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串联双轴向粗粉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8992 阅读:3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进的串联双轴向粗粉离器,其特征是:在分离器入口管以上、内锥以下的空间部位设置倒圆台形气流分配环。分配环小头直径、大头直径及高分别为(0.7-0.9)d、(1.1-1.3)d和(0.2-0.3)d,其中d为入口管直径。倒圆台形气流分配环小头端面与入口管扩口端面的距离为150-250mm。外锥直段的高度为0.6D,其中D为外锥大头直径。本粗粉分离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能使气流在通道截面上分布更加均匀,在进入一级挡板前布满整个断面,并达到外锥内壁。不但能有效降低流动阻力,而且能对沿外壁流下的回粉进行有效的二次分离。2.可以充分利用二级挡板后气流的回旋作用,从而使煤粉的均匀性得到进一步提高。(*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从气粉两相流中分离粗粉的装置,特别是一种旋流式串联双轴向粗粉分离器。
技术介绍
从气粉两相流体中分离固体颗粒的装置在热能
中称为粗粉分离器。粗粉分离器的形式从最初的径向式挡板发展成目前的轴向式档板。在轴向式挡板粗粉分离器中又有轴向I型、轴向II型和多通道式等。本专利技术人在中国专利ZL96235868中提出一种串联双轴向式粗粉分离器。其结构特点是1)将原轴向式分离器内锥封死,以解决锥体回粉间隙易堵的问题。2)在粗粉分离器内、外锥通道的下部增加了一级档板,使气流提前旋转,延长了旋转路程,以解决内锥封死后回粉得不到二次分离的问题。3)针对原轴向式粗粉分离器内外锥通道气流分布不均匀,气流阻力大的问题,将入口管由直口改为扩口,以改善一次分离区的气流分布。虽然串联双轴向式粗粉离器在以上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存在一些缺点。其原因在于1)由于气流的强大惯性,入口管由直口改为扩口后,气流并未能有效扩张,一级挡板下气流仅分布在靠内锥侧,外侧形成回流区。这样断面的阻力难以有效降低,气流也不能对沿外壁流下的回粉产生有效的二次分离作用。2)无法充分利用二级挡板后气流的回旋作用,气流被很快汇流到出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困难,提供一种改进的串联双轴向粗粉分离器,使气流在进入一级档板前能均匀布满内外锥通道整个断面,并达到外锥内壁。同时也使气流在离开二级档板后得到充分回旋,从而使煤粉的均匀性得到进一步提高。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在现有的串联双轴向粗粉分离器入口管以上、内锥以下的空间部位设置倒圆台形气流分配环。上述的倒圆台形气流分配环的小头直径、大头直径及高分别为(0.7-0.9)d、(1.1-1.3)d和(0.2-0.3)d,其中d为入口管直径。上述的倒圆台形气流分配环小头端面与入口管扩口端面的距离为150-250mm。上述分离器外锥直段的高度为0.6D较佳,其中D为外锥大头直径。上述倒圆台形气流分配环迎气流的外锥面可贴敷铸石耐磨层。串联双轴向粗粉分离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能使气流在内、外锥间通道截面上分布更加均匀,在进入一级档板前布满整个断面,并达到外锥内壁。不但能有效降低流动阻力,而且能对沿外壁流下的回粉进行有效的二次分离。2、可以充分利二级档板后气流的回旋作,从而使煤粉的均匀性得到进一步提高。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串联双轴向粗粉分离器的纵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改进的串联双轴向粗粉分离器包括入口管1、回粉斗2、一级档板3、外锥4、内锥5、二级档板6、内锥帽7、外锥直段8、出口管9和吊杆11等。该分离器与以往同类设备的最大区别是,在其入口管1以上及内锥5以下的空间位置同轴设置倒圆台形的气流分配环10,它与带扩口的入口管1相对。该分配环通过吊杆11固定在内锥5上。如图,气流从入口管1流出后,一部分经分配环10内流过,一部分经分配环外流过。为了使气流在内外锥通道上分布更加均匀,气流分配环的形状尺寸及所处位置十分重要。本专利技术人经过大量试验和理论分析,得出气流分配环的最佳尺寸范围及位置。图中,设入口管直径为d(mm),则分配环小头直径为0.8d,大头直径为1.2d,高度为0.25d。分配环10小头端面距入口管扩口端面距离约为200mm,最佳距离也可通过试验确定。同时最好增加分离器外锥上部直段8的高度h,以增至0.6D(原为0.5D)较好,可使气流在离开二级档板后得到更充分的回旋。其它结构及尺寸皆与原串联双轴向粗粉分离器相同。为解决分配环的磨损问题,分配环10迎气流面可以贴敷铸石耐磨层。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串联双轴向粗粉分离器包括入口管(1)、回粉斗(2)、一级档板(3)、外锥(4)、内锥(5)、二级档板(6)、内锥帽(7)、外锥直段(8)、出口管(9)和吊杆(11),其特征是在所说的分离器入口管(1)以上、内锥(5)以下的空间部位设置倒圆台形气流分配环(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粉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倒圆台形气流分配环(10)的小头直径、大头直径及高分别为(0.7-0.9)d、(1.1-1.3)d和(0.2-0.3)d,其中d为入口管(1)的直径。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粗粉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倒圆台形气流分配环(10)小头端面与入口管扩口端面的距离为150-250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粉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外锥直段(8)的高度为0.6D,其中D为外锥(4)大头直径。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粗粉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倒圆台形气流分配环(10)迎气流的外锥面贴有铸石耐磨层。专利摘要一种改进的串联双轴向粗粉离器,其特征是在分离器入口管以上、内锥以下的空间部位设置倒圆台形气流分配环。分配环小头直径、大头直径及高分别为(0.7-0.9)d、(1.1-1.3)d和(0.2-0.3)d,其中d为入口管直径。倒圆台形气流分配环小头端面与入口管扩口端面的距离为150-250mm。外锥直段的高度为0.6D,其中D为外锥大头直径。本粗粉分离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能使气流在通道截面上分布更加均匀,在进入一级挡板前布满整个断面,并达到外锥内壁。不但能有效降低流动阻力,而且能对沿外壁流下的回粉进行有效的二次分离。2.可以充分利用二级挡板后气流的回旋作用,从而使煤粉的均匀性得到进一步提高。文档编号B04C5/26GK2602833SQ0321857公开日2004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6日专利技术者张安国 申请人:国电热工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串联双轴向粗粉分离器,包括入口管(1)、回粉斗(2)、一级档板(3)、外锥(4)、内锥(5)、二级档板(6)、内锥帽(7)、外锥直段(8)、出口管(9)和吊杆(11),其特征是:在所说的分离器入口管(1)以上、内锥(5)以下的空间部位设置倒圆台形气流分配环(1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安国
申请(专利权)人:国电热工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