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澄清绿茶提取液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092840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澄清绿茶提取液的方法,它是采用ZTC1+1II型澄清剂对绿茶提取液进行澄清。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方法制备得到的绿茶提取液。本发明专利技术澄清方法使用ZTC1+1II型天然澄清剂澄清绿茶提取液用量少,成本低,能有效的保留有效成分,制备的绿茶提取液口感佳、澄清度好,该澄清方法对设备要求少,易于工业化推广使用。

Method for clarifying green tea extrac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clarifying the extraction solution of green tea, which uses ZTC1+1II type clarifier to clarify green tea extract.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 green tea extract prepared by the method. The present invention clarification method using ZTC1+1II natural clarifying agents Green Tea extract less dosage, low cost, can retain the effective ingredients, preparation of Green Tea extract taste, good clarity, the methods of clarification on equipment requirements, to promote the use of industrial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茶叶深加工是将茶叶资源的开发利用渗透到功能食品、保健品、医药品、日化用品 等的有效措施。澄清是茶叶深加工的重要工序之一,其目的是为了去除绿茶浸提液中的大 量鞣质、蛋白质、叶绿素、果胶及悬浮物等大分子成分,澄清透亮的程度直接影响到终产品 的色泽、冷溶性与得率。目前有关绿茶提取液的澄清工艺主要有离心澄清、微滤、超滤、纳滤、陶瓷膜、聚 酰胺,PVPP、β-环糊精、果胶酶、固定化单宁酶等。目前公开的文献中多采用过滤、抽滤、离 心、微滤、超滤等为物理方法,工艺繁琐、历时长、电能耗费大、工效低、成本高;使用絮凝剂、 吸附剂或沉淀剂虽对产品的澄清度和冷溶性较好,但对产品的得率、感官品质以及食用安 全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吴正奇等比较了明矾、硅胶、碱式氯化铝以及聚丙烯酰胺等5种物质对绿茶汁的 澄清效果,发现碱式氯化铝的澄清效果较好,但澄清剂对绿茶有效成分的损失未进行深入 研究(吴正奇,裴成安.绿茶汁澄清工艺的研究.饮料工业,1995,2 (5) :14-15.)。丁志 等研究了壳聚糖对绿茶汁的澄清作用,结果表明壳聚糖提高了绿茶汁的透光度与稳定性, 且绿茶汁经壳聚糖处理前后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含量的保留率分别为95. 3%,95. 2%, 82.3%,固形物降低了 2.8%。虽然绿茶提取液经壳聚糖处理后主要成分保留率较高,但还 是有所损失,而且固形物降低不多,纯化效果不是很理想。(丁志,王赞苗,李永刚等.壳聚 糖在绿茶汁澄清中的应用研究.中国食品添加剂,2003,4 :90-92.)ZTC1+1 II型澄清剂是近年来出现的澄清剂,能除去中草药提取液中的鞣质、蛋白 质、叶绿素、油脂、淀粉等成分,而对有效成分如苷类、黄酮类、有机酸、生物碱、皂苷、多糖等 不影响。ZTC1+1 II型澄清剂是一种新型的食品添加剂,由A、B两组分组成,其原理是A组 分加入后,在不同的可溶性分子之间“架桥”连接,使分子迅速增大。B组分在A组分所形成 的复合物的基础上再“架桥”,使絮状物尽快形成沉淀以便除去(林江博,ZTC1+1天然澄清 剂在桑叶多糖提纯中的应用,化学工业与工程,2008年1月第25卷第1期)。澄清剂的使 用虽然有助于除去原料提取物的杂质,也可能将其中的有效活性成分除去,对产品的得率、 质量均可能有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 是由该澄清方法得到的绿茶提取液。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它是采用ZTC1+1II型澄清剂对绿茶 提取液进行澄清。其中,所述的ZTC1+1II型澄清剂中A组分与B组分的重量配比为0. 5-1.5 1_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ZTC1+1II型澄清剂中A组分与B组分的重量配比为1 2。本专利技术澄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绿茶提取液的配制取绿茶粉末,加入水或30% -90%乙醇,50_80°C浸提,滤液 回收,制成0. lg/ml生药浓度的药液,得绿茶提取液备用;b、澄清剂的配制称取ZTC1+1II型澄清剂A组分,加入去离子水,溶胀,搅拌,配制 成粘胶液;称取ZTC1+1II型澄清剂B组分,加入醋酸溶液,溶胀,搅拌,配制成 粘胶液;C、将绿茶醇提液稀释至以原生药材计1 (15-2 的重量体积比的生药浓度,在 600C -80°C下,分散搅拌加入药液量2% -8%体积的B组分,每隔30min搅拌一次,加入药液 量-4%体积的A组分,在60°C -80°C保温30min即得绿茶提取液。其中,a步骤所述的绿茶粉末加入50%乙醇,80°C浸提。c步骤所述的绿茶醇提液稀释至以原生药材计1 20的重量体积比的生药浓度, 在80°C下,搅拌分散加入药液量8%体积的B组分,之后每隔30min搅拌一次,池之后,将药 液温度降至60°C,加入药液量4%体积的A组分,将药液升温至温度80°C,保温30min即得 绿茶提取液。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绿茶提取液。其中,含有茶多酚15_20mg/ml,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 酯、表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的总重量为0. 5-2mg/mL·进一步优选地,含有茶多酚17. Mmg/ml,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 食子酸酯、表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的总重量为1. 08mg/ml。本专利技术使用ZTC1+1II型天然澄清剂澄清绿茶提取液用量少,成本低,有效成分茶 多酚、儿茶素含量的保留率都较大,分别为99. 5%,95. 5%,其中茶多酚几乎没有损失,固形 物减少15%,起到了纯化富集有效成分的作用,且保证了绿茶的保健功能。同时制备的绿茶 提取液感官品质好口感佳、澄清度好。此外,该澄清方法对设备要求少,易于工业化推广使 用。显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 本专利技术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 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内容 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附图说明图1澄清前有效成分HPLC图谱图2澄清后有效成分HPLC图谱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绿茶提取液的制备方法取绿茶粉末,加入20倍量50%乙醇,80°C浸提2次,每次0. 5小时,滤过,合并滤 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后,醇提液备用;称取ZTC1+1II型澄清剂A组分,加入去离子水,溶胀,搅拌,配制成粘胶液;称取ZTC1+1II型澄清剂B组分,加入醋酸溶液,溶胀,搅 拌,配制成粘胶液;将备用的醇提液稀释至1 20生药体积比的生药浓度,在80°C下, 搅拌分散加入药液量8 %体积的B组分(ZTC1+111型澄清剂,购自天津正天成澄清技术有限 公司),之后每隔30min搅拌一次,池之后,将药液温度降至60°C,加入药液量4%体积的A 组分(ZTC1+1II型澄清剂),将药液升温至温度80°C,保温30min,滤过,取上清液即得澄清 后的绿茶提取液。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绿茶提取液的提取方法筛选1提取溶剂的考察茶多酚易溶于水、乙醇、甲醇、丙酮、乙酸乙酯等溶剂,本实验以茶多酚含量(GB/ T8313-2002)为评价指标,考察水和不同浓度的乙醇对茶多酚的提取效率,筛选最佳提取溶 媒。见表1 表1提取溶液、提取参数的选择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它是采用ZTC1+1II型澄清剂对绿茶提取 液进行澄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澄清绿茶提取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ZTC1+1II型澄 清剂中A组分与B组分的重量配比为0.5-1.5 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澄清绿茶提取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ZTC1+1II型澄 清剂中A组分与B组分的重量配比为1 2。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澄清绿茶提取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 下步骤a、绿茶提取液的配制取绿茶粉末,加入水或30%-90%乙醇,50-80°C浸提,滤液回 收,制成0. lg/ml生药浓度的药液,得绿茶提取液备用;b、澄清剂的配制称取ZTC1+1II型澄清剂A组分,加入去离子水,溶胀,搅拌,配制成 1 %粘胶液;称取ZTC1+1II型澄清剂B组分,加入1 %醋酸溶液,溶胀,搅拌,配制成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澄清绿茶提取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采用ZTC1+1II型澄清剂对绿茶提取液进行澄清。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友平黄丽凤陈鸿平陈林赵祎姗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