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46883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形成半导体元件(6)的贯通孔导体部上部(9’)及贯通孔导体部下部(9),使得贯通孔导体部上部(9’)与贯通孔导体部下部(9)的接合面的孔径(A)小于贯通孔导体部上部(9’)在半导体元件(6)一主面侧的孔径(B)、以及贯通孔导体部下部(9)在半导体元件(6)另一面侧的孔径(C),在贯通孔导体部上部(9’)的上表面形成电极部(3),并在电极部(3)的上表面形成突起部(4),利用粘接剂(8)将光学构件(7)以按压在该突起部(4)的状态固接在半导体元件(6)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数字照相机或便携式电话等的半导体装置、例如半导体摄像元件 或光电IC等受光元件、LED或激光器等发光元件、其他通用的具有各种功能的通用半导体 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薄型化及轻量化,半导体装置的高密度安装化的 要求越来越高。此外,结合微细加工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半导体装置高集成化,提出了直接 安装芯片尺寸封装或裸芯片的半导体装置的所谓芯片安装技术。例如,作为半导体装置的现有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存在如下元件结构及 制造方法在半导体摄像元件中,利用粘接剂将透明板粘贴在半导体元件的摄像区域上,从 而实现半导体摄像元件的薄型化和低成本化。该方法如图6所示,通过粘接剂23将玻璃等保护构件M固接在具有摄像区域21 的半导体元件22上,在半导体元件22的电极25的正下方形成贯通孔沈,在贯通孔沈的内 壁及半导体元件22的背面形成绝缘层27,之后,通过导体层观将电极25与形成于半导体 元件22的背面的外部电极30进行电连接,由此得到半导体摄像元件。这样,半导体摄像元 件的外形尺寸与半导体元件22相同,实现了与所谓芯片尺寸相同的小型化。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半导体元件(6),该半导体元件(6)在一主面上形成有多个与突起部(4)相连接的第一电极部(3);以及保持构件(7、21),该保持构件(7、21)以覆盖所述突起部(4)和所述第一电极部(3)、且通过所述突起部(4)进行保持的状态与所述半导体元件(6)相接合,形成有多个贯穿所述半导体元件(6)的所述一主面与另一面之间而进行电连接的贯通孔导体部(9’、9),使所述贯通孔导体部(9’、9)的孔径从所述半导体元件(6)的内部侧朝所述一主面侧变大,所述多个第一电极部(3)分别通过所述贯通孔导体部(9’、9),与形成于所述半导体元件(6)的所述另一面的外部电极(12)电...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内海胜喜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