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国安专利>正文

一种车身双重减震对折式折叠自行车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38093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5 1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身双重减震对折式折叠自行车车架,包括主体架、后部减震杆、车座杆、上部连接块、下部连接块、斜拉杆、前部减震杆、闭锁杆、前部支撑臂和车把立杆;所述主体架与后部减震杆之间铰接,后部减震杆与车座杆之间铰接,主体架的变直径竖杆分别与车座杆、闭锁杆铰接,主体架分别与上部连接块、下部连接块套接,上部连接块与前部减震杆之间铰接,下部连接块与斜拉杆之间焊接,前部减震杆与前部支撑臂之间铰接,前部支撑臂与斜拉杆之间铰接,前部支撑臂与车把立杆之间固定联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折叠自行车便携性差、减震结构复杂易损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其他
中的个人交通工具与健身器材,具体涉及一种车身双重减震对折式折叠自行车车架。
技术介绍
自行车是传统产业,具有100多年的历史,目前由于环保和交通的问题,自行车再度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居民喜爱的交通、健身工具,世界自行车行业的重心正从传统的代步型交通工具向运动型、山地型、休闲型转变。其中,代步型和休闲型自行车对便携性有较高要求。目前普遍采用可折叠的方式来解决其便携性的问题。可折叠自行车的折叠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对折式。然而,目前的对折方法都存在的一个明显问题是,对折后的两部分以对折点为顶点呈三角形,使得折叠后的厚度较大,不便于存放和搬运,其便携性大打折扣。此外,为了改善骑乘的舒适度,需要增设减震机构来避免在不平整路面上骑行的剧烈震动。现有的自行车减震方式主要包括:前叉减震、前叉与车架双重减震。前叉减震存在结构复杂、较沉重、易损坏的缺点,现有的车架减震则存在不够简洁、拆装不便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折叠自行车便携性差、减震结构复杂易损等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车身双重减震功能的对折式折叠自行车车架。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身双重减震对折式折叠自行车车架,包括主体架、后部减震杆、车座杆、上部连接块、下部连接块、斜拉杆、前部减震杆、闭锁杆、前部支撑臂和车把立杆;所述主体架由水平杆和两根竖杆构成一个整体,其中与水平杆平面相交的为变直径竖杆,与水平杆立体相交的为等直径竖杆;所述主体架与后部减震杆之间铰接,后部减震杆与车座杆之间铰接,主体架的变直径竖杆分别与车座杆、闭锁杆铰接,主体架分别与上部连接块、下部连接块套接,上部连接块与前部减震杆之间铰接,下部连接块与斜拉杆之间焊接,前部减震杆与前部支撑臂之间铰接,前部支撑臂与斜拉杆之间铰接,前部支撑臂与车把立杆之间固定联接。作为优选,所述前部支撑臂与车把立杆之间焊接、铆接或螺栓连接。本技术折叠机构工作原理:折叠机构由主体架、上部连接块和下部连接块组成,上部连接块和下部连接块分别套接在主体架竖杆的上、下段。每个连接块的两端各开有一个圆形通孔,其中与等直径竖杆套接的圆孔为全封闭整圆,其直径稍大于该竖杆直径;与变直径竖杆套接的圆孔在一侧开有缺口,其直径稍大于该竖杆较粗段的直径,缺口的开度略大于该竖杆较细段的直径。折叠时,首先将上(下)部连接块往上(下)滑到变直径竖杆的较细段,然后以等直径竖杆为中心逆时针转动连接块使变直径竖杆的较细段从开有缺口的圆孔中滑出并继续转动滑块,当连接块转动180°后把上(下)部连接块往下(上)滑到变直径竖杆的较粗段即完成折叠过程。打开时,首先以等直径竖杆为中心顺时针转动连接块,当开有缺口的圆孔接近变直径竖杆时将上(下)部连接块往上(下)滑到变直径竖杆的较细段,然后继续顺时针转动连接块使变直径竖杆的较细段滑入开有缺口的圆孔中,最后把上(下)部连接块往下(上)滑到变直径竖杆的较粗段即完成打开过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折叠后前后两部分相互平行地重叠在一起,大大降低了折叠厚度,便于携带与存放。(2)把减震构件与车架的结构件合二为一,同时无需前叉减震机构,大大简化了车架结构,降低了车身重量,提高了可靠性与耐用性。(3)采用双重减震大大增强了骑行的舒适度和对坑洼路面的适应性:前减震器对整个车身起减震缓冲作用,后减震器专门对车座进行二次缓冲。(4)闭锁杆既确保了折叠机构的工作可靠性与安全性,又增加了前后部分的连接强度与刚度。(5)折叠机构结构巧妙、动作顺畅,折叠过程省时省力、快速高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对折式折叠自行车车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a为本技术折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b为图2a的侧视图;图2c为图2a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对折式折叠自行车车架的折叠过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车身双重减震对折式折叠自行车车架,包括主体架1、后部减震杆2、车座杆3、上部连接块4、下部连接块5、斜拉杆6、前部减震杆7、闭锁杆8、前部支撑臂9和车把立杆10;所述主体架1由水平杆和两根竖杆构成一个整体,其中与水平杆平面相交的为变直径竖杆,与水平杆立体相交的为等直径竖杆;所述主体架1与后部减震杆2之间铰接,后部减震杆2与车座杆3之间铰接,主体架2的变直径竖杆分别与车座杆3、闭锁杆8铰接,主体架1分别与上部连接块4、下部连接块5套接,上部连接块4与前部减震杆7之间铰接,下部连接块5与斜拉杆6之间焊接,前部减震杆7与前部支撑臂9之间铰接,前部支撑臂9与斜拉杆6之间铰接,前部支撑臂9与车把立杆10之间焊接、铆接或螺栓连接。本技术的折叠过程如附图3所示。第一步:将闭锁杆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使折叠机构解锁。第二步:提起主体架,在前轮重力和杠杆原理作用下上、下部连接块分别往上、下滑到变直径竖杆的较细段。第三步:转动连接块使变直径竖杆的较细段滑出连接块上开有缺口的圆孔,继续转动连接块直至前后轮相互平行时放下主体架,上、下部连接块自动往下、上滑动使前后车轮重叠,即完成折叠过程。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身双重减震对折式折叠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架、后部减震杆、车座杆、上部连接块、下部连接块、斜拉杆、前部减震杆、闭锁杆、前部支撑臂和车把立杆;所述主体架由水平杆和两根竖杆构成一个整体,其中与水平杆平面相交的为变直径竖杆,与水平杆立体相交的为等直径竖杆;所述主体架与后部减震杆之间铰接,后部减震杆与车座杆之间铰接,主体架的变直径竖杆分别与车座杆、闭锁杆铰接,主体架分别与上部连接块、下部连接块套接,上部连接块与前部减震杆之间铰接,下部连接块与斜拉杆之间焊接,前部减震杆与前部支撑臂之间铰接,前部支撑臂与斜拉杆之间铰接,前部支撑臂与车把立杆之间固定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双重减震对折式折叠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架、后部减震杆、车座杆、上部连接块、下部连接块、斜拉杆、前部减震杆、闭锁杆、前部支撑臂和车把立杆;所述主体架由水平杆和两根竖杆构成一个整体,其中与水平杆平面相交的为变直径竖杆,与水平杆立体相交的为等直径竖杆;所述主体架与后部减震杆之间铰接,后部减震杆与车座杆之间铰接,主体架的变直径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国安
申请(专利权)人:许国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