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副臂、臂架总成和起重机制造技术_技高网

副臂、臂架总成和起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0532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0
本申请涉及起重机结构领域,公开了一种副臂、臂架总成和起重机,该副臂包括连接架、短臂组和长臂组。其中,连接架的尾部用于与主臂的头部连接;短臂组的尾部与连接架的头部连接,且包括短臂节和短臂节变幅机构;长臂组的尾部与连接架的头部可拆卸连接;副臂包括可相互切换的单倍率工作模式和多倍率工作模式;在单倍率工作模式下,连接架和长臂组保持连接,副臂作为单倍率副臂使用;在多倍率工作模式下,连接架和长臂组断开连接,相互连接的连接架和短臂组共同作为多倍率副臂使用。本申请能够将单倍率副臂和多倍率副臂集合为一体,实现了副臂在单倍率工作模式和多倍率工作模式的自由切换,有利于节省副臂布局空间、降低制备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起重机结构,具体地涉及副臂、臂架总成和起重机


技术介绍

1、现有的中吨位起重机一般都会配备两种类型的副臂,一种是长度较长、额定起重量较小的单倍率副臂,另一种是长度较短、结构强度较强、额定起重量较大的多倍率副臂,参见图1的臂架的俯视图,较长的单倍率副臂和较短的多倍率副臂分别设置在主臂的两侧,这样既占用了大量的空间,不利于主臂的收放作业,还需要设置更多固定支架和销轴等装备,增加了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副臂、臂架总成和起重机,能够将单倍率副臂和多倍率副臂集合为一体,实现了单倍率工作模式和多倍率工作模式的自由切换,以达到节省副臂布局空间、降低制备成本等目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副臂,所述副臂包括:

3、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尾部用于与主臂的头部连接;

4、短臂组,所述短臂组的尾部与所述连接架的头部连接,所述短臂组包括短臂节和用于调节所述短臂节相对所述连接架的俯仰角的短臂节变幅机构;和

5、长臂组,所述长臂组的尾部与所述连接架的头部可拆卸连接;

6、其中,所述副臂包括可相互切换的单倍率工作模式和多倍率工作模式;在所述单倍率工作模式下,所述连接架和所述长臂组保持连接,所述副臂作为单倍率副臂使用;在所述多倍率工作模式下,所述连接架和所述长臂组断开连接,相互连接的所述连接架和所述短臂组共同作为多倍率副臂使用。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副臂还包括备用模式;在所述备用模式下,所述副臂与所述主臂反向且平行布置,所述连接架的尾部边侧能够与所述主臂的头部边侧形成主副臂单点铰接。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架的尾部边侧设有连接架尾部耳板,所述连接架尾部耳板设有沿副臂宽度方向内外间隔布置的第一内锁定孔和第一外铰接孔,所述第一外铰接孔用于形成所述主副臂单点铰接。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副臂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架的边侧的连接架锁定结构,在所述备用模式下,所述连接架能够通过单个所述连接架锁定结构与所述主臂锁定。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长臂组包括第一长臂节和用于调节所述第一长臂节相对所述连接架的俯仰角的长臂节变幅机构,所述连接架的头部设有上下间隔的连接架上耳板和连接架下耳板;

11、其中,所述短臂节的尾部下侧和所述第一长臂节的尾部下侧均铰接于所述连接架下耳板,所述短臂节变幅机构连接所述短臂节的尾部上侧和所述连接架上耳板,所述长臂节变幅机构连接所述第一长臂节的尾部上侧和所述连接架上耳板。

12、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臂架总成,所述臂架总成包括:

13、主臂;和

14、副臂,包括连接架、短臂组和长臂组,所述连接架的尾部能够与所述主臂的头部连接,所述短臂组的尾部与所述连接架的头部连接,所述短臂组包括短臂节和用于调节所述短臂节相对所述连接架的俯仰角的短臂节变幅机构,所述长臂组的尾部与所述连接架的头部可拆卸连接;

15、其中,所述副臂包括可相互切换的备用模式、单倍率工作模式和多倍率工作模式;在所述备用模式下,所述副臂位于所述主臂沿主臂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副臂与所述主臂反向且平行布置;在所述单倍率工作模式下,所述连接架和所述长臂组保持连接,所述副臂作为单倍率副臂使用;在所述多倍率工作模式下,所述连接架和所述长臂组断开连接,相互连接的所述连接架和所述短臂组共同作为多倍率副臂使用。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备用模式下,所述连接架的尾部边侧能够与所述主臂的头部边侧形成主副臂单点铰接。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架的尾部边侧设有连接架尾部耳板,所述连接架尾部耳板设有沿副臂宽度方向内外间隔布置的第一内锁定孔和第一外铰接孔,所述主臂的头部边侧设有主臂头部耳板,所述主臂头部耳板设有沿所述主臂宽度方向内外间隔布置的第二内锁定孔和第二外铰接孔;

18、在所述备用模式下,所述第一外铰接孔与所述第二外铰接孔能够形成所述主副臂单点铰接;在所述单倍率工作模式下和所述多倍率工作模式下,所述第一内锁定孔和所述第二内锁定孔通过穿连件锁定。

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副臂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架的边侧的连接架锁定结构,所述主臂的边侧设有主臂锁定结构;在所述备用模式下,所述连接架和所述主臂通过单个所述连接架锁定结构与单个所述主臂锁定结构的配合相互锁定。

20、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起重机,所述起重机包括上述的臂架总成。

21、本申请的副臂通过在单个连接架上同时设置短臂组和长臂组,使得本申请的副臂既可以成为单倍率副臂,又可以成为多倍率副臂,从而同时具备了单倍率工作模式和多倍率工作模式这两种工作模式,且在使用过程中,仅需简单地将连接架和长臂组断开连接,即可将本申请的副臂由单倍率副臂变换为多倍率副臂,两种形态之间的切换非常方便,有利于提升作业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副臂开创性地将单倍率副臂和多倍率副臂融合为一体,安装在主臂时仅需占用一个安装位,简化了臂架总成的整体结构,有助于节省副臂的占用空间、降低臂架总成整体的制备成本。

22、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副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臂(2)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臂(2)还包括备用模式;在所述备用模式下,所述副臂(2)与所述主臂(1)反向且平行布置,所述连接架(21)的尾部边侧能够与所述主臂(1)的头部边侧形成主副臂单点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21)的尾部边侧设有连接架尾部耳板(211),所述连接架尾部耳板(211)设有沿副臂宽度方向内外间隔布置的第一内锁定孔(211a)和第一外铰接孔(211b),所述第一外铰接孔(211b)用于形成所述主副臂单点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臂(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架(21)的边侧的连接架锁定结构(212),在所述备用模式下,所述连接架(21)能够通过单个所述连接架锁定结构(212)与所述主臂(1)锁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副臂,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臂组(23)包括第一长臂节(231)和用于调节所述第一长臂节(231)相对所述连接架(21)的俯仰角的长臂节变幅机构(232),所述连接架(21)的头部设有上下间隔的连接架上耳板(213)和连接架下耳板(214);

6.一种臂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架总成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臂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备用模式下,所述连接架(21)的尾部边侧能够与所述主臂(1)的头部边侧形成主副臂单点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臂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21)的尾部边侧设有连接架尾部耳板(211),所述连接架尾部耳板(211)设有沿副臂宽度方向内外间隔布置的第一内锁定孔(211a)和第一外铰接孔(211b),所述主臂(1)的头部边侧设有主臂头部耳板,所述主臂头部耳板设有沿所述主臂宽度方向内外间隔布置的第二内锁定孔和第二外铰接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臂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臂(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架(21)的边侧的连接架锁定结构(212),所述主臂(1)的边侧设有主臂锁定结构;在所述备用模式下,所述连接架(21)和所述主臂(1)通过单个所述连接架锁定结构(212)与单个所述主臂锁定结构的配合相互锁定。

10.一种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机包括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臂架总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副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臂(2)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臂(2)还包括备用模式;在所述备用模式下,所述副臂(2)与所述主臂(1)反向且平行布置,所述连接架(21)的尾部边侧能够与所述主臂(1)的头部边侧形成主副臂单点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21)的尾部边侧设有连接架尾部耳板(211),所述连接架尾部耳板(211)设有沿副臂宽度方向内外间隔布置的第一内锁定孔(211a)和第一外铰接孔(211b),所述第一外铰接孔(211b)用于形成所述主副臂单点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臂(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架(21)的边侧的连接架锁定结构(212),在所述备用模式下,所述连接架(21)能够通过单个所述连接架锁定结构(212)与所述主臂(1)锁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副臂,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臂组(23)包括第一长臂节(231)和用于调节所述第一长臂节(231)相对所述连接架(21)的俯仰角的长臂节变幅机构(232),所述连接架(21)的头部设有上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侠罗彬戴娟宁坤鹏沈昌武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