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油缸同步控制回路及应用该控制回路的起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14489 阅读:3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03 2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包括驱动同一动作构件的第一、二液压油缸,两个液压油缸的有杆腔、无杆腔均并联,并通过方向控制阀控制两个油缸伸缩;同时,在两个油缸与方向控制阀之间的设置有分流集流阀,以通过分流集流阀的分流功能实现油缸同步外伸,通过集流功能实现油缸同步回缩。每个油缸的有杆腔与方向控制阀及另一油缸的无杆腔之间均设置有同步方向控制阀,以通过同步方向控制阀的切换控制相应液压油缸的有杆腔与另一液压油缸的无杆腔连通或者与方向控制阀导通。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控制回路具有较好的同步控制精度,且控制过程中不需要频繁调节,大大提高了同步控制的工作效率。在此基础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应用该液压油缸同步控制回路的起重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程机械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液压油缸同步控制回路及应用该控制回路的起重机
技术介绍
液压同步系统是液压技术应用实践中永恒的技术课题,以确保执行操作的动作精度。目前,自行式起重机得到迅速的发展,仅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完成从百吨级产品至千吨级产品的跨越式发展;基于新机型起重性能的变化出现多种采用双液压油缸的执行系统,例如,起重机超起机构、可变幅副臂机构及卷扬锁止棘轮机构等。此外,传统起重机的配重挂接也采用双液压油缸完成配重的自拆装操作。随着起重吨位的增加,各执行系统的负载都会不同程度的增大,同时机构结构尺寸及动作幅度均相应的增加,因此,实际工作过程中,每个执行系统的两个液压油缸极易出现不同步的现象。众所周知,不同步现象直接影响机构动作稳定性,影响整个机构的执行, 较为严重的话将导致两个液压油缸的损坏或切断。请参见图1,该图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双液压油缸的同步控制回路原理图。为有效提高两个液压油缸的同步性能,该控制回路在传统同步控制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设计。该方案中,压力油液通过分流集流阀的分流功能实现油缸同步外伸,通过集流功能实现油缸同步回缩;同时,在分流集流阀至两个液压油缸之间分别设置有一开关阀。当执行系统出现同步偏差后,操作者可根据实际需要操纵开关阀,调节相应液压油缸的工作腔与回油油路导通,以通过微动调节控制两个液压油缸的同步性。然而,该方案实际操作不断切换开关阀的工作状态进行调节,操作较为不便,存在工作效率过低的缺陷。有鉴于此,亟待另辟蹊径提供了一种液压油缸同步控制回路,在确保双液压油缸同步性的基础上,有效提高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液压油缸同步控制回路,以通过优化设计的控制回路有效提高作业效率。在此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应用该液压油缸同步控制回路的起重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液压油缸同步控制回路,包括驱动同一动作构件的第一液压油缸和第二液压油缸、控制第一、二液压油缸伸缩动作的方向控制阀、分流集流阀、第一同步方向控制阀和第二同步方向控制阀;其中,所述第一、二液压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并联; 所述方向控制阀设置在第一、二液压油缸与系统压力油路和回油油路之间;所述分流集流阀设置在第一、二液压油缸与所述方向控制阀之间,所述分流集流阀的两个分流油口分别与第一、二液压油缸的无杆腔相连,所述分流集流阀的合流油口与方向控制阀相连,所述第一同步方向控制阀设置在第一液压油缸的有杆腔与所述方向控制阀和第二液压油缸的无杆腔之间,所述第一同步方向控制阀的切换控制所述第一液压油缸的有杆腔与所述第二液压油缸的无杆腔导通或与所述方向控制阀导通;所述第二同步方向控制阀设置在第二液压油缸的有杆腔与所述方向控制阀和第一液压油缸的无杆腔之间,所述第二同步方向控制阀的切换控制所述第二液压油缸的有杆腔与所述第一液压油缸的无杆腔导通或与所述方向控制阀导通。优选地,第一、二同步方向控制阀均为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所述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的第一油口与相应液压油缸的有杆腔连通、第二油口与另一液压油缸的无杆腔连通、 第三油口与所述方向控制阀连通;且所述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配置成常态下位于第一工作位置,其第一油口与第二油口导通、第三油口非导通;得电后位于第二工作位置,其第一油口与第三油口导通、第二油口非导通。优选地,每个所述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的第二油口连通油路均设置有节流阻尼。优选地,第一、二液压油缸的无杆腔连通油路上均设置有平衡阀,所述平衡阀的控制油口均与相应液压油缸的有杆腔连通。优选地,第一、二液压油缸的有杆腔连通油路上均设置有溢流阀。优选地,所述方向控制阀为三位四通换向阀,其第一油口与所述分流集流阀的合流油口连通、第二油口与第一同步方向控制阀和第二同步方向控制阀连通、第三油口与系统压力油路连通、第四油口与系统回油油路连通;且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配置成位于第一工作位置,其第三油口与第一油口连通、第四油口与第二油口连通;位于第二工作位置, 其第三油口与第二油口连通、第四油口与第一油口连通;位于第三工作位置,其第三油口非导通、第四油口与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导通。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另一种液压油缸同步控制回路,包括驱动同一动作构件的第一液压油缸和第二液压油缸、控制第一、二液压油缸伸缩动作的方向控制阀、分流集流阀、第一同步方向控制阀和第二同步方向控制阀;其中,所述第一、二液压油缸的无杆腔和有杆腔并联;所述方向控制阀设置在第一、二液压油缸与系统压力油路和回油油路之间;所述分流集流阀设置在第一、二液压油缸与所述方向控制阀之间,所述分流集流阀的两个分流油口分别与第一、二液压油缸的有杆腔相连,所述分流集流阀的合流油口与第一方向控制阀相连,所述第一同步方向控制阀设置在第一液压油缸的无杆腔与所述方向控制阀和第二液压油缸的有杆腔之间,所述第一同步方向控制阀的切换控制所述第一液压油缸的无杆腔与所述第二液压油缸的有杆腔导通或与所述方向控制阀导通;所述第二同步方向控制阀设置在第二液压油缸的无杆腔与所述方向控制阀和第一液压油缸的有杆腔之间,所述第二同步方向控制阀的切换控制所述第二液压油缸的无杆腔与所述第一液压油缸的有杆腔导通或与所述方向控制阀导通。优选地,第一、二同步方向控制阀均为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所述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的第一油口与相应液压油缸的无杆腔连通、第二油口与另一液压油缸的有杆腔连通、 第三油口与所述方向控制阀连通;且所述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配置成常态下位于第一工作位置,其第一油口与第二油口导通、第三油口非导通;得电后位于第二工作位置,其第一油口与第三油口导通、第二油口非导通。优选地,每个所述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的第二油口连通油路均设置有节流阻尼。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起重机,包括由两个液压油缸驱动的动作构件及液压油缸同步控制回路,所述液压油缸同步控制回路具体为如前所述的液压油缸同步控制回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液压油缸同步控制回路中,两个液压油缸的有杆腔、无杆腔均并联, 并通过方向控制阀控制两个液压油缸的伸出或者收回;同时,在两个液压油缸与方向控制阀之间的设置有分流集流阀,以通过分流集流阀的分流功能实现油缸同步外伸,通过集流功能实现油缸同步回缩。此外,每个油缸的有杆腔与方向控制阀及另一油缸的无杆腔之间均设置有同步方向控制阀,以通过同步方向控制阀的切换控制相应液压油缸的有杆腔与另一液压油缸的无杆腔连通或者与方向控制阀导通。工作过程中,方向控制阀切换至油缸伸出的工作位置,即压力油液经方向控制阀及分流集流阀与两个液压油缸的无杆腔连通,推动活塞位移实现油缸伸出操作;同时,第一同步方向控制阀和第二同步方向控制阀可控制相应液压油缸的有杆腔与另一液压油缸的无杆腔连通,这样,两个液压油缸的伸出运动互相制约、产生流量互补;同时,两个液压油缸的有杆腔、无杆腔相通,两者的压力相等,从而形成压力互补,两缸的同步上升是利用总压力差即推力差而发生的。两个液压油缸回缩的同步性是依靠分流集流阀的集流功能满足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控制回路具有较好的同步控制精度,且控制过程中不需要频繁调节,大大提高了同步控制的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中,第一、二同步方向控制阀均为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且每个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的与另一液压油缸的无杆腔连通的第二油口设置有阻尼,如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先信王必旺唐红彩张晓磊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