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线电路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109026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布线电路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在基底绝缘层的上表面以相互间隔且相邻的方式形成两条传输线路,在基底绝缘层的下表面形成接地导体层。将接地导体层配置成与两条传输线路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的传输线路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另一侧的传输线路的至少一部分分别相对。在将与两条传输线路正交的任意的截面中的一侧的传输线路的宽度、另一侧传输线路的宽度、两条传输线路的间隔以及接地导体层的宽度分别设定为W1、W2、S、Wg的情况下,将接地导体层的宽度Wg设定为满足Wg<(W1+W2+S)以及S≤0.8Wg的关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在通信设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中使用挠性印刷布线基板(以下称为FPC基板)。 在FPC基板中,例如在绝缘层上设置用于传输高速的差动信号的差动传输路径。差动传输路径由一对传输线路构成。为了防止在一对传输线路上传输的差动信号失真,需要使一对传输线路的电气上的长度相等。由于FPC基板上的电路配置的限制而无法将一对传输线路形成为直线并且相互平行的情况较多。因此,一对传输线路分别被设置成在FPC基板上弯曲或者弯折。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调整各个传输线路的长度以使一对传输线路的电气上的长度相等。例如,在日本特开2007-173371号公报所记载的电路基板中,为了使多个导体线路的电气上的长度相等,在各导体线路的一部分上设置曲折(zigzag)的迂回延长布线部分。在这种导体线路中,在曲折的迂回延长布线部分与其它直线状的部分,由于电容耦合的差而产生特性阻抗的差。其结果是传输线路的特性阻抗变得不连续,导致信号的反射和失直ο因此,在日本特开2007-173371号公报中记载了调整迂回延长布线部分的宽度以使迂回延长布线部分的特性阻抗与其它部分的特性阻抗相等。近年来,随着FPC基板中的传输线路的高密度化,传输线路的尺寸的自由度受到限制。因此,难以在传输线路的长度方向的任意位置处严密地将宽度调整为期望的值。因而,无法通过严密地调整差动传输路径的一对传输线路的宽度来确保差动传输路径中的差动阻抗的连续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传输线路的宽度在固定范围内从期望的值偏离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差动阻抗的连续性的。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1)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布线电路基板具备电介质层,其具有一面和另一面;第一传输线路和第二传输线路,其形成在电介质层的一面上,构成差动传输路径;以及接地导体层,其形成在电介质层的另一面上,其中,接地导体层被配置成隔着电介质层分别与第一传输线路和第二传输线路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一传输线路的至少一部分以及第二传输线路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与第一传输线路和第二传输线路正交的任意的截面中的第一传输线路的宽度W1、第二传输线路的宽度W2、第一传输线路与第二传输线路之间的间隔S以及接地导体层的宽度Wg满足Wg < (W1+W2+S)且S彡0. Sffg的关系。根据本专利技术者的模拟的结果,在接地导体层的宽度Wg大于等于第一传输线路的宽度W1、第二传输线路的宽度W2以及第一传输线路与第二传输线路之间的间隔S的合计值的情况下,相对于第一传输线路的宽度Wl和第二传输线路的宽度W2的变化的差动阻抗的变化比例大。另外,在第一传输线路和第二传输线路之间的间隔S大于接地导体层的宽度 Wg的0. 8倍的情况下,相对于第一传输线路的宽度Wl和第二传输线路的宽度W2的变化的差动阻抗的变化比例大。因而,在与第一传输线路和第二传输线路正交的任意的截面中,第一传输线路的宽度W1、第二传输线路的宽度W2、第一传输线路与第二传输线路之间的间隔S以及接地导体层的宽度Wg满足下式的关系,由此相对于第一传输线路的宽度Wl和第二传输线路的宽度W2的变化的差动阻抗的变化比例小。Wg < (W1+W2+S)S^O. 8ffg因此,在差动传输路径的任意的截面中,通过将接地导体层的宽度Wg设定为满足上述关系,由此即使第一传输线路和第二传输线路的宽度在固定范围内从期望的值偏离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差动阻抗的连续性。(2)也可以是与第一传输线路和第二传输线路正交的任意的截面中的第一传输线路的宽度W1、第二传输线路的宽度W2、第一传输线路与第二传输线路之间的间隔S以及接地导体层的宽度Wg进一步满足Wg/S彡2. 00、Wl > 2S且W2 > 2S的关系,或者Wg/S <2. 00, Wl > 1. 2S 且 W2 > 1. 2S 的关系。根据本专利技术者的模拟的结果,在接地导体层的宽度Wg为第一传输线路与第二传输线路之间的间隔S的两倍以上的情况下,在第一传输线路的宽度Wl和第二传输线路的宽度W2分别大于间隔S的两倍的范围内,相对于第一传输线路的宽度Wl和第二传输线路的宽度W2的变化的差动阻抗的变化比例足够小。另外,在接地导体层的宽度Wg小于第一传输线路和第二传输线路之间的间隔S的两倍的情况下,在第一传输线路的宽度Wl和第二传输线路的宽度W2分别大于间隔S的1. 2 倍的范围内,相对于第一传输线路的宽度Wl和第二传输线路的宽度W2的变化的差动阻抗的变化比例足够小。因而,在与第一和第二传输线路正交的任意的截面中,第一传输线路的宽度W1、第二传输线路的宽度W2、第一传输线路与第二传输线路之间的间隔S以及接地导体层的宽度 Wg 进一步满足 Wg/S 彡 2. 00,Wl > 2S 且 W2 > 2S 的关系,或者 Wg/S < 2. 00,Wl > 1. 2S 且 W2 > 1. 2S的关系,由此相对于第一传输线路的宽度Wl和第二传输线路的宽度W2的变化的差动阻抗的变化比例足够小。其结果是差动阻抗的不连续性充分降低。(3)也可以是在截面的宽度方向上第一传输线路的外侧侧面和第二传输线路的外侧侧面之间的中心位置与接地导体层的中心位置之间的偏移量小于间隔S的二分之一。差动阻抗根据第一传输线路的外侧侧面和第二传输线路的外侧侧面之间的中心位置与接地导体层的中心位置之间的偏移量而发生变化。在该偏移量小于间隔S的二分之一的情况下,与偏移量相应的差动阻抗的变化小。因而,通过配置接地导体层使接地导体层的中心位置位于第一传输线路与第二传输线路之间的区域,能够防止差动阻抗变得不连续。(4)偏移量也可以是0。在这种情况下,可确保在差动传输路径中传输的差动信号的对称性。(5)也可以是在截面的宽度方向上第一传输线路的宽度Wl与第二传输线路的宽度W2相等。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容易地确保在差动传输路径中传输的差动信号的对称性。(6)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方面的布线电路基板的制造方法具备以下步骤在电介质层的一面上形成构成差动传输路径的第一传输线路和第二传输线路;以及在电介质层的另一面上,将接地导体层形成隔着电介质层分别与第一传输线路和第二传输线路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一传输线路的至少一部分以及第二传输线路的至少一部分相对,其中,与第一传输线路和第二传输线路正交的任意的截面中的第一传输线路的宽度W1、第二传输线路的宽度W2、第一传输线路与第二传输线路之间的间隔S以及接地导体层的宽度Wg满足Wg < (W1+W2+S)且 S 彡 0. 8ffg 的关系。在该布线电路基板的制造方法中,在电介质层的一面上形成构成差动传输路径的第一传输线路和第二传输线路。另外,在电介质层的另一面上将接地导体层形成为隔着电介质层分别与第一传输线路和第二传输线路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一传输线路的至少一部分以及第二传输线路的至少一部分相对。在这种情况下,在与第一传输线路和第二传输线路正交的任意的截面中,第一传输线路的宽度W1、第二传输线路的宽度W2、第一传输线路与第二传输线路之间的间隔S以及接地导体层的宽度Wg满足下式的关系,由此相对于第一传输线路的宽度Wl和第二传输线路的宽度W2的变化的差动阻抗的变化比例小。Wg < (W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上述第二传输线路之间的间隔S以及上述接地导体层的宽度Wg满足Wg<(W1+W2+S)且S≤0.8Wg的关系。一传输线路和上述第二传输线路的宽度方向上的、上述第一传输线路的至少一部分以及上述第二传输线路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与上述第一传输线路和上述第二传输线路正交的任意的截面中的上述第一传输线路的宽度W1、上述第二传输线路的宽度W2、上述第一传输线路和1.一种布线电路基板,具备:电介质层,其具有一面和另一面;第一传输线路和第二传输线路,它们形成在上述电介质层的一面上,构成差动传输路径;以及接地导体层,其形成在上述电介质层的另一面上,其中,上述接地导体层被配置成隔着上述电介质层分别与上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内大辅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