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控制被动阀以及具有该阀的可调阻尼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67149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4 22:58
在可调阻尼减震器(10)中,包括压力管(12)、外管(20)、中间管(22)和用于控制流入/流出中间管(22)的阻尼流体的流量的流量控制主动阀(28),流量控制被动阀(32)置于中间管(22)和主动阀(28)之间。被动阀(32)包括阀体(34,36)、可移动件(48)、作用在所述可移动件(48)上的弹簧(54)、计量装置(56,64,68,72,76),所述阀体在其一侧(64)上与中间管(22)流体连通,在另一侧与主动阀(28)连通,所述可移动件可以在阀体(34,36)的室(46)内滑动,所述计量装置用于计量从中间管(22)经所述阀体(34,36)流到主动阀(28)的流体流量。所述计量装置(56,64,68,72,76)的构造能够使所述阀获得具有第一上升段和第二恒定段或平稳上升第二段的压力流速特性曲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控制上游高压空间和下游低压空间之间的流体流动的流量控制被动阀。
技术介绍
本申请的流量控制被动阀是从应用在可调节阻尼的减震器的角度进行表达的,所述减震器比如用于机动车的主动或半主动悬挂系统,在下面的说明中参照这样的用途进行描述。然而清楚的是,这样的特定用途并不是用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现在越来越多地用到可调阻尼的减震器,尤其是在汽车领域,比如根据路况和/ 或车辆驾驶条件,这种减震器能够在电控制单元的控制下改变它们的阻尼特性,以调整车辆悬挂系统的状态。参照附图的图1,按照已知实施方式的可调阻尼减震器由标记10表示,其基本包括包围压力室14的压力管12,所述压力室充有阻尼流体,通常为油;可滑动安装在压力管12的压力室14内的活塞16,活塞16将压力室分成低压力室 14a和高压力室14b ;在活塞16的端部支撑并在相反侧从压力管12伸出的杆18 ;外管2O ;中间管22,该管装配在压力管12上并包围旁通室24,旁通室通过设置在压力管12 上的连通孔沈连通高压力室14b ;和流量控制主动阀观,通常为电磁阀,其连接中间管22并用以控制压力室14与旁通室M之间的阻尼流体的流量。附图的图2表示按照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可调阻尼减震器,在流量控制电磁阀的驱动电流为不同值的情况下,压力流速特性的典型曲线。如图所示,压力流速特性曲线均具有第一上升段(低流速值),其斜率随着电磁阀的驱动电流的增加而增加,具有第二段(高流速值),该段也是上升的,其斜率低于第一段的斜率。优选的方案是获得这样的压力流速特性曲线,即具有靠近第一上升段的第二恒定段,或平稳上升的第二恒定段。所希望的压力流速曲线的例子见附图的图3,其中α表示该曲线的第一上升段的斜率,特别是基本线性上升的段(从等于零的流速值到由Q*表示的流速值),P*表示从流速值Q*开始的恒定压力值。现在,为了获得尽可能接近图3的压力流速特性曲线所代表的理想减震器的操作,流量控制电磁阀应按照适当的驱动逻辑操控。因此可能的是,获得压力流速特性曲线的第二段的斜率比第一段的斜率更低,但依旧典型的上升而不是恒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获得一种压力流速特性曲线,其中第一上升段随后跟随如图3 所示特性曲线中的第二恒定段,或者随后跟随第二上升段。通过具有独立权利要求1所限定特征的流量控制被动阀,完全能够实现这个目的和其它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的实施方式体现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这些实施方式的内容应被理解为下述说明书的整体组成部分。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阻尼的减震器,专门用于机动车的主动或者半主动悬挂系统,该减震器包括在权利要求中限定的流量控制被动阀。附图说明从下面仅仅通过参照附图给出的非限定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中,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明显地体现出来,其中图1表示按照现有技术的可调阻尼减震器的轴向截面图;图2表示图1的可调阻尼减震器的压力流速特性曲线的例子;图3表示所希望的可调阻尼减震器的压力流速特性曲线的例子;图4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流量控制被动阀的轴向放大截面图,如同图1 所示类型的可调阻尼减震器,被动阀置于中间管和流量控制主动阀之间;图5是表示图4流量控制被动阀的细节的进一步放大后的轴向截面图;和图6是图4的流量控制被动阀的分解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面的描述中仅仅对可调阻尼减震器中插在中间管和流量控制主动阀之间的流量控制被动阀进行详细说明。尽管涉及减震器的整体结构和操作,但参照和图1相关的说明书的介绍性部分可以了解减震器。在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轴向”指与流量控制被动阀的轴向重合或者相平行的方向,而术语“径向”或者“横向”指垂直于该轴的任意方向。参照图4,其中与图1的零部件相同或者相对应的零部件采用相同的参考序号,特别是用于机动车悬挂系统的可调阻尼减震器由标号10表示,其包括压力管12、外管20、中间管22和流量控制主动阀观,所述压力管12包围填充有阻尼流体通常为油的压力室14, 所述中间管22被安装在压力管12之上并围成旁通室M,所述流量控制主动阀观比如为电磁阀,它连接中间管22并用以控制压力室14与旁通室M之间的阻尼流体的流量。流量控制主动阀观(下面简称主动阀)安装在外管20上,以沿着基本垂直于该管的轴线(图1和4中X所示)的轴线(图1和4中Y所示)延伸,也就是沿着垂直于减震器的轴线的轴线延伸。具体地,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主动阀观通过螺纹拧在带内螺纹的管状安装件30上,该安装件接着比如通过焊接方式刚性连接外管20。减震器10还包括流量控制被动阀,通常由32表示。在图示实施方式中,流量控制被动阀32 (下面简称被动阀)轴向夹在中间管22和主动阀28之间,从而随着主动阀28的动作而动作。然而,被动阀在减震器内的其它不同的布置也是可以理解的。参照图5和6,被动阀32主要包括阀体包括布置在中间管22 —侧的第一杯状阀体件34和布置在主动阀28 一侧的第二杯状阀体件36,第一阀体件34整体形成面向中间管22的底壁38和圆柱形侧壁40,而第二阀体件36整体形成面向主动阀28的底壁42和圆柱形侧壁44,所述底壁38和42连同第一阀体件34的圆柱形侧壁40限定圆柱形室46,该室的轴线基本与上述轴线Y重合。容纳在阀体的圆柱形室46内的杯状可移动件48,可以沿着所述室的轴线Y的方向滑动,可移动件48整体形成面向第一阀体件34的底壁38的底壁50以及沿着第一阀体件 34的圆柱形侧壁40引导的圆柱形侧壁52 ;圆柱形螺旋弹簧M,轴向插在第二阀体件36的底壁42以及可移动件48的底壁 50之间,以对可移动件48施加促使该件朝向第一阀体件34的底壁38移动的力;和多个计量盘56,其插在第一阀体件34的底壁38以及可移动件48的底壁50之间。在图示实施方式中,两个阀体件34和36通过第一阀体件34的圆柱形侧壁40上设置的外螺纹与第二阀体件36的圆柱形侧壁44上设置的内螺纹之间的配合彼此固定。然而,其它的用以固定两个阀体件34和36的方式也是可以想到的。接头58轴向插在第一阀体件34和中间管22之间,其具有与中间管22的旁通室 24进行流体连通的轴向通孔60。第一阀体件34的底壁38在其面向阀体内部即朝向圆柱形室46的一侧上具有第一环形腔62,该腔与接头58的轴向通孔60成流体连通,借助后者,通过设置在同一底壁38 中的多个孔64或者单个圆形开口,与中间管22连通。其深度比第一环形空腔62的深度小的第二环形空腔66设置在面向阀体内部的底壁38的一侧。该第二环形空腔66径向向上延伸到圆柱形侧壁40的内表面,并通过第一环形突起68与第一环形空腔62分开。其深度也比第一环形空腔62的深度小的另一环形空腔70设置在面向阀体内部的底壁38 —侧的中心,并通过第二环形突起72与第环形空腔62分开,所述第二环形突起72沿高度延伸至与第一环形突起68相同的高度。彼此叠起来的计量盘56构成的组沿轴向以可滑动地方式插在第一阀体件34的底壁38与可移动件48的底壁50之间,在被动阀的关闭状态下(如图4-6所示的状态),计量盘停留在底壁38的环形突起68和72上。计量盘56均具有中心孔74,其最大径向尺寸小于底壁38的环形空腔70的最小径向尺寸。优选地,中心孔74制作为其圆孔的半径小于圆形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沃尔特·布鲁诺詹弗兰科·德利洛
申请(专利权)人:悬挂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