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轮缸的排气和排油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82967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05 1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动轮缸的排气和排油总成,包括有缸体,缸体内设有径向通孔,径向通孔内设有左、右活塞,左、右活塞与径向通孔的孔壁滑动配合,左、右活塞的内侧面之间连接有弹簧;缸体上设有通向径向通孔的气嘴和油嘴,缸体上分别设有排气口和排油口,排气口螺合有放气螺钉,放气螺钉的端部具有放气帽,排油口内设有台阶孔,台阶孔内放置有钢球,钢球的底部与台阶孔的台阶面之间设有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在缸体上设置排气口和排油口,来排出缸体内腔内的残余气体或油,集排气和排油功能于一体,不会引起缸体内腔压力的变化,从而避免影响活塞的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动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动轮缸的排气和排油总成
技术介绍
制动轮缸一般依靠压缩空气或油进入制动缸,推动活塞等一套基础装置而起制动作用,是汽车制动器的一个部分,用于产生阻碍车辆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即制动力。以气体或油作为制动源的制动轮缸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其内腔内会积聚有残余的气体或油,影响内腔的压力,从而影响活塞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动轮缸的排气和排油总成,在缸体上设置排气口和排油口,来排出残余的气体或油,避免影响活塞的工作效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制动轮缸的排气和排油总成,包括有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内设有径向通孔,所述的径向通孔内设有左、右活塞,所述的左、右活塞与径向通孔的孔壁滑动配合,左、右活塞的内侧面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的缸体上设有通向径向通孔的气嘴和油嘴,缸体上分别设有排气口和排油口,所述的排气口螺合有放气螺钉,所述放气螺钉的端部具有放气帽,所述的排油口内设有台阶孔,台阶孔内放置有钢球,所述钢球的底部与台阶孔的台阶面之间设有弹簧。所述的制动轮缸的排气和排油总成,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径向通孔两端的缸体上分别安装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的制动轮缸的排气和排油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活塞的内侧面分别设有皮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在缸体上设置排气口和排油口,来排出缸体内腔内的残余气体或油,集排气和排油功能于一体,不会引起缸体内腔压力的变化,从而避免影响活塞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一种制动轮缸的排气和排油总成,包括有缸体1,缸体1内设有径向通孔14,径向通孔14内设有左、右活塞8、10,左、右活塞8、10与径向通孔14的孔壁滑动配合,左、右活塞8、10的内侧面之间连接有弹簧2 ;紅体1上设有通向径向通孔14的气嘴和油嘴,缸体1上分别设有排气口 11和排油口 3,排气口 11螺合有放气螺钉12,放气螺钉12的端部具有放气帽13,排油口 3内设有台阶孔6,台阶孔6内放置有钢球5,钢球5的底部与台阶孔6的台阶面之间设有弹簧4。位于径向通孔14两端的缸体1上分别安装有防尘罩7,防尘罩7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左、右活塞8、10的内侧面分别设有皮碗9。当需要排出径向通孔14内的残余气体时,拧开放气螺钉12,残余气体依次经排气口 11、放气螺钉12的小孔以及放气帽13排出。通过油嘴向径向通孔14内注入油,在油压的作用下,钢球5挤压弹簧4,从而堵住排油口 3的台阶孔6,当需要排出径向通孔14内的残余油时,即当油回流走后,弹簧4复原并顶起钢球5,径向通孔14内的残余油会从排油口 3的台阶孔6流走。权利要求1.一种制动轮缸的排气和排油总成,包括有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内设有径向通孔,所述的径向通孔内设有左、右活塞,所述的左、右活塞与径向通孔的孔壁滑动配合,左、右活塞的内侧面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的缸体上设有通向径向通孔的气嘴和油嘴,缸体上分别设有排气口和排油口,所述的排气口螺合有放气螺钉,所述放气螺钉的端部具有放气帽,所述的排油口内设有台阶孔,台阶孔内放置有钢球,所述钢球的底部与台阶孔的台阶面之间设有弹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轮缸的排气和排油总成,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径向通孔两端的缸体上分别安装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的中部设有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轮缸的排气和排油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活塞的内侧面分别设有皮碗。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动轮缸的排气和排油总成,包括有缸体,缸体内设有径向通孔,径向通孔内设有左、右活塞,左、右活塞与径向通孔的孔壁滑动配合,左、右活塞的内侧面之间连接有弹簧;缸体上设有通向径向通孔的气嘴和油嘴,缸体上分别设有排气口和排油口,排气口螺合有放气螺钉,放气螺钉的端部具有放气帽,排油口内设有台阶孔,台阶孔内放置有钢球,钢球的底部与台阶孔的台阶面之间设有弹簧。本技术结构简单,在缸体上设置排气口和排油口,来排出缸体内腔内的残余气体或油,集排气和排油功能于一体,不会引起缸体内腔压力的变化,从而避免影响活塞的工作效率。文档编号F16D65/14GK202301614SQ20112035841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2日专利技术者夏坤财 申请人:芜湖恒坤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坤财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恒坤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