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车体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6477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2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下车体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所述下车体结构包括:门槛梁;电池包,所述电池包设置于所述门槛梁的内侧且与所述门槛梁之间形成有容纳空间;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设置有多个连接支架,所述排气管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位于所述一部分上的所述连接支架安装至所述门槛梁。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下车体结构便于布置较大体积的电池包,排气管固定更加稳定,且结构简单,有利于提高整车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下车体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的车辆通常会通过增大电池包的容积来增大车辆的续航里程,但是这样设置导致电池包会侵占下车体结构的其他部件的布置空间,例如,电池包会侵占排气管的布置空间,而一些技术中的车辆通过将排气管布置在电池包和门槛梁之间,以避免排气管和电池包发生位置干涉,使下车体的空间布置更加合理,但是,排气管的固定可靠性较低,不仅不利于保证排气管的耐久性,且排气管易产生较大晃动,影响整车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下车体结构,该下车体结构便于布置较大体积的电池包,排气管固定更加稳定,且结构简单,有利于提高整车舒适性。

2、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下车体结构的车辆。

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下车体结构,包括:门槛梁;电池包,所述电池包设置于所述门槛梁的内侧且与所述门槛梁之间形成有容纳空间;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设置有多个连接支架,所述排气管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位于所述一部分上的所述连接支架安装至所述门槛梁。

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下车体结构便于布置较大体积的电池包,排气管固定更加稳定,且结构简单,有利于提高整车舒适性。

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支架形成有通孔;所述下车体结构还包括:弹性减振件,所述弹性减振件设置于所述通孔且内部形成有供紧固件穿设的第一安装孔。

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减振件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位于所述通孔内;第一止挡部,所述第一止挡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一侧,且所述第一止挡部止抵于所述连接支架的一侧;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二止挡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二止挡部止抵于所述连接支架的另一侧,所述主体部、所述第一止挡部和所述第二止挡部共同形成有所述第一安装孔。

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车体结构还包括:支撑套筒,所述支撑套筒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且内部设置有供所述紧固件穿设的第二安装孔。

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套筒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且设置有所述第二安装孔;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连接于所述支撑部朝向所述门槛梁的一侧,且所述限位部止抵于所述弹性减振件的一侧。

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位于所述排气管的所述一部分上的所述连接支架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连接支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排气管,且所述连接支架的另一端安装至所述门槛梁。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支架的朝向所述门槛梁的一侧和所述排气管的朝向所述门槛梁的一侧平齐。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排气管包括:消音器进气管;消音器,所述消音器连接于所述消音器进气管;消音器出气管,所述消音器出气管连接于所述消音器,所述消音器出气管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其中,多个所述连接支架分别设置于所述消音器和所述消音器出气管。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消音器进气管的至少一段构造为波纹管。

13、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下车体结构。

14、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利用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下车体结构,便于布置较大体积的电池包,排气管固定更加稳定,且结构简单,有利于提高整车舒适性。

15、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形成有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减振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筒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排气管的所述一部分上的所述连接支架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连接支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排气管,且所述连接支架的另一端安装至所述门槛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的朝向所述门槛梁的一侧和所述排气管的朝向所述门槛梁的一侧平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下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器进气管的至少一段构造为波纹管。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下车体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形成有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减振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筒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排气管的所述一部分上的所述连接支架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智博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