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节点的降低,传统的栅介质层不断变薄,晶体管漏电量随之增加,引起半导体器件功耗浪费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将金属栅极替代多晶硅栅极的解决方案。其中,“后栅极(gate last)”工艺为形成金属栅极的一个主要工艺。专利公开号为CN101438389A的中国专利申请提供一种使用“后栅极”工艺形成金属栅极的方法,包括提供基底,所述基底上形成有替代栅结构、及位于所述基底上覆盖所述替代栅结构的层间介质层;以所述替代栅结构作为停止层,对所述层间介质层进行化学机械抛光工艺;除去所述替代栅结构后形成沟槽;最后对所述沟槽填充介质和金属,以形成栅介质层和金属栅电极层。实际应用中发现,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形成的半导体器件的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以解决采用现有技术形成的半导体器件的可靠性较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括提供基底,所述基底上形成有栅介质层;在所述栅介质层上形成牺牲层;对所述牺牲层进行离子注入,形成掺杂离子的第二牺牲层,剩余的未掺杂离子的牺牲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凤莲,
申请(专利权)人: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