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钢退火炉炉底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77380 阅读:3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硅钢退火炉炉底辊,包括进水口、出水口和炉底辊,所述炉底辊采用直通式结构,所述进水口设于炉底辊的一侧,所述出水口设于炉底辊的另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冷却水单向流动的方式,减少积垢堵塞炉底辊的问题,保证炉底辊内的冷却水的顺利流通,从而延长炉底辊的寿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硅钢退火炉炉底辊,特别涉及一种减少炉底辊阻塞冷却水回流问题的硅钢板清洗设备。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硅钢生产为了达到相应的电磁性能、力学性能,需要将硅钢板在退火炉里进行退火处理,退火炉内有对钢带起支撑作用的炉底辊本体。为避免因火炉温度高 (1100°C以上),炉底辊本体受热过高而变形断裂,如图1所示,现有炉底辊本体采用套管式结构,进水管道处于中间位置,出水管道位于进水管道的两侧以实现水循环冷却,冷却水从里管进,从外管与里管的间隙回流出来(最小间隙8. 65mm)。但由于炉底辊本体内回流间隙小,长时间工作容易产生积垢,堵塞炉底辊本体,使冷却水不能产生作用,炉底辊本体将会由于温度过高而变形甚至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炉底辊阻塞问题的硅钢板清洗设备。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具体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硅钢退火炉炉底辊,包括进水口、出水口和炉底辊本体,所述炉底辊本体采用直通式结构,所述进水口设于炉底辊本体的一侧,所述出水口设于炉底辊本体的另一侧。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冷却水单向流动的方式,减少积垢堵塞炉底辊本体的问题,保证炉底辊本体内的冷却水的顺利流通,从而延长炉底辊本体的寿命ο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硅钢退火炉炉底辊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一退火炉体;2—炉底辊本体;3—进水口 ;4一出水口。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2,一种硅钢退火炉炉底辊本体,包括进水口 3、出水口 4和炉底辊本体2, 所述炉底辊本体2采用直通式结构,所述进水口 3设于炉底辊本体2的一侧,所述出水口 4 设于炉底辊本体2的另一侧。本技术工作过程如下当退火炉体1处于高温1100°C以上状态下,冷却水从进水口 3流进炉底辊本体2中,流经整个炉底辊本体2再从出水口 4出来,防止炉底辊本体 2由于高温变形断裂的事故发生,实现冷却炉底辊的目的。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 一种硅钢退火炉炉底辊,包括进水口、出水口和炉底辊本体,其特征是,所述炉底辊本体结构为直通式,所述炉底辊本体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专利摘要一种硅钢退火炉炉底辊,包括进水口、出水口和炉底辊,所述炉底辊采用直通式结构,所述进水口设于炉底辊的一侧,所述出水口设于炉底辊的另一侧。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冷却水单向流动的方式,减少积垢堵塞炉底辊的问题,保证炉底辊内的冷却水的顺利流通,从而延长炉底辊的寿命。文档编号C21D1/26GK202148334SQ201120272949公开日2012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9日专利技术者司徒子仪, 杜阳光 申请人:广东顺德浦项钢板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钢退火炉炉底辊,包括进水口、出水口和炉底辊本体,其特征是,所述炉底辊本体结构为直通式,所述炉底辊本体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徒子仪杜阳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顺德浦项钢板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