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向间隙型电机及其转子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167623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轴向间隙型电机及其转子的制造方法,不借助粘接剂固定永磁铁,就能够削减工,并能够防止永磁铁的偏移、晃动而将永磁铁可靠地定位于转子框架。轴向间隙型电机(10)的转子(11)具有:沿旋转轴线方向被磁化并沿周向以预定间隔配置的多个主磁铁部(41);借助于由带状的电磁钢板(60)卷绕而成的层叠体(71)构成、并分别配置于多个主磁铁部的旋转轴线方向两侧的多个磁轭部(42);以及由压铸合金构成的转子框架(30),该转子框架(30)具有分别配置于周向上相邻的主磁铁部之间并沿径向延伸的多个肋(31)和分别设置在多个肋(31)的径向内侧和径向外侧的内筒部(32)和外筒部(33)。主磁铁部(41)在其内周侧具有防止主磁铁部(41)的位置偏移的槽(41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以往,例如已知有如下的轴向间隙型电机,该轴向间隙型电机具有能够绕旋转轴线旋转的转子和从旋转轴线方向的至少一侧与转子对置配置的定子,并且相对于由转子的永磁铁产生的磁场磁通,形成有经由定子的磁通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例如,如图17所示,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轴向间隙型电机中,转子100具备非磁性体的转子框架101、扇形的多个永磁铁102以及扇形的多个铁芯103。永磁铁102嵌合固定于转子框架101的开口部101a,铁芯103嵌合固定于转子框架101的开口部101b。此外, 永磁铁102以磁极面的S极和N极交替的方式排列。该电极借助于这样的转子100的配置实现了高效的旋转转矩的产生。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1-136721号公报(图5)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轴向间隙型电机中,在永磁铁与转子框架之间产生空隙的情况下,因转子旋转时的离心力和吸引力永磁铁会发生偏移、晃动。因此,以往,永磁铁借助粘接剂固定于转子框架。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轴向间隙型电机中,永磁铁102和铁芯103仅通过嵌合于转子框架101而被固定,因此存在着在高速旋转时永磁铁102和铁芯103发生偏移、晃动的可能性。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借助粘接剂固定永磁铁,就能够削减工时,且能够防止永磁铁的偏移、晃动而将永磁铁可靠地定位于转子框架。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专利技术为一种轴向间隙型电机(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轴向间隙型电机10),其特征在于,该轴向间隙型电机具备能够绕旋转轴线旋转的转子(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转子11)和从旋转轴线方向的至少一侧与所述转子对置配置的定子(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定子12),其中,所述转子具备多个主磁铁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主磁铁部41),该多个主磁铁部沿所述旋转轴线方向被磁化,并沿周向以预定间隔配置;多个磁轭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磁轭部42),该多个磁轭部分别配置于所述多个主磁铁部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至少一侧;以及4转子框架(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转子框架30),该转子框架具有分别配置于沿所述周向相邻的所述主磁铁部之间并沿径向延伸的多个肋(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肋31);设置在所述多个肋的径向内侧的内筒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内筒部32)和设置在所述多个肋的径向外侧的外筒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外筒部33),并且至少所述内筒部由压铸合金构成,所述主磁铁部在其内周侧具有防止该主磁铁部的位置偏移的位置偏移防止部 (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槽41a)。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结构的基础上,技术方案2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子框架的内筒部与所述主磁铁部之间,配置有浇铸物进入防止板(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浇铸物侵入防止板79)。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结构的基础上,技术方案3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主磁铁部的位置偏移防止部是在所述主磁铁部的内周面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中间部沿圆周方向延伸的槽。在技术方案3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结构的基础上,技术方案4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槽的圆周方向长度比所述主磁铁部的内周面的圆周方向长度短。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结构的基础上,技术方案5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主磁铁部的位置偏移防止部是对所述主磁铁部的内周面与圆周方向两侧面之间进行轻倒角而成的倒角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倒角部41c)。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结构的基础上,技术方案6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还在沿所述周向相邻的所述磁轭部之间具备多个副磁铁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副磁铁部43),该多个副磁铁部沿与所述旋转轴线方向和径向垂直的方向被磁化,所述副磁铁部在其内周侧具有防止该副磁铁部的位置偏移的另外的位置偏移防止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槽43a)。在技术方案6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结构的基础上,技术方案7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副磁铁部的另外的位置偏移防止部是在所述副磁铁部的内周面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中间部沿圆周方向延伸的槽。在技术方案6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结构的基础上,技术方案8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副磁铁部的另外的位置偏移防止部是对所述副磁铁部的内周面与圆周方向两侧面之间进行轻倒角而成的倒角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倒角部43c)。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结构的基础上,技术方案9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还具备在内周面形成有另外的转子框架用安装孔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另外的转子框架用安装孔部51)的外环(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外环50),所述转子框架具有通过浇铸而进入到所述外环的另外的转子框架用安装孔部的外向凸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外向凸部35)。技术方案10所述的专利技术为一种轴向间隙型电机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轴向间隙型电机具备转子,该转子能够绕旋转轴线旋转;以及定子,该定子从旋转轴线方向的至少一侧与所述转子对置配置,所述转子具备多个主磁铁部,该多个主磁铁部沿所述旋转轴线方向被磁化,并沿周向以预定间隔配置;多个磁轭部,该多个磁轭部分5别配置于所述多个主磁铁部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至少一侧;以及转子框架,该转子框架具有分别配置于沿所述周向相邻的所述主磁铁部之间并沿径向延伸的多个肋;设置在所述多个肋的径向内侧的内筒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多个肋的径向外侧的外筒部,该轴向间隙型电机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具有至少将在内周侧具有防止所述主磁铁部的位置偏移的位置偏移防止部的所述多个主磁铁部、和所述多个磁轭部定位于模具(例如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和第二模具80、81)内的定位工序;以及使压铸合金流入所述模具内,在使该合金进入所述位置偏移防止部的同时,至少浇铸所述转子框架的所述内筒部的浇铸工序。在技术方案10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结构的基础上,技术方案11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子框架的内筒部与所述主磁铁部之间配置有浇铸物进入防止板,在所述浇铸工序中,所述浇铸物侵入防止板随所述位置偏移防止部的形状而变形。在技术方案10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结构的基础上,技术方案12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子框架的内筒部与所述主磁铁部之间配置有浇铸物进入防止板,该浇铸物进入防止板具有预先收纳在所述主磁铁部的位置偏移防止部内的预变形部。在技术方案10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结构的基础上,技术方案13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还具备如下工序将带状的电磁钢板卷绕起来,形成构成所述多个磁轭部和配置于所述转子框架的内筒部与所述主磁铁部之间的浇铸物进入防止板的层叠体的工序;在技术方案10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结构的基础上,技术方案14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还在沿所述周向相邻的所述磁轭部之间具备多个副磁铁部,该多个副磁铁部沿与所述旋转轴线方向和径向垂直的方向被磁化,在所述定位工序中,还将在内周侧具有防止所述副磁铁部的位置偏移的另外的位置偏移防止部的所述多个副磁铁部定位于所述模具内,在所述浇铸工序中,所述合金还进入到另外的位置偏移防止部。在技术方案14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结构的基础上,技术方案15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子框架的内筒部与所述副磁铁部之间配置有浇铸物进入防止板,该浇铸物进入防止板具有预先收纳在所述副磁铁部的另外的位置偏移防止部内的另外的预变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向间隙型电机,该轴向间隙型电机具备:能够绕旋转轴线旋转的转子;和从旋转轴线方向的至少一侧与所述转子对置配置的定子,该轴向间隙型电机的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具备:多个主磁铁部,该多个主磁铁部沿所述旋转轴线方向被磁化,并沿周向以预定间隔配置;多个磁轭部,该多个磁轭部分别配置于所述多个主磁铁部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至少一侧;以及转子框架,该转子框架具有:分别配置于沿所述周向相邻的所述主磁铁部之间并沿径向延伸的多个肋;设置在所述多个肋的径向内侧的内筒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多个肋的径向外侧的外筒部,并且至少所述内筒部由压铸合金构成,所述主磁铁部在其内周侧具有防止该主磁铁部的位置偏移的位置偏移防止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利裕作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