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控制回路和起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15600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04 00:37
液压控制回路和起重机,该液压控制回路包括:方向控制阀,具有第一工作油口(A)、第二工作油口(B)、进油口(P)以及与回油路连通的回油口(T);执行机构,与方向控制阀的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连通;阻尼元件,串联在回油路中;还包括旁通路,该旁通路与阻尼元件并联连接,当液压油从执行机构通过方向控制阀流向回油路时,该旁通路截止;并且执行机构从回油路吸取液压油时,旁通路接通,以允许来自于回油路的液压油能够通过该旁通路流向执行机构而无需通过阻尼元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满足需要液压油通过方向控制阀的回油口流向回油路时具有阻尼的要求,也满足需要通过方向控制阀的回油口从回油路吸取液压油时不具有阻尼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液压控制回路,尤其是一种液压缸的液压控制回路以及包括该液压控制回路的起重机。
技术介绍
在液压领域中,为了控制执行元件的动作,大都设置有方向控制阀。例如,图1所示为包括有方向控制阀10’的液压控制回路。如图1所示,该液压控制回路包括方向控制阀10’和控制阀11’,系统液压油通过该方向控制阀10’与执行元件100’连接,控制液压油通过控制阀11’与方向控制阀10’的控制油口连接,以控制方向控制阀10’的阀芯的位置。图1所示的这种包括有方向控制阀的液压控制回路是非常常用的。但是,对于如下的工作场合则会存在缺陷当执行元件100’在一个工况工作时,液压油会通过方向控制阀10’的回油口 T流向回油路,为了防止从执行元件100’回流的液压油流动得过快而导致执行元件100’出现不理想的动作(如执行元件100’的工作速度过快),通常在方向控制阀 10’的回油口 T处设置有阻尼元件12 ;同时当执行元件100’在另一工况工作时,需要通过方向控制阀10’的回油口 T从回油路中吸取液压油,然而由于阻尼元件12的存在,使执行元件100’在需要通过方向控制阀10’的回油口从回油路吸取液压油的工况下不能充分吸油,而使执行元件100’不能实现可靠的动作。因此,如果处于既需要液压油通过方向控制阀10’的回油口 T流向回油路时具有阻尼又需要通过方向控制阀10’的回油口 T从回油路吸取液压油时不具有阻尼的工作场合,对于图1所示的包括有方向控制阀的传统液压控制回路来说,是否在回油口处设置阻尼元件成为两难的选择,无论如何设计系统设置,都无法完全满足系统的不同工况的工作要求,导致液压控制回路的工作可靠性不高。因而,如何提高液压控制回路在上述工作场合中具有相对较高的工作可靠性,成为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在既需要液压油通过方向控制阀的回油口流向回油路时具有阻尼又需要通过方向控制阀的回油口从回油路吸取液压油时不具有阻尼的工作场合中,该技术方案能够避免上述两难境地,从而确保液压控制回路具有相对较高的工作可靠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压控制回路,该液压控制回路包括方向控制阀,该方向控制阀具有第一工作油口 A、第二工作油口 B、进油口 P以及与回油路连通的回油口 T ;执行机构,该执行机构与所述方向控制阀的第一工作油口 A和第二工作油口 B连通;阻尼元件,该阻尼元件串联在所述回油路中;其中,所述液压控制回路还包括旁通路, 该旁通路与所述阻尼元件并联连接,当液压油从所述执行机构通过所述方向控制阀流向所述回油路时,该旁通路截止;并且所述执行机构从所述 回油路吸取液压油时,所述旁通路接通,以允许来自于所述回油路的液压油能够通过该旁通路流向所述执行机构而无需通过所述阻尼元件。优选地,所述旁通路中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旁通路截止或接通的阀。优选地,所述阀为单向阀。优选地,所述阻尼元件为单向阻尼元件。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单向阻尼元件为溢流阀或单向阀。 优选地,所述执行机构包括第一液压缸,该第一液压缸包括第一缸体和可往复移动地设置在该第一缸体中并具有中空通道的第一活塞杆,该第一活塞杆具有与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无杆腔连通的无杆腔通道和与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有杆腔连通的有杆腔通道,所述第一缸体的封闭端壁内表面上设置有延伸到所述第一活塞杆中以与所述中空通道连通的空心柱,所述方向控制阀的第一工作油口A通过无杆腔油路与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无杆腔通道连通,所述方向控制阀的第二工作油口B与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所述中空通道连通;第二液压缸,该第二液压缸包括第二缸体和可往复移动地设置在该第二缸体中的第二活塞杆,该第二活塞杆具有与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无杆腔连通的无杆腔通道和与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有杆腔连通的有杆腔通道,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无杆腔通道通过第一外部通路与所述第一液压缸的空心柱连通,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有杆腔通道通过第二外部通路与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有杆腔连通;和换向操纵阀,该换向操纵阀至少具有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该第一油口与所述方向控制阀的进油口 P连通,所述第二油口与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有杆腔通道连通,以使系统液压油流入所述方向控制阀的进油口P且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有杆腔通道与所述回油路连通,或者使系统液压油流入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有杆腔通道且所述方向控制阀的进油口P 与所述回油路连通。优选地,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有杆腔通道和无杆腔油路之间设置有第一平衡阀;所述第一外部通路与所述第二外部通路之间设置有第二平衡阀。优选地,所述第一平衡阀和第二平衡阀均为插入式平衡阀。优选地,所述方向控制阀为液控方向控制阀或电控方向控制阀。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起重机,该起重机具有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上述液压控制回路,该液压控制回路中的执行机构为伸缩机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旁通路,该旁通路与阻尼元件并联连接,从而当液压油从所述执行机构通过所述方向控制阀的回油口 T流向所述回油路时,控制旁通路截止,液压油只能通过阻尼元件而流向回油路,满足需要液压油通过方向控制阀的回油口流向回油路时具有阻尼的要求;当所述执行机构从所述回油路吸取液压油时,控制所述旁通路接通, 允许来自于所述回油路的液压油能够通过该旁通路流向所述执行机构而无需通过所述阻尼元件,满足需要通过方向控制阀的回油口从回油路吸取液压油时不具有阻尼的要求。因而,能够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包括有方向控制阀的传统的液压控制回路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包括有方向控制阀的液压控制回路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液压控制回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液压控制回路包括方向控制阀10,该方向控制阀10 具有第一工作油口 A、第二工作油口 B、进油口 P以及与回油路连通的回油口 T ;执行机构 100,该执行机构100与所述方向控制阀10的第一工作油口 A和第二工作油口 B连通;阻尼元件12,该阻尼元件12串联在所述回油路中;其中,所述液压控制回路还包括旁通路15,该旁通路15与所述阻尼元件12并联连接,当液压油从所述执行机构100通过所述方向控制阀10流向所述回油路时,该旁通路15截止;并且所述执行机构100从所述回油路吸取液压油时,所述旁通路15接通,以允许来自于所述回油路的液压油能够通过该旁通路15流向所述执行机构100而无需通过所述阻尼元件12。通过比较图1和图2可知,与图1所示的传统的液压控制回路相比,在图2所示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液压控制回路中,设置有旁通路15,该旁通路15与阻尼元件12并联连接, 从而允许液压油根据不同的工况流经不同的路径。具体来说,当液压油从所述执行机构100通过所述方向控制阀10的回油口 T流向所述回油路时,控制旁通路15截止,在该情况下,液压油只能通过阻尼元件12而流向回油路。因而,满足需要液压油通过方向控制阀的回油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纯新刘权熊智勇何伟刘建华宋建清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