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起重机上下车互锁系统及起重机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起重机上下车互锁系统及起重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0547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起重机上下车互锁系统及起重机,所述系统中液压泵组的第三联泵连接支腿伸缩阀的进油口P,所述支腿伸缩阀内的伸缩切换阀与支腿伸缩阀的进油口P连接;锁止阀的第一、第二工作油口均连接伸缩切换阀第五工作油口,锁止阀第三工作油口连接各水平油缸、垂直油缸、第五支腿油缸的有杆腔,锁止阀第四工作油口连接伸缩切换阀第六工作油口;吊臂处于非收车状态时锁止阀不得电,右位工作,此时伸缩切换阀无论处于上位或者下位,其出油口均通过锁止阀与回油口直接相连,实现压力卸荷,水平油缸、垂直油缸、第五支腿油缸无动作实现锁止。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上车作业误操作支腿手柄时进油路的卸荷,达到误操纵的锁止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起重机上下车互锁系统及起重机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目前主要采用电控支腿操纵,通过采集上车作业信号和支腿伸缩信号,控制电磁阀得电逻辑实现上下车互锁,实现原理简单,但成本较高(约为机械支腿操纵的5倍成本),无法适应起重机日益竞争的市场需求,特别是难以满足我司近期开发的系列欧美机型汽车起重机需求,具体如下:

2、公开号为cn113803309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节能型高空作业车上下车互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单工作泵出口与上下车切换阀进油口连接,上下车切换阀的上位出油口和下位出油口分别与上车控制多路阀组的进油口和支腿多路阀的进油口连接,上车控制多路阀组的总油路串联上车电磁卸荷阀,下车执行元件的共回油路串联一常开式支腿锁止阀。控制器通过采集臂体落回检测开关、支腿压实检测开关及支腿多路阀入口处压力检测开关,实现高空作业车上下车互锁系统的节能性控制。该专利主要存在的问题:当臂架落回检测开关检测到上车臂体离开臂架时,如果误操作支腿操作阀,进行垂直油缸/水平油缸的伸出,此时支腿锁止阀7与支腿油缸小腔之间的回油管路会因为憋压(支腿油缸大小腔面积比×主溢流阀压力)而爆破,存在严重的安全风险,无法实现真正的上下车互锁。且上车作业时,虽然通过检测压力开关的导通与否,判断支腿锁止阀是否得电,但上车仍旧处于常工作状态,支腿锁止阀7常得电,无法实现真正的节能控制;

3、公开号为cn110985464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高空作业车上下车自动互锁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方案通过两组常闭型两位两通电磁阀来分别对上车臂体动作和下车支腿动作进行限制,加上一组上下车切换阀来实现上下车流量的手动切换。该方案与专利cn113803309a相比,确实解决了误操作支腿阀组时管路爆破的问题,但是当臂架落回检测开关检测到上车臂体离开臂架时,操纵阀203下位,204/205/206/207时,垂直油缸3/水平油缸5可以正常伸,也没有实现真正的上下车互锁;

4、公开号为cn105288909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双重保护的举高消防车上下车自动互锁装置,该方案上车部分通过控制液压先导卸荷阀组实现对臂体动作的限制,下车部分采用机械互锁限制板和自复位气缸来实现支腿部分动作的限制。另外再通过位置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及控制器逻辑运算后,分别驱动上车液压先导卸荷阀和下车自复位气缸来实现上下车互锁功能。该方案存在以下问题:技术过于复杂、对结构件加工精度要求较高、装配困难,而且当上车臂体离开臂支架后,下车气缸需持续保持通电才能实现对下车支腿动作的锁定,对蓄电池电量消耗极大;

5、公开号为cn201864543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高空车上装支腿互锁装置:利用电感式接近开关、支腿互锁阀、支腿信号阀、适配电源等元件实现高空车上装支腿互锁。这种技术方案存在的问题是:当下车支腿未支好或发生软腿时,限制了下车/上车所有动作不能操作;但当臂支架离开上车后,却没有限制支腿的不可回收动作,因此不伸支腿只能锁住上车不让臂架动作,而不能实现上下车同时自动互锁功能,同样存在较大的危险隐患;

6、公开号为cn21676796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桥梁检测车下车、上车、平台自动互锁控制系统:通过切换两个互锁电磁阀的三个出油口分别与三部分控制系统相连,使的油路一次只能通过一部分控制系统,另外两部分系统不得油自动锁住。该方案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无论操纵哪个系统,总有至少一个电磁阀常得电,以伸缩马达11工作为例,此时两位四通电磁阀2-2、2-3处于常得电状态,对蓄电池电量消耗量大,且过长的通电时间会让电磁铁发热,容易造成电磁铁的老化和损坏。②为了适应不同流量压力要求,2-1需要设置成电比例溢流阀,两位四通电磁阀2-2、2-3需要满足最大流量通径,成本高。③如果要实现更多动作的互锁,还需要串联额外的电磁切换阀。

7、综上,现有臂架类产品(机械支腿操纵)无法实现上下车互锁功能,当进行垂直油缸伸时,小腔管路爆破的风险;而电控支腿操纵成本高远高于机械支腿操纵,无法满足。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重机上下车互锁系统及起重机,该方案能够实现上车作业误操作支腿手柄时进油路的卸荷,达到误操纵的“锁止”功能,有效降低上车作业时误操纵支腿多路阀车辆倾翻的风险,实现了上下车互锁功能。

2、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起重机上下车互锁系统,包括液压泵组、支腿伸缩阀、水平油缸、垂直油缸、第五支腿油缸;所述液压泵组的第三联泵连接支腿伸缩阀的进油口p,所述支腿伸缩阀内设置伸缩切换阀,伸缩切换阀与支腿伸缩阀的进油口p连接;所述伸缩切换阀与各油缸之间串联设置有锁止阀;

3、所述锁止阀的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均连接至伸缩切换阀的第五工作油口,锁止阀的第三工作油口连接至各水平油缸、垂直油缸、第五支腿油缸的有杆腔,锁止阀的第四工作油口连接至伸缩切换阀的第六工作油口;

4、吊臂处于非收车状态时,锁止阀不得电,其右位工作,此时伸缩切换阀无论处于上位或者下位,其出油口均与回油口直接相连,实现压力卸荷,第五支腿油缸无动作,实现锁止。

5、进一步的,所述锁止阀为常失电控制逻辑。

6、进一步的,所述锁止阀的电磁线圈与下车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下车控制器的输入端与吊臂接近开关、取力检测开关、压力检测开关、垂直支腿压力传感器、水平支腿测长传感器连接;

7、当下车控制器检测到检测到吊臂收车信号、取力开关信号、压力检测信号时,下车控制器触发锁止阀的电磁线圈得电。

8、进一步的,所述锁止阀得电状态下,当伸缩切换阀处于下位时,从液压泵组的第三联泵的出来的油液到达支腿伸缩阀的p口,经伸缩切换阀的c口进入,从伸缩切换阀的出油口d出来后,经锁止阀h口、k口,再经第五支腿油缸选择阀以及各水平油缸/垂直油缸选择阀,到达各支腿油缸的有杆腔,实现各支腿油缸的缩回动作。

9、进一步的,所述锁止阀得电状态下,当伸缩切换阀处于上位时,从液压泵组的第三联泵的出来的油液到达伸缩切换阀的p口,经过伸缩切换阀的e口、f口到j口,经第五支腿油缸选择阀以及各水平油缸/垂直油缸选择阀,到达各支腿油缸的无杆腔,实现各支腿油缸的伸出动作。

10、进一步的,所述锁止阀采用机电一体式操纵的方式,且电控操纵为主,应急机械操纵为辅。

11、进一步的,还包括先导控制阀,先导控制阀内设置先导压力切换阀,先导压力切换阀的第一工作油口连接先导控制阀的p口,先导压力切换阀的第三工作油口连接油箱;所述液压泵组的第四联泵经中心回转接头的p4口连接至先导压力切换阀的第二工作油口,先导压力切换阀的第二工作油口还通过中心回转接头的t口连接至液压油箱。

12、进一步的,所述先导压力切换阀得电时,先导压力切换阀的第一工作油口与第三工作油口连通,进入先导控制阀p口的油液进入先导压力切换阀的第一工作油口,从第三工作油口出来后进入油箱;此时,先导油液经先导控制阀内的溢流阀直接回液压油箱。

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起重机上下车互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泵组(2)、支腿伸缩阀(30)、水平油缸(5)、垂直油缸(6)、第五支腿油缸(7);所述液压泵组(2)的第三联泵连接支腿伸缩阀(30)的进油口P,所述支腿伸缩阀(30)内设置伸缩切换阀(302),伸缩切换阀(302)与支腿伸缩阀(30)的进油口P连接;所述伸缩切换阀(302)与各油缸之间串联设置有锁止阀(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上下车互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阀(3)为常失电控制逻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上下车互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阀(3)的电磁线圈与下车控制器(12)的输出端连接,下车控制器(12)的输入端与吊臂接近开关(13)、取力检测开关(14)、压力检测开关(15)、垂直支腿压力传感器(16)、水平支腿测长传感器(17)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重机上下车互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阀(3)得电状态下,当伸缩切换阀(302)处于下位时,从液压泵组(2)的第三联泵的出来的油液到达支腿伸缩阀(30)的P口,经伸缩切换阀(302)的C口进入,从伸缩切换阀(302)的出油口d出来后,经锁止阀(3)h口、k口,再经第五支腿油缸选择阀(304)以及各水平油缸/垂直油缸选择阀(305),到达各支腿油缸的有杆腔,实现各支腿油缸的缩回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重机上下车互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阀(3)得电状态下,当伸缩切换阀(302)处于上位时,从液压泵组(2)的第三联泵的出来的油液到达伸缩切换阀(302)的P口,经过伸缩切换阀(302)的e口、f口到j口,经第五支腿油缸选择阀(304)以及各水平油缸/垂直油缸选择阀(305),到达各支腿油缸的无杆腔,实现各支腿油缸的伸出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上下车互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阀(3)采用机电一体式操纵的方式,且电控操纵为主,应急机械操纵为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上下车互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先导控制阀(90),先导控制阀(90)内设置先导压力切换阀(901),先导压力切换阀(901)的第一工作油口连接先导控制阀(90)的P口,先导压力切换阀(901)的第三工作油口连接油箱;所述液压泵组(2)的第四联泵经中心回转接头(8)的P4口连接至先导压力切换阀(901)的第二工作油口,先导压力切换阀(901)的第二工作油口还通过中心回转接头(8)的T口连接至液压油箱(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起重机上下车互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压力切换阀(901)得电时,先导压力切换阀(901)的第一工作油口与第三工作油口连通,进入先导控制阀(90)P口的油液进入先导压力切换阀(901)的第一工作油口,从第三工作油口出来后进入油箱;此时,先导油液经先导控制阀(90)内的溢流阀直接回液压油箱(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起重机上下车互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油缸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当四个支腿测长信号有任何一个与所选工况不符或四个垂直支腿有任何一个压力出现异常时,下车控制器将采集到的信号通过CAN总线传递至上车控制器,上车控制器控制先导压力切换阀(901)得电。

10.一种起重机,其特征在于:该起重机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起重机上下车互锁系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重机上下车互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泵组(2)、支腿伸缩阀(30)、水平油缸(5)、垂直油缸(6)、第五支腿油缸(7);所述液压泵组(2)的第三联泵连接支腿伸缩阀(30)的进油口p,所述支腿伸缩阀(30)内设置伸缩切换阀(302),伸缩切换阀(302)与支腿伸缩阀(30)的进油口p连接;所述伸缩切换阀(302)与各油缸之间串联设置有锁止阀(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上下车互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阀(3)为常失电控制逻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上下车互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阀(3)的电磁线圈与下车控制器(12)的输出端连接,下车控制器(12)的输入端与吊臂接近开关(13)、取力检测开关(14)、压力检测开关(15)、垂直支腿压力传感器(16)、水平支腿测长传感器(17)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重机上下车互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阀(3)得电状态下,当伸缩切换阀(302)处于下位时,从液压泵组(2)的第三联泵的出来的油液到达支腿伸缩阀(30)的p口,经伸缩切换阀(302)的c口进入,从伸缩切换阀(302)的出油口d出来后,经锁止阀(3)h口、k口,再经第五支腿油缸选择阀(304)以及各水平油缸/垂直油缸选择阀(305),到达各支腿油缸的有杆腔,实现各支腿油缸的缩回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重机上下车互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阀(3)得电状态下,当伸缩切换阀(302)处于上位时,从液压泵组(2)的第三联泵的出来的油液到达伸缩切换阀(302)的p口,经过伸缩切换阀(302)的e口、f口到j口,经第五支腿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耿鑫赵建国李永勃吕传祥孙文赞单森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