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获机用主离合器电控液压操纵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29977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5 16:07
一种收获机用主离合器电控液压操纵机构,包括主离合器,主离合器实现结合与分离的转臂通过连接装置与主离合油缸的活塞连接,该连接装置包括彼此连接的转臂连接叉和中间连接件,转臂连接叉一端的叉头加工有供转臂插入的开档,并在开档两侧的侧板上分别设有相对的长孔,转臂端部通过销轴可在长孔中移动;主离合油缸上设有拉簧,拉簧的两端分别与主离合油缸的缸体及活塞连接,在转臂转动行程的两端分别设置结合电控开关和分离电控开关,在驾驶室设有电控按钮,电控按钮与控制主离合油缸的液压控制回路中的电磁换向阀连接,在电磁换向阀与主离合油缸之间设有单向节流阀。本发明专利技术简化整机的连接件,提高零部件可靠性,大大降低了机手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收获机用主离合器电控液压操纵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收获机用主离合器电控液压操纵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收获机上动力输出装置已广泛使用主离合器总成,主离合器总成连接在收获机发动机上,通过操纵转臂的转动来控制离合器的结合或分离。离合器转臂的转动行程内有一个自锁点,转过自锁点后无需操作,转臂会自动向前再转动一定角度,此时,摩擦片已压紧,离合器处于结合位置;往回扳动转臂,过自锁点后,转臂又会自动弹开,摩擦片松开,离合器处于分离位置。目前国内收获机上主离合器的操纵机构主要采用机械连杆的形式,传动较为复杂,且需在驾驶室内布置一个较长的主离合操纵手柄,既费力,又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收获机主离合操纵机构传动复杂、操作费力等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便、操作省力的主离合操纵机构,通过电液控制的方式对主离合器进行操纵。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收获机用主离合器电控液压操纵机构,包括主离合器,主离合器设有控制主离合器结合或分离的转臂,所述转臂端部设有销轴,转臂通过连接装置与主离合油缸的活塞连接,该连接装置包括彼此连接的转臂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收获机用主离合器电控液压操纵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收获机用主离合器电控液压操纵机构,包括主离合器(1),主离合器(1)设有控制主离合器(1)结合或分离的转臂(3),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臂(3)端部设有销轴,转臂(3)通过连接装置与主离合油缸(8)的活塞连接,该连接装置包括彼此连接的转臂连接叉(4)和中间连接件,中间连接件与活塞端部连接,所述的转臂连接叉(4)一端的叉头加工有供转臂插入的开档(402),并在开档(402)两侧的侧板上分别相对设置长孔(401),转臂(3)端部通过销轴卡在长孔(401)中并沿长孔(401)移动;所述主离合油缸(8)上沿活塞运动方向设有拉簧(7),拉簧(7)的两端分别与主离合油缸(8)的缸体及活塞连接,在转臂(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获机用主离合器电控液压操纵机构,包括主离合器(1),主离合器(1)设有控制主离合器(1)结合或分离的转臂(3),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臂(3)端部设有销轴,转臂(3)通过连接装置与主离合油缸(8)的活塞连接,该连接装置包括彼此连接的转臂连接叉(4)和中间连接件,中间连接件与活塞端部连接,所述的转臂连接叉(4)一端的叉头加工有供转臂插入的开档(402),并在开档(402)两侧的侧板上分别相对设置长孔(401),转臂(3)端部通过销轴卡在长孔(401)中并沿长孔(401)移动;所述主离合油缸(8)上沿活塞运动方向设有拉簧(7),拉簧(7)的两端分别与主离合油缸(8)的缸体及活塞连接,在转臂(3)转动行程的两端分别设置结合电控开关(2)和分离电控开关(13),在转臂(3)触发结合电控开关(2)或分离电控开关(13)时,由结合电控开关(2)或分离电控开关(13)向收获机的驾驶室反馈转臂(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正宏魏志松刘厚贤宋华梁晓剑赵井旭李广文郭培龙焦轶冰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福格森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