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速溶绿茶及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22431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速溶绿茶及生产工艺,工艺步骤有:萃取——初分离——离心或者超滤——纳滤——RO浓缩——VO浓缩——UHT——无菌灌装做成茶汁或者喷雾干燥做成茶粉;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超滤、纳滤、反渗透的组合膜过滤技术,在不使用有机溶剂萃取制备低茶提取物的苦涩味,提高绿茶提取物的冷溶性,改进了传统加工方法,大大降低了绿茶提取物的苦涩味,产品风味更加独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速溶绿茶及生产工艺,具体地说是将绿茶茶叶制成速溶绿茶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速溶茶(茶浓缩液)生产是从70年代开始,当时上海、浙江、湖南曾生产出速溶茶粉,但由于品质较差,生产成本高,以及消费习惯问题,速溶茶粉一直未形成规模生产,直至1995年以后,随着即饮茶饮料的逐步兴起,速溶茶作为即饮茶饮料的原料以及食品的辅料又逐步得到快速的发展,至2009年,速溶茶粉和茶浓缩汁产量分别约8,000吨和1,000 吨左右,年销售值合计约6亿人民币,主要出口东南亚的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韩国)以及美国,预计随着中国即饮茶饮料的快速发展,速溶茶的产量在今后10年之内,产量将达到 20,000吨以上,由于速溶茶粉或者茶浓缩汁所用茶叶一般比较粗老,茶叶咖啡碱和茶多酚合成显著增加,成品茶滋味苦涩,鲜味不足,品质低下。目前生产速溶茶常用的工艺为提取——初分离——离心或者超滤——RO浓缩——VO浓缩——UHT——无菌灌装做成茶汁或者喷雾干燥做成茶粉,茶汁含有的成分分子大小不一致,不同成分呈现不同的风味特点,在常规工艺中无法将茶汁中的不同成分进行分离,做出来的产品苦涩味特别重,做成饮料中口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速溶绿茶及生产工艺,使制成的绿茶茶汁和速溶粉大大降低绿茶的苦涩味,茶饮料滋味更加醇厚,品质更加稳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速溶绿茶及生产工艺的步骤有萃取——初分离——离心或者超滤——纳滤——RO浓缩——VO浓缩——UHT—— 无菌灌装做成茶汁或者喷雾干燥做成茶粉;1、萃取和分离将绿茶干茶按照茶水比为1 10至1 18的比例,在 500C -80°C温度条件下萃取,然后进行初滤,去除茶渣,使茶渣和茶汁分离,再将茶汁冷却至 300C -40°C,制取绿茶提取液;2、超滤绿茶提取液在< 40°C的温度条件下,用超滤膜进行过滤,超滤膜是用来高精度过滤的,对茶汁起到高要求的澄清作用,同时可以分离一些大分子的物质;超滤膜, 是一种孔径规格一致,额定孔径范围为0. 001-0. 02微米的微孔过滤膜,在膜的一侧施以适当压力,就能筛出小于孔径的溶质分子,以分离分子量大于500道尔顿、粒径大于2 20纳米的颗粒;将透过液收集制取超滤透过液;3、纳滤在< 40°C的温度条件下,将超滤液经过纳滤膜进行过滤,将透过液收集制取纳滤透过液;4,RO浓缩将纳滤透过液在< 40°C的温度条件下,用RO膜来进行浓缩,RO膜也叫反渗透浓缩膜,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因此能够有效地浓缩水中的可溶性成分和有机物,制取绿茶RO浓缩液;5、UHT杀菌处理R0浓缩液在超高温瞬时灭菌(高温为110-140°c,时间为4_30 秒)后,经无菌包装制成冷溶型的低苦涩味绿茶浓缩茶汁;6、离心薄膜浓缩或真空浓缩将RO浓缩液用CT即离心薄膜浓缩或者VO即真空浓缩进行进一步的浓缩,浓缩至30brix左右,然后对绿茶浓缩汁再进行喷雾干燥,制成冷溶型的低苦涩味绿茶速溶茶粉。本专利技术的速溶绿茶及生产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异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超滤、纳滤、反渗透的组合膜过滤技术,在不使用有机溶剂萃取制备低苦涩味的茶提取物,提高绿茶提取物的冷溶性,改进了传统加工方法,大大降低了绿茶提取物的苦涩味,产品风味更加鲜爽、独特。通过纳滤将茶汁中的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去苦涩味的有效成分再用RO膜来进行浓缩,得到的产品苦涩味基本消失,提高了产品的品质档次,改善口感和风味。RO膜也叫反渗透浓缩膜,系统具有耗能低、无污染、工艺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经RO浓缩后,通过UHT杀菌工序制成冷溶型低苦涩味的绿茶浓缩汁;经RO浓缩后,再经过CT或者VO进一步浓缩,通过喷雾干燥的工序制成冷溶型低苦涩味的绿茶速溶粉。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1、萃取和分离将蒸青绿茶10公斤投入到150L的50°C纯水中,经搅拌萃取15分钟后,用200目的滤布过滤,进行渣水分离,去除茶渣,制得绿茶提取液;2、超滤绿茶提取液冷却至30°C后,在压力为1. 5-2. 5Mpa的条件下进行超滤,在超滤接近终点时,以IOL的纯净水顶料一次,收集制得超滤透过液;3、纳滤将超滤透过液在温度为40°C,压力为2. 3-3. OMpa的条件下进行纳滤,在接近纳滤终点时,以IOL的纯净水顶料一次,收集制得纳滤透过液;4、RO浓缩将纳滤透过液在温度为40°C,压力为2. 5-3. 5Mpa的条件下进行RO浓缩,制得RO浓缩液;5、UHT杀菌处理将RO浓缩液经过UHT处理即超高温瞬时灭菌(高温为 110-140°C,时间为4-30秒)后,无菌灌装制得低苦涩味且冷溶型绿茶浓缩茶汁。实施例2 1、萃取和分离将蒸青绿茶10公斤投入到150L的50°C纯水中,经搅拌萃取15分钟后,用200目的滤布过滤,进行渣水分离,去除茶渣,制得绿茶提取液;2、超滤绿茶提取液冷却至30°C后,在压力为1. 5-2. 5Mpa的条件下进行超滤,在超滤接近终点时,以IOL的纯净水顶料一次,收集制得超滤透过液;3、纳滤将超滤透过液在温度为40°C,压力为2. 3-3. OMpa的条件下进行纳滤,在接近纳滤终点时,以IOL的纯净水顶料一次,收集制得纳滤透过液;4、RO浓缩将纳滤透过液在温度为40°C,压力为2. 5-3. 5Mpa的条件下进行RO浓缩,制得RO浓缩液;5、离心薄膜浓缩将RO浓缩液经过CT浓缩至30brix,在进风温度170°C,排风温度为85°C的条件下进行喷雾干燥,将茶粉水分控制在< 5%,制得低苦涩味且冷溶型绿茶速溶粉。实施例3 1、萃取和分离将蒸青绿茶10公斤投入到150L的75°C纯水中,经搅拌萃取15分钟后,用200目的滤布过滤,进行渣水分离,去除茶渣,制得绿茶提取液;2、超滤绿茶提取液冷却至35°C后,在压力为1. 5-2. 5Mpa的条件下进行超滤,在超滤接近终点时,以IOL的纯净水顶料一次,收集制得超滤透过液;3、纳滤将超滤透过液在温度为40°C,压力为2. 3-3. OMpa的条件下进行纳滤,在接近纳滤终点时,以IOL的纯净水顶料一次,收集制得纳滤透过液;4、RO浓缩将纳滤透过液在温度为40°C,压力为2. 5-3. 5Mpa的条件下进行RO浓缩,制得RO浓缩液;5、UHT杀菌处理将RO浓缩液经过UHT处理即超高温瞬时灭菌(高温为 110-140°C,时间为4-30秒)后,无菌灌装制得低苦涩味且冷溶型绿茶浓缩茶汁。实施例4 1、萃取和分离将蒸青绿茶10公斤投入到150L的75°C纯水中,经搅拌萃取15分钟后,用200目的滤布过滤,进行渣水分离,去除茶渣,制得绿茶提取液;2、超滤绿茶提取液冷却至35°C后,在压力为1. 5-2. 5Mpa的条件下进行超滤,在超滤接近终点时,以IOL的纯净水顶料一次,收集制得超滤透过液;3、纳滤将超滤透过液在温度为40°C,压力为2. 3-3. OMpa的条件下进行纳滤,在接近纳滤终点时,以IOL的纯净水顶料一次,收集制得纳滤透过液;4、RO浓缩将纳滤透过液在温度为40°C,压力为2. 5-3. 5Mpa的条件下进行RO浓缩,制得RO浓缩液;5、离心薄膜浓缩将RO浓缩液经过CT浓缩至30brix,在进风温度180°C,排风温度为95°C的条件下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速溶绿茶及生产工艺,工艺步骤有:萃取——初分离——离心或者超滤——纳滤——RO浓缩——VO浓缩——UHT——无菌灌装做成茶汁或者喷雾干燥做成茶粉;其特征在于(1)萃取和分离:将绿茶干茶按照茶水比为1∶10至1∶18的比例,在50℃-80℃温度条件下萃取,然后进行初滤,去除茶渣,使茶渣和茶汁分离,再将茶汁冷却至30℃-40℃,制取绿茶提取液;(2)超滤:绿茶提取液在≤40℃的温度条件下,用超滤膜进行过滤,将透过液收集制取超滤透过液;(3)纳滤:在≤40℃的温度条件下,将超滤液经过纳滤膜进行过滤,将透过液收集制取纳滤透过液;(4)RO浓缩:将纳滤透过液在≤40℃的温度条件下,用RO膜来进行浓缩,制取绿茶RO浓缩液;(5)UHT杀菌处理:RO浓缩液在超高温瞬时灭菌(高温为110-140℃,时间为4-30秒)后,经无菌包装制成冷溶型低苦涩味绿茶浓缩茶汁;(6)离心薄膜浓缩或真空浓缩:将RO浓缩液用CT即离心薄膜浓缩或者VO即真空浓缩进行进一步的浓缩,浓缩至30brix左右,然后对绿茶浓缩汁再进行喷雾干燥,制成冷溶型低苦涩味绿茶速溶茶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永华陈素芹肖庆翔
申请(专利权)人:婺源县聚芳永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