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叉及具有变速叉的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87050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了卡合爪部的耐久性的变速叉和具有该变速叉的变速器。在形成有与同步装置的连接套筒(C2)的卡合槽(M)相卡合的卡合爪部(18)的变速叉(14c)中,在与形成有卡合爪部(18)的内周面相反一侧的外周面上的与卡合爪部(18)对应的位置处,以能够捕获用于供给至卡合爪部(18)的润滑油的方式利用肋(19)形成捕油部(20),在该捕油部(20)内,在沿位移方向上将捕油部(20)内分隔的方式竖立设置而形成有冷却凸片(2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速叉及具有变速叉的变速器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这种变速叉,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在作为与形成有爪部侧相反一侧的背面部形成有捕油部(oil catch)的变速叉,该爪部用于与同步装置的连接套筒 (coupling sleeve)相卡合。在该变速叉中,将被捕油部捕获的润滑油供给到爪部。专利文献1 日本实开平3-125943号公报但是,在这样的变速叉中,连接套筒相对于变速叉以比较高的速度相对旋转,因此难以向变速叉的爪部充分地供给润滑油,从而有时在爪部产生磨损。另外,也能够形成从捕油部贯通至爪部的贯通孔而向爪部供给润滑油,但在该情况下需要进行加工,在成本方面是不利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抑制成本增加同时提高变速叉的卡合爪部的耐久性,为了达到该目的的至少一部分,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速叉,其用于与同步装置中的连接套筒相卡合,使该连接套筒位移,其主旨在于,该变速叉包括凸起部;臂部,其与该凸起部一体地形成,该臂部具有 内周面,该内周面具有与连接套筒相对的卡合爪部,该卡合爪部用于与形成在连接套筒的外周面上的卡合槽相卡合;外周面,其位于与内周面相反一侧;一对的位移方向端部;捕油部,其形成于外周面的与卡合爪部对应的位置处,该捕油部能够将捕获的润滑油供给到该卡合爪部;凸片,其竖立设置在利用捕油部而形成的润滑油内。在本专利技术的变速叉中,在外周面的与卡合爪部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捕油部,在该捕油部内竖立设置凸片,因此,由于竖立设置凸片,提高了由被捕获到捕油部内的润滑油带来的卡合爪部附近的冷却效果。另外,由配置在变速叉的位移方向侧的齿轮的旋转而产生的风吹向凸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冷却效果。另外,由于仅竖立设置凸片,因此能够抑制成本增加,同时也能够提高卡合爪部的耐久性。当然,因为向卡合爪部供给被捕油部捕获到的润滑油,所以能够降低变速叉的卡合爪部与连接套筒的卡合槽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卡合爪部的耐久性。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变速叉中,也能够以如下方式形成捕油部和凸片,即,上述捕油部是形成于上述突出肋和上述外周面之间的凹部,该凹部的在一对位移方向端面的两侧部开口,上述凸片以在上述位移方向上将上述凹部分隔为第1凹部和第2凹部的方式竖立设置而成。这样,能够容易地确保捕油部,并且能够至少从变速叉的位移方向侧端面向卡合爪部可靠地供给润滑油。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变速叉中,也能够如下设置上述凸片,S卩,将上述凸片竖立设置在使上述第2凹部处的能够用于捕获上述润滑油的容积比上述第1凹部处的能够用于捕获上述润滑油的容积大的位置处。这样,与从第1凹部相比,从第2凹部能够供给更多的润滑油,因此通过在配置有转速高的齿轮的一侧形成第2凹部,能够不仅向卡合爪部而且也向转速高的齿轮侧的同步元件、例如摩擦环(balk ring)或离合器齿轮等充分地供给润滑油。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变速叉中,也能够如下地形成变速叉和凸片,即,该变速叉利用铸造成形而成形,上述凸片利用铸造成形时的分模线而形成。这样,能够容易地确保凸片。另外,在利用铸造成形而形成的本专利技术的变速叉中,上述卡合爪部的表面可以是形成有氧化覆膜的铸件表面。这样,在卡合爪部的表面上形成表面硬度比施加加工情况下高的氧化覆膜,因此进一步提高了耐久性。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变速叉中,上述卡合爪部的与上述卡合槽相抵接的抵接部可以形成为曲面。这样,易于将润滑油供给至变速叉的卡合爪部与连接套筒的卡合槽之间。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变速叉中,上述凹部可以形成为其底面从竖立设置有上述凸片的位置朝向上述一对位移方向端面向下倾斜。这样,更易于将润滑油供给至变速叉的卡合爪部与连接套筒的卡合槽之间。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变速叉中,也能够如下地形成捕油部和凸片,S卩,上述捕油部是形成于上述突出肋和上述外周面之间的凹部,该凹部的在一对位移方向端面的两侧部开口,上述凸片由以沿上述位移方向将上述凹部分隔为第1凹部和第2凹部的方式竖立设置而成的主凸片部和从该主凸片部向上述位移方向竖立设置。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卡合爪部附近的冷却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变速器的主旨在于,其利用与变速杆机械连接且依靠该变速杆的操作而工作的技术方案1 7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叉,使上述连接套筒位移并切换变速档位。在该本专利技术的变速器中,利用上述任意方式的本专利技术的变速叉使连接套筒位移并切换变速档位,因此能够起到本专利技术的变速叉所起的效果,例如抑制成本增加同时提高变速叉的卡合爪部的耐久性的效果等。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作为一实施方式的变速器的概略结构的结构图。图2是表示变速器的操作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概略结构图。图3是变速叉的立体结构图。图4是变速叉的主要部分放大侧视图。图5是图4的俯视结构图。图6是表示图4的X-X面的剖面的剖面图。图7是表示润滑油0的流动状态的说明图(图4的A方向向视图)。图8是放大表示变形例的变速叉114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侧视图。图9是放大表示变形例的变速叉114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俯视图。图10是放大表示变形例的变速叉214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侧视图。图11是放大表示变形例的变速叉214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俯视图。图12是表示润滑油0的流动状态的说明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接着,用实施例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变速器1的概略结构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变速器1包括输入轴2,其借助离合器(未图示)与未图示的发动机的曲轴相连接;中间轴3,其借助减速齿轮组RG与输入轴2相连接;输出轴4,其借助变速齿轮机构TM与输入轴2及中间轴3相连接;操作装置10,其用于操作变速齿轮机构TM。变速齿轮机构TM构成为周知的同步啮合式变速机构,该周知的同步啮合式变速机构包括驱动齿轮G,其配置并固定在输入轴2和中间轴3上;从动齿轮G’,其能够空转地配置在与该驱动齿轮G相啮合的输出轴4上;同步装置S,其使作为空转齿轮的从动齿轮 G’的转速与输出轴4的转速同步。驱动齿轮G由一体形成在输入轴2的后端的也作为减速齿轮组RG而发挥作用的4 档驱动齿轮G4、从发动机侧(前侧)起按顺序一体形成在中间轴3上的3档驱动齿轮G3、 2档驱动齿轮G2、1档驱动齿轮Gl、能够一体旋转地固定设置在中间轴3的最后端的5档驱动齿轮G5构成,从动齿轮G’由与中间轴3上的驱动齿轮G(G3、G2、GU G5)对应地能够空转地配置在输出轴4上的3档从动齿轮G3’、2档从动齿轮G2’、1档从动齿轮G1’、5档从动齿轮G5’构成。同步装置S由配置在4档从动齿轮G4’与3档从动齿轮G3’之间的3_4档同步装置Si、配置在2档从动齿轮G2’与1档从动齿轮G1’之间的1-2档同步装置S2、配置在5 档从动齿轮G5’的侧方的5档同步装置S3构成。图2是表示操作装置10的概略结构的概略结构图。如图所示,操作装置10由变速杆11、与变速杆11相连接并且安装有操纵柄 (striking lever) 1 的操纵杆(striking rod) 12、安装有能够与操纵柄1 相连接的叉杆支架13a、13b、13c并且安装有用于与各个同步装置Si、S2、S3的连接套筒Cl、C2、C3相卡合的变速叉14a、14b、Hc的叉杆15a、15b、15c、用于将该叉杆15a、15b、15c定位在包含空档的各个变速位置的定位机构构成,利用变速杆11借助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速叉,其与同步装置的连接套筒相卡合,用于使该连接套筒位移,其中,该变速叉具有:凸起部(16);臂部(17、17),其与该凸起部(16)一体地形成,该臂部(17、17)具有:内周面,该内周面具有与上述连接套筒相对的卡合爪部(18、1应的位置处,该捕油部(20)能够将捕获的润滑油供给到该卡合爪部(18、18);凸片(21),其竖立设置在利用捕油部(20)形成的润滑油内。8),该卡合爪部(18、18)用于与形成在上述连接套筒的外周面上的卡合槽相卡合;外周面(17a),其位于与上述内周面相反一侧;一对的位移方向端面(17b、17c);捕油部(20),其形成于上述外周面(17a)的与上述卡合爪部(18、18)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羽田雅敏大矢日登志中村健太郎百田宏之森隆夫
申请(专利权)人:爱知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