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流转杯纺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31587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流转杯纺纱装置,具有:纺纱杯,纺纱杯在纺纱过程中在能被施以负压的纺纱杯壳中高速回转,纺纱杯壳能够被罩盖封闭,罩盖具有用于定位匹配于纺纱杯的通道板接头的容座;可转动地安装在开松辊壳内的开松辊;和包括至少两部分的纤维导引通道,纤维导引通道包括多个通道部,所述多个通道部的中心纵轴线相对于彼此倾斜布置,其入口侧通道部被整合到能被固定在开松辊壳的支承孔内的纤维导引通道嵌体中而出口侧通道部是相应的通道板接头的组成部分。本发明专利技术规定,能够在开松辊壳(17)的支承孔内固定纤维导引通道嵌体(30),该纤维导引通道嵌体的至少一个通道部段(28,28B)相对于与纤维导引通道嵌体(30)的外壁平行的基准线(29)以倾斜角度(α,β)延伸,倾斜角度(α,β)相应地匹配于配套的通道板接头(1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气流转杯纺纱装置本专利技术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气流转杯纺纱装置。如纺织机械领域所知道和在大量专利文献中所描述地,气流转杯纺纱装置具有纺纱杯,纺纱杯在纺纱过程中在被施以负压的纺纱杯壳中高速回转。本身朝前敞开的纺纱杯壳在纺纱过程中通过罩盖被气密封闭,可更换的通道板接头安装在罩盖中。罩盖通常还具有开松辊壳和用于开松辊和喂条滚筒的支撑托架,并且罩盖通过枢轴以可有限运动的方式被连接到相应的纺纱转笼(SpinnboxgeMuse ),枢轴相对于开松辊和喂条滚筒的转动轴线垂直布置,纺纱转笼例如具有用于纺纱杯的轴承装置和驱动装置。在这种气流转杯纺纱装置中,由开松辊从喂入纤维条子中开松出的单纤维通过所谓的纤维导引通道被输送到回转的纺纱杯并被后者纺成可被连续抽走的纱线。这些已知的气流转杯纺纱装置的纤维导引通道通常由两部分构成。换句话说,通常在开松辊壳的支承孔中设置纤维导引通道嵌体,纤维导引通道嵌体具有纤维导引通道的入口侧通道部,而纤维导引通道的出口侧通道部设置在可更换的通道板接头中,该通道板接头如上所述可以被固定在罩盖内的相应容座中。在工作中,可根据需要来更换的通道板接头被位置精确地固定在罩盖容座内,并且除了纤维导引通道的出口侧通道部外,它还具有用于固定抽纱喷嘴的通孔并利用塔状结构插入回转的纺纱杯。与气流转杯纺纱装置相关,人们也早就知道了必须满足例如与纺纱件的相互布置和尺寸设定相关的一定边界条件,以便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气流纱。纤维导引通道的设计和布置、尤其是纤维导引通道口距纺纱杯内的纤维滑动面的距离以及纤维导引通道净横截面的形状和走向对可获得的纱线质量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因此,为了获得最佳纺纱效果,给每个纺纱杯尤其是按照其直径分配一个合适的通道板接头是有利的。这意味着,在实践中, 如果例如在纱线批次更换过程中进行纺纱杯的更换,则也通常进行通道板接头的更换。配备包括两部分的纤维导引通道的气流转杯纺纱装置例如由DE 19836066A1或 DE 3923060A1公开。纤维导引通道的、设于被固定在开松辊壳的支承孔内的纤维导引通道嵌体中的入口侧通道部和安置在罩盖或者通道板接头中的出口侧通道部在此情况下如此设置,即,所述通道部的纵向中心线以一个有利的角度彼此相对倾斜布置。纤维导引通道的所述通道部分的倾斜布置形式已被证明就气动纤维输送而言是有利的,尤其是如果通道部分的纵向中心线之间的角度总是精确匹配于当前的纱线和/或纺纱参数的话。因为在通道板接头中通常根据通道板接头尺寸并由现有的几何状况来预定纤维导引通道的出口侧通道部走向,所以在特定通道板接头尺寸下存在下述危险在设于纤维导引通道嵌体内的入口侧通道部和被整合到通道板接头中的出口侧通道部之间存在对纺纱工艺不利的倾角。因此,已经有人在DE 102004017700A1中提出通过球窝联接装置将固定安置在通道板接头内的出口侧通道部联接到入口侧通道部,入口侧通道部在纤维导引通道嵌体中延伸,纤维导引通道嵌体如常见的那样布置在开松辊壳的支承孔中。开松辊壳又以可有限运动的方式安装并且可以按照规定方式来调整,以调节这些通道部之间的适当倾斜角度。通过这种结构,确实能尽量避免纤维导引通道的这些通道部之间的不利倾斜角度的出现,但是该结构非常复杂且相对昂贵。源于上述的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类型的气流转子纺纱装置,其纤维导引通道的配置允许以简单方式对向纺纱杯的纤维滑动面输送纤维进行优化。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所述特征的气流转杯纺纱装置来实现该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有利设计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气流转杯纺纱装置具有纤维导引通道嵌体,纤维导引通道嵌体可以被固定在开松辊壳的支承孔内,在纤维导引通道嵌体中,至少一个通道部段相对于与纤维导引通道嵌体的外壁平行布置的基准线以一定的角度倾斜延伸,该倾斜角度匹配于所用的相应的通道板接头,上述气流转杯纺纱装置的优点尤其是,即便在例如因为纱线批次更换而更换了纺纱杯和通道板接头后,也可以通过使用适合的纤维导引通道嵌体以简单经济的方式保证在通道部之间产生合适的倾斜角度,因此在纤维导引通道区域内提供最佳的流动状况,同时保证了纤维被最佳输送到纺纱杯的纤维滑动面。换句话说,在因更换纺纱杯而必须更换通道板接头之后,可以通过安装相应的纤维导引通道嵌体而经济顺利地保证,在纤维导引通道的多个通道部的中心纵轴线之间始终存在最佳倾斜角度。如权利要求2所述,在有利的实施例中规定,纤维导引通道嵌体以一体方式构成。 纤维导引通道嵌体的一体构造的优点尤其是能相对简单地制造合适的纤维导引通道嵌体。 而且,就其通道部倾斜角度而言是不同的、换句话说适应不同的通道板接头的多个纤维导引通道嵌体的存放不太复杂。根据权利要求3,纤维导引通道嵌体具有凹形弯曲的密封面,该密封面对应于相应的通道板接头。该密封面保证了在入口侧通道部的出口区和出口侧通道部的入口区之间的气压平顺过渡。如权利要求4所述,纤维导引通道嵌体还能构成为两部分的构件。在此情况下,可像常见的那样被固定在开松辊壳的支承孔中的第一部分具有第一通道部段,可被固定到第一部分上的易更换的第二部分配备有另一个通道部段,该另一个通道部段相对于第一部分的通道部段倾斜布置。第二部分的通道部段的倾斜角度在此情况下精确匹配于特定的通道板接头。这意味着,在伴随通道板接头更换的纺纱装置更换中,通过相应更换纤维导引通道嵌体的第二部分,气流转杯纺纱装置的纤维导引通道可以按照简单方式适应新的状况。如权利要求5和6所述,第二部分可通过联接凸缘被顺利连接到第一部分。在此情况下,联接凸缘具有用于容纳密封件的槽。联接凸缘尤其结合相应的密封件优选是0形密封圈防止多余气体进入纤维导引通道。换句话说,联接凸缘能保证在纤维导引通道的通道部段中存在基本不受干扰的抽吸气流,它对于由开松辊开松出的单纤维的均勻气压输送是重要的。如权利要求7所述,即便使用包括两个部分的纤维导引通道嵌体,纤维导引通道嵌体第二部分在通道部出口区中也具有凹形弯曲的密封面。如已经结合一体的纤维导引通道嵌体所描述,该密封面对应于相应的通道板接头并保证在通道部之间的过渡区内提供顺畅的气压过渡。从以下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可以推导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细节,其中附图说明图1示出气流转杯纺纱装置的侧视图,其具有布置在开松辊壳的支承孔内的纤维导引通道嵌体,图2以局剖前视图示出包括纤维导引通道嵌体的开松辊壳,图3示出纤维导引通道嵌体的包括两个部分的第一实施例,图4示出纤维导引通道嵌体的另一个一体式实施例。图1所示的气流转杯纺纱装置整体用附图标记1表示。如已知的那样,这种气流转杯纺纱装置具有纺纱杯壳2,在该纺纱杯壳中纺纱杯3 高速回转,该纺纱杯3利用纺纱杯轴4支承在支承盘轴承装置5的支承间隙中。纺纱杯3 的纺纱杯轴4在这里被沿机器长度的切向传动带6驱动,该切向传动带由张紧辊7调节。纺纱杯轴4在支承盘轴承装置5上的轴向固定优选通过永磁性轴向轴承18实现。 朝前敞开的纺纱杯壳2在纺纱过程中通过枢转安装的罩盖8被封闭,密封件9安置在此罩盖中。纺纱杯壳2还通过相应的抽吸管路10被连通至负压源11,该负压源在纺纱杯壳2内产生所需要的纺纱负压。在罩盖8的容座中设有通道板接头12,该通道板接头具有抽纱喷嘴13、纤维导引通道14的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流转杯纺纱装置,其具有:纺纱杯,所述纺纱杯在纺纱过程中在能被施以负压的纺纱杯壳中高速回转,所述纺纱杯壳能够被罩盖封闭,其中,所述罩盖具有用于定位匹配于所述纺纱杯的通道板接头的容座;开松辊,所述开松辊可转动地安装在开松辊壳内;和包括斜角度(α、β)相应地匹配于配套的通道板接头(12)。部分,其特征在于,能够在所述开松辊壳(17)的所述支承孔内固定有纤维导引通道嵌体(30),在该纤维导引通道嵌体中,至少一个通道部段(28、28B)相对于与所述纤维导引通道嵌体(30)的外壁平行的基准线(29)以倾斜角度(α、β)延伸,所述倾至少两个部分的纤维导引通道,所述纤维导引通道包括多个通道部,所述多个通道部的中心纵轴线相对于彼此倾斜布置,并且所述纤维导引通道的入口侧通道部被整合到能被固定在所述开松辊壳的支承孔内的纤维导引通道嵌体中,而出口侧通道部是相应的通道板接头的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塔尔·温岑
申请(专利权)人: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