车架缓冲结构包括: 贯穿车身与车架的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包括用于与车身限位支架卡接的第一限位片以及用于与底盘限位支撑支架卡接的第二限位片,所述第一限位片半径大于所述第二限位片半径; 车身限位支架,所述车身限位支架包括位于所述车身限位支架中心位置、用于与所述第一限位片卡接的第一过孔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过孔两侧、用于固定所述车身限位支架的第一安装孔; 底盘限位支撑支架,所述底盘限位支撑支架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二限位片卡接的第二过孔;位于第二过孔一侧、用于固定所述底盘限位支撑支架的第二安装孔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过孔下方的螺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车架连接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车架缓冲结构包括: 贯穿车身与车架的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包括用于与车身限位支架卡接的第一限位片以及用于与底盘限位支撑支架卡接的第二限位片,所述第一限位片半径大于所述第二限位片半径; 车身限位支架,所述车身限位支架包括位于所述车身限位支架中心位置、用于与所述第一限位片卡接的第一过孔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过孔两侧、用于固定所述车身限位支架的第一安装孔; 底盘限位支撑支架,所述底盘限位支撑支架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二限位片卡接的第二过孔;位于第二过孔一侧、用于固定所述底盘限位支撑支架的第二安装孔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过孔下方的螺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车架连接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为自锁紧螺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车架连接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瑞段兴中于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