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柳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回转窑尾气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98559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30 0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回转窑尾气处理设备,其结构包括回转窑尾气管道、风机、生料磨、粗粉分离器、旋风收尘器、增湿塔、汇风箱、电收尘器、控制阀和烟囱,所述回转窑尾气管道通过风机与生料磨、增湿塔连接,所述生料磨通过管道与粗粉分离器连接,所述粗粉分离器与旋风收尘器连接,所述旋风收尘器通过风机与汇风箱连接,所述增湿塔与汇风箱连接,所述汇风箱与电收尘器连接,所述电收尘器通过控制阀与增湿塔连接,所述电收尘器通过控制阀、风机与烟囱连接。通过电收尘器及其他装置的排灰口,收集粉尘,对尾气回收利用,同时通过粉尘检测装置是尾气达标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回转窑尾气处理设备,属于环境保护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回转窑是指旋转煅烧窑(俗称旋窑),属于建材设备类。回转窑按处理物料不同可分为水泥窑、冶金化工窑和石灰窑。水泥窑主要用于煅烧水泥熟料,分干法生产水泥窑和湿法生产水泥窑两大类。冶金化工窑则主要用于冶金行业钢铁厂贫铁矿磁化焙烧;铬、镍铁矿氧化焙烧;耐火材料厂焙烧高铝钒土矿和铝厂焙烧熟料、氢氧化铝;化工厂焙烧铬矿砂和铬矿粉等类矿物。石灰窑(即活性石灰窑)用于焙烧钢铁厂、铁合金厂用的活性石灰和轻烧白云石。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220626439.1的一种回转窑尾气处理装置,本技术涉及一种回转窑尾气处理装置。目前用于回转窑的尾气处理装置吸收回转窑产生的尾气的效果差。本技术的特点是:包括吸收塔、喷淋器、引风罩、引风管、风机、出风管、出水管、水槽、回水管、水处理池、水泵和进水管,喷淋器安装在吸收塔中;引风管的一端固定在引风罩上,另一端固定在吸收塔的壁面且位于喷淋器下方,出风管的一端固定在吸收塔顶部,风机安装在出风管上;出水管的一端固定在吸收塔底部,另一端安装在水槽中;回水管的一端安装在水槽中,另一端安装在水处理池中;水处理池位于水槽下方;进水管的一端安装在水处理池中,另一端安装在喷淋器上;水泵安装在进水管上。本技术的结构设计合理,吸收尾气效果好。但是这种尾气处理装置并不能回收粉尘,而且没有尾气检测装置,并不能保证粉尘达标排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回转窑尾气处理设备,其结构包括回转窑尾气管道、风机、生料磨、粗粉分离器、旋风收尘器、增湿塔、汇风箱、电收尘器、控制阀和烟囱,所述回转窑尾气管道通过风机与生料磨、增湿塔连接,所述生料磨通过管道与粗粉分离器连接,所述粗粉分离器与旋风收尘器连接,所述旋风收尘器通过风机与汇风箱连接,所述增湿塔与汇风箱连接,所述汇风箱与电收尘器连接,所述电收尘器通过控制阀与增湿塔连接,所述电收尘器通过控制阀、风机与烟囱连接,所述电收尘器由壳体、灰斗、支架、进风口、放电极振打结构、防雨盖、放电极振打传动装置、沉淀极振打及传动装置、出气口、粉尘检测装置,所述壳体与支架、灰斗连接,所述进风口与放电极振打结构、放电极振打传动装置连接,所述防雨盖与放电极振打结构连接,所述放电极振打传动装置与沉淀极振打及传动装置连接,所述沉淀极振打及传动装置与出气口连接,所述出气口设有粉尘检测装置。进一步的,所述粉尘检测装置包括粉尘感应器、感应头、连接线和控制器。进一步的,粉尘感应器设于感应头上。进一步的,所述感应头通过连接线与控制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粗粉分离器、旋风收尘器、增湿塔、汇风箱和电收尘器均设有排灰口。本技术的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回转窑尾气处理设备,通过电收尘器及其他装置的排灰口,收集粉尘,对尾气回收利用,同时通过粉尘检测装置是尾气达标排放。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回转窑尾气处理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收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粉尘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排灰口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回转窑尾气管道-1、风机-2、生料磨-3、粗粉分离器-4、旋风收尘器-5、增湿塔-6、汇风箱-7、电收尘器-8、控制阀-9、烟囱-10、壳体-80、灰斗-81、支架-82、进风口-83、放电极振打结构-84、防雨盖-85、放电极振打传动装置-86、沉淀极振打及传动装置-87、出气口-88、粉尘检测装置-89、粉尘感应器-890、感应头-891、连接线-892、控制器-893和排灰口-4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与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回转窑尾气处理设备,其结构包括回转窑尾气管道1、风机2、生料磨3、粗粉分离器4、旋风收尘器5、增湿塔6、汇风箱7、电收尘器8、控制阀9和烟囱10,所述回转窑尾气管道1通过风机2与生料磨3、增湿塔6连接,所述生料磨3通过管道与粗粉分离器4连接,所述粗粉分离器4与旋风收尘器5连接,所述旋风收尘器5通过风机2与汇风箱7连接,所述增湿塔6与汇风箱7连接,所述汇风箱7与电收尘器8连接,所述电收尘器8通过控制阀9与增湿塔6连接,所述电收尘器8通过控制阀9、风机与烟囱10连接,所述电收尘器8由壳体80、灰斗81、支架82、进风口83、放电极振打结构84、防雨盖85、放电极振打传动装置86、沉淀极振打及传动装置87、出气口88、粉尘检测装置89组成,所述壳体80与支架82、灰斗81连接,所述进风口83与放电极振打结构84、放电极振打传动装置86连接,所述防雨盖85与放电极振打结构84连接,所述放电极振打传动装置86与沉淀极振打及传动装置87连接,所述沉淀极振打及传动装置87与出气口88连接,所述出气口88设有粉尘检测装置89。所述粉尘检测装置89包括粉尘感应器890、感应头891、连接线892和控制器893。粉尘感应器890设于感应头891上。所述感应头891通过连接线892与控制器893连接。所述粗粉分离器4、旋风收尘器5、增湿塔6、汇风箱7和电收尘器8均设有排灰口40。在进行使用时,尾气通过风机2的作用下,颗粒较小的粉尘通过增湿塔6沉淀,再经过电收尘器8进一步吸收;颗粒较大的粉尘,通过生料磨3、粗粉分离器4和旋风收尘器5先沉淀排放,再把尾气通往电收尘器8进一步吸收。最后尾气通过粉尘检测装置89检测,合格的通过烟囱排放,不合格的,经过控制阀通往增湿塔6进行循环处理,直到达标。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回转窑尾气处理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回转窑尾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回转窑尾气管道(1)、风机(2)、生料磨(3)、粗粉分离器(4)、旋风收尘器(5)、增湿塔(6)、汇风箱(7)、电收尘器(8)、控制阀(9)和烟囱(10),所述回转窑尾气管道(1)通过风机(2)与生料磨(3)、增湿塔(6)连接,所述生料磨(3)通过管道与粗粉分离器(4)连接,所述粗粉分离器(4)与旋风收尘器(5)连接,所述旋风收尘器(5)通过风机(2)与汇风箱(7)连接,所述增湿塔(6)与汇风箱(7)连接,所述汇风箱(7)与电收尘器(8)连接,所述电收尘器(8)通过控制阀(9)与增湿塔(6)连接,所述电收尘器(8)通过控制阀(9)、风机与烟囱(10)连接,所述电收尘器(8)由壳体(80)、灰斗(81)、支架(82)、进风口(83)、放电极振打结构(84)、防雨盖(85)、放电极振打传动装置(86)、沉淀极振打及传动装置(87)、出气口(88)、粉尘检测装置(89)组成,所述壳体(80)与支架(82)、灰斗(81)连接,所述进风口(83)与放电极振打结构(84)、放电极振打传动装置(86)连接,所述防雨盖(85)与放电极振打结构(84)连接,所述放电极振打传动装置(86)与沉淀极振打及传动装置(87)连接,所述沉淀极振打及传动装置(87)与出气口(88)连接,所述出气口(88)设有粉尘检测装置(8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回转窑尾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回转窑尾气管道(1)、风机(2)、生料磨(3)、粗粉分离器(4)、旋风收尘器(5)、增湿塔(6)、汇风箱(7)、电收尘器(8)、控制阀(9)和烟囱(10),所述回转窑尾气管道(1)通过风机(2)与生料磨(3)、增湿塔(6)连接,所述生料磨(3)通过管道与粗粉分离器(4)连接,所述粗粉分离器(4)与旋风收尘器(5)连接,所述旋风收尘器(5)通过风机(2)与汇风箱(7)连接,所述增湿塔(6)与汇风箱(7)连接,所述汇风箱(7)与电收尘器(8)连接,所述电收尘器(8)通过控制阀(9)与增湿塔(6)连接,所述电收尘器(8)通过控制阀(9)、风机与烟囱(10)连接,所述电收尘器(8)由壳体(80)、灰斗(81)、支架(82)、进风口(83)、放电极振打结构(84)、防雨盖(85)、放电极振打传动装置(86)、沉淀极振打及传动装置(87)、出气口(88)、粉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柳
申请(专利权)人:杨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