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离子清洁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79429 阅读:4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9 12:51
一种负离子清洁机器人。该负离子清洁机器人具有自走吸尘与释放负离子的功能,该负离子清洁机器人包括:吸尘模块以及主体;该吸尘模块包括:集尘盒、负离子产生器以及风扇;该负离子产生器用以产生负离子;该风扇与该负离子产生器相邻,该风扇用以产生气流,藉由该气流的引导可将外部灰尘收集于该集尘盒内,并且该气流亦可引导该负离子离开该负离子清洁机器人;该主体与该吸尘模块连接,该主体包括:移动装置以及控制模块;该移动装置用以驱动该负离子清洁机器人移动;该控制模块分别与该负离子产生器、该风扇以及该移动装置电性连接,以分别控制该负离子产生器、该风扇以及该移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吸尘时释放负离子以净化空气。(*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负离子清洁机器人,特别是一种在吸尘的同时释放负离子的负离子清洁机器人。
技术介绍
负离子机可用来降低环境中的许多对人体有害的悬浮粒子、尘螨与细菌,以达到提升空气质量的目的。而市面上常见的负离子机大多只能放在固定位置,无法自行移动,使得负离子机的有效工作区域只局限在负离子机的附近,若要扩大清洁范围,需要使用者自行移动负离子机或再购买一台新的负离子机,使用上并不便利。而自主移动的电子装置以清洁机器人为例,大多着重于清洁机器人吸尘功能以及自主移动的控制功能,而忽略了吸尘时会伴随出现大量看不见的尘螨与悬浮粒子,若不即时降低吸尘时出现的尘螨与悬浮粒子,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清洁机器人,在吸尘同时释放负离子,藉此净化空气,并且也可利用吸尘装置内建的自走模式让此吸尘装置同时成为一台可移动的负离子机,将负离子带到负离子清洁机器人经过的地方,以扩大负离子的有效清洁区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洁机器人,在吸尘的同时释放负离子。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的负离子清洁机器人具有自走吸尘与释放负离子的功能,该负离子清洁机器人包括一吸尘模块以及一主体;该吸尘模块包括一集尘盒、 一负离子产生器以及一风扇;该负离子产生器用以产生一负离子;该风扇与该负离子产生器相邻,该风扇用以产生一气流,藉由该气流的引导可将外部灰尘收集于该集尘盒内,并且该气流亦可引导该负离子离开该负离子清洁机器人;该主体与该吸尘模块连接,该主体包括一移动装置以及一控制模块;该移动装置用以驱动该负离子清洁机器人移动;该控制模块分别与该负离子产生器、该风扇以及该移动装置电性连接,以分别控制该负离子产生器、该风扇以及该移动装置。本技术可在吸尘的同时释放负离子,达到即时减少吸尘时扬起的尘螨与灰尘的效果,藉此净化空气,并且也可利用吸尘装置内建的自走模式让此吸尘装置同时成为一台可移动的负离子机,将负离子带到负离子清洁机器人经过的地方,以扩大负离子的有效清洁区域。由于本技术构造新颖,能提供产业上利用,且确有增进功效,故依法申请技术专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负离子清洁机器人的一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负离子清洁机器人的一实施例的底面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负离子清洁机器人的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的底视图。图4为图3中线段AA的侧视剖面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负离子清洁机器人集尘盒负离子产生器毛刷气流滤网格栅主体控制模块负离子模式开关底部A 端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以下请一并参考图1至图2的关于本技术的负离子清洁机器人的一实施例。 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负离子清洁机器人的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负离子清洁机器人的底面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负离子清洁机器人1具有自走吸尘与释放负离子的功能,本技术的负离子清洁机器人1包括吸尘模块10以及主体20,其中主体20与吸尘模块10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本技术的负离子清洁机器人1的主体20具有一大致上呈圆形的壳体,吸尘模块10连接于主体20的后端(图1中的A端),但本技术不以此为限。如图2所示,吸尘模块10包括集尘盒11、负离子产生器12、导线13、毛刷14、风扇 15、出风口 16、滤网17、底盖18以及进风口 19。负离子产生器12用以产生负离子,导线13 分别与负离子产生器12以及毛刷14连接,且负离子产生器12产生的负离子经由毛刷14 释放。风扇15与负离子产生器12相邻,风扇15产生的气流可将外部灰尘引导进入集尘盒 11内,并且该气流亦可引导负离子产生器12产生的负离子经由出风口 16离开负离子清洁机器人1。滤网17位于集尘盒11内,在本实施例中,出风口 16位于集尘盒11的侧边111, 滤网17位于风扇15上方。底盖18覆盖于风扇15以及出风口 16之上,且与侧边111连接, 并且底盖18在与出风口 16相对的位置设有格栅181,用以使风扇15将产生的气流与负离子带离负离子清洁机器人1。进风口 19位于吸尘模块10的底部101,当风扇15运转时,外部灰尘经由进风口 19进入吸尘模块10的集尘盒11。如图1与图2所示,主体20包括移动装置21以及控制模块22,其中移动装置21 用以驱动负离子清洁机器人1移动,控制模块22分别与负离子产生器12、风扇15以及移动1吸尘模块 1011侧边 11112导线 1314风扇 15151出风口 1617底盖 18181进风口 1920移动装置 2122风扇控制单元221222吸尘模式开关223201,101顶面 202装置21电性连接,以分别控制负离子产生器12、风扇15以及移动装置21。藉由移动装置 21与控制模块22的搭配,使本技术的负离子清洁机器人1能自行移动,且能在一工作区域(如客厅)内执行清洁任务。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移动装置21为两滚轮,用以驱动负离子清洁机器人1移动,且这两滚轮分别位于进风口 19的两侧,但本技术不以此为限。 如图1与图2所示,控制模块22包括风扇控制单元221、负离子模式开关222以及吸尘模式开关223。风扇控制单元221用以控制风扇15的转速,以使风扇15可在负离子模式或吸尘模式下运转。负离子模式开关222用以致动负离子模式,以使风扇15在负离子模式下运转,吸尘模式开关223用以致动吸尘模式,以使风扇15在吸尘模式下运转。当风扇 15在吸尘模式下运转时,外部灰尘经由进风口 19进入吸尘模块10的集尘盒11。需注意的是,以上所述各组件的相对位置以及实施方式仅是举例说明而已,本技术并不以上述实施例为限。此外,本实施例的控制模块22为包含软件程序和/或电子电路的装置,控制模块22可根据负离子清洁机器人1所搭载的运转系统或应用软件来执行本技术的负离子清洁机器人1相对应的操作,但本技术不以上述的实施方式为限。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负离子模式开关222以及吸尘模式开关223皆位于主体20的顶面202,并且负离子模式开关222与吸尘模式开关223皆位于主体20的前端(远离A端的一侧),但本技术不以此为限。在此需注意的是,当负离子模式启动时,风扇15与负离子产生器12同时会启动; 当吸尘模式启动时,本技术的负离子清洁机器人1可进一步分为两种使用状态纯吸尘状态(只有风扇15被启动)或负离子吸尘状态(风扇15与负离子产生器12同时被启动),但本技术不以此为限。再者,为了达到较好的吸尘效果,处于吸尘模式下风扇15 的转速会实质上大于在负离子模式下风扇15的转速。以下请一并参考图3至图4的关于本技术的负离子清洁机器人的一实施例。 其中图3为本技术的负离子清洁机器人的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的底视图;图4为图3 中线段AA’的侧视剖面示意图。在此需注意的是,为清楚表现气流的方向以及吸尘模块内组件的相对位置,图3与图4中皆未绘示底盖18。如图3与图4所示,风扇15产生的气流151沿图3与图4中箭号所示的路径流动,当本技术的负离子清洁机器人1在负离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琪邱鸿志林继兴
申请(专利权)人:鸿奇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