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体样品前处理装置,具体为一种中体积样品提取液的层析净化柱。
技术介绍
目前环境样品的有机提取液的净化操作大多依靠商品化的净化柱完成的,如C18柱,氨基柱,氰基柱等,其所填净化剂的种类相对较固定(通常为1~2两种填料),在通常样品中含多种杂质的环境下,净化柱的填充剂多为去除单一杂质的功能性净化剂,从而无法达到理想的净化目的;现有的自制的净化层析柱多为一体式,不可拆卸,样品提取液净化后,净化柱的清洗成为难题,一部分原因净化管较长,填充剂经脱水、去蛋白,去脂等操作后,压的较实,没有合适的器具很难清除净化剂,仅靠倒置后从进口端振动或抖动清除废弃净化剂费时费力,且容易造成净化管破损,事倍功半。同时净化管长度设计不合理还容易导致有效净化体积减少,净化效率降低等弊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体积样品提取液的层析净化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体积样品提取液的层析净化柱,包括支架、层析净化柱和收集瓶,所述支架上设有两个“n”型卡槽,所述层析净化柱设置在两个卡槽上,所述收集瓶设置在层析净化柱正下方,所述层析净化柱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和第四管体,所述第二管体、第三管体和第四管体的顶端设有磨砂内螺纹,所述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的底部设有与磨砂内螺纹配合的磨砂外螺纹,所述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和第四管体垂直依次连接,所述第一管体的内径大于第三管体的内径,所述第二管体的内径大于第一管体的内径。优选的,所述第四管体可分为上第四管体和下第四管体,所述上第四管体和下第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体积样品提取液的层析净化柱,包括支架(1)、层析净化柱(2)和收集瓶(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设有两个“n”型卡槽(4),所述层析净化柱(2)设置在两个卡槽(4)上,所述收集瓶(3)设置在层析净化柱(2)正下方,所述层析净化柱(2)包括第一管体(5)、第二管体(6)、第三管体(7)和第四管体(8),所述第二管体(6)、第三管体(7)和第四管体(8)的顶端设有磨砂内螺纹,所述第一管体(5)、第二管体(6)和第三管体(7)的底部设有与磨砂内螺纹配合的磨砂外螺纹,所述第一管体(5)、第二管体(6)、第三管体(7)和第四管体(8)垂直依次连接,所述第一管体(5)的内径大于第三管体(7)的内径,所述第二管体(6)的内径大于第一管体(5)的内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体积样品提取液的层析净化柱,包括支架(1)、层析净化柱(2)和收集瓶(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设有两个“n”型卡槽(4),所述层析净化柱(2)设置在两个卡槽(4)上,所述收集瓶(3)设置在层析净化柱(2)正下方,所述层析净化柱(2)包括第一管体(5)、第二管体(6)、第三管体(7)和第四管体(8),所述第二管体(6)、第三管体(7)和第四管体(8)的顶端设有磨砂内螺纹,所述第一管体(5)、第二管体(6)和第三管体(7)的底部设有与磨砂内螺纹配合的磨砂外螺纹,所述第一管体(5)、第二管体(6)、第三管体(7)和第四管体(8)垂直依次连接,所述第一管体(5)的内径大于第三管体(7)的内径,所述第二管体(6)的内径大于第一管体(5)的内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体积样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朱晨,张根义,胡彬,张进,吴念绮,周合,
申请(专利权)人:百奥森江苏食品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