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后导流罩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38455 阅读:3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后导流罩安装结构,包括坐垫,在所述坐垫的后部安装有后导流罩,所述后导流罩截面呈三角形结构,该后导流罩由前部的贴合面、上部前高后低倾斜的导流面以及下部的安装部构成,所述贴合面为向内凹陷的曲面,所述导流面为向外凸出的曲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摩托车造型结构相比,通过增加摩托车的后导流罩,减小摩托车后部涡流的产生,减小了压差阻力,改善了摩托车的空气动力特性,降低了油耗,提高了行驶稳定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摩托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摩托车后导流罩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摩托车高速行驶时,空气阻力上升很快。车速达到80km/h时,空气阻力可达到地面阻力的50%,车速达到120km/h时,空气阻力可达到地面阻力的一倍。所以,降低空气阻力是提高摩托车燃油经济性的有效途径。摩托车整车外形应尽可能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设计,以减小迎风面积,减小空气阻力。此前摩托车减小空气阻力的思路,一般为对摩托车前部进行流线型设计,增加摩托车前导流罩,摩托车驾驶员身体前倾,以减小迎风面积,来减小空气阻力。但是对摩托车后部考虑较少。摩托车驾驶员身体后部与摩托车车身后部的形状变化突然,后部涡流大,使驾驶员身体后部的压力低于前部的压力,而造成前后压力差, 对摩托车驾驶员形成一种压差阻力。这种压差阻力增加了摩托车发动机的负荷,增加了燃油消耗。同时,这种压差阻力也破坏了摩托车驾驶员身体的稳定性,对行驶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很好的改善空气动力特性的摩托车后导流罩安装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摩托车后导流罩安装结构,包括坐垫,其要点是在所述坐垫的后部安装有后导流罩,所述后导流罩截面呈三角形结构,该后导流罩由前部的贴合面、上部前高后低倾斜的导流面以及下部的安装部构成,所述贴合面为向内凹陷的曲面,所述导流面为向外凸出的曲面。采用以上结构,设计后导流罩,所述贴合面为向内凹陷的曲面,较为贴合摩托车驾驶员臀部的形状,填补摩托车驾驶员身体后面与摩托车坐垫之间的空隙;所述导流面为向外凸出的曲面,该导流面配合摩托车驾驶员背部的形状,使摩托车驾驶员后背与摩托车外形有较平滑过渡,减小涡流的产生。在所述后导流罩的所述安装部设有螺栓安装孔,在该螺栓安装孔穿设螺栓将所述后导流罩和坐垫固定连接,采用以上结构能够可靠的实现后导流罩的安装以及拆卸。所述后导流罩的材质为塑料,并经注塑一体成型,利于工业化批量生产,制作容易,而且材质为塑料,质量很轻。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摩托车造型结构相比,通过增加摩托车的后导流罩, 减小摩托车后部涡流的产生,减小了压差阻力,改善了摩托车的空气动力特性,降低了油耗,提高了行驶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意图;图2为图1中后导流罩2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请参见图1、图2和图3 —种摩托车后导流罩安装结构,包括坐垫1,在所述坐垫1 的后部安装有后导流罩2,所述后导流罩2截面呈三角形结构,该后导流罩2由前部的贴合面2a、上部前高后低倾斜的导流面2b以及下部的安装部2c构成,所述贴合面加为向内凹陷的曲面,所述导流面2b为向外凸出的曲面。请参见图1和图2 在所述后导流罩2的所述安装部2c设有螺栓安装孔,在该螺栓安装孔穿设螺栓将所述后导流罩2和坐垫1固定连接,所述后导流罩2的材质为塑料,并经注塑一体成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技术为限制,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后导流罩安装结构,包括坐垫(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坐垫(1)的后部安装有后导流罩(2),所述后导流罩(2)截面呈三角形结构,该后导流罩(2)由前部的贴合面(2a)、上部前高后低倾斜的导流面(2b)以及下部的安装部(2c)构成,所述贴合面(2a)为向内凹陷的曲面,所述导流面(2b)为向外凸出的曲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后导流罩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导流罩(2)的所述安装部(2c)设有螺栓安装孔,在该螺栓安装孔穿设螺栓将所述后导流罩(2) 和坐垫(1)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后导流罩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导流罩(2)的材质为塑料,并经注塑一体成型。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后导流罩安装结构,包括坐垫,在所述坐垫的后部安装有后导流罩,所述后导流罩截面呈三角形结构,该后导流罩由前部的贴合面、上部前高后低倾斜的导流面以及下部的安装部构成,所述贴合面为向内凹陷的曲面,所述导流面为向外凸出的曲面。本技术与现有摩托车造型结构相比,通过增加摩托车的后导流罩,减小摩托车后部涡流的产生,减小了压差阻力,改善了摩托车的空气动力特性,降低了油耗,提高了行驶稳定性。文档编号B62J17/00GK202098497SQ20112019792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4日专利技术者张兴海, 罗雪松, 黄祥柱 申请人: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后导流罩安装结构,包括坐垫(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坐垫(1)的后部安装有后导流罩(2),所述后导流罩(2)截面呈三角形结构,该后导流罩(2)由前部的贴合面(2a)、上部前高后低倾斜的导流面(2b)以及下部的安装部(2c)构成,所述贴合面(2a)为向内凹陷的曲面,所述导流面(2b)为向外凸出的曲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海罗雪松黄祥柱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