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气化铁路无轨设备,电气化铁路承力索架设装置,其包括框架、至少一个放线滑轮,所述放线滑轮设置在框架顶部,所述框架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承力索线盘的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中配置有线盘轴,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框架的底部设置有叉车叉孔。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进行承力索架设,装卸承力索线盘不需吊车辅助作业,降低了工程成本,操作简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气化铁路无轨设备,具体为电气化铁路承力索架设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新建电气化铁路工程,一般建设工期为4 5年,其中,钢轨铺设工作应在工程竣工前6个月左右完成,以便为接触网等站后专业预留相应的施工时间。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新建电气化铁路钢轨铺设工作基本不能按计划工期完成,因而,接触网专业的施工工期往往被大量压缩。按正常施工程序,接触网专业的承力索架设等后续工作量必须在钢轨铺设后采用专业机械完成。为解决钢轨铺设工期滞后对接触网专业后续工程造成的影响,承力索一般采用人工架设的方式。但该方式存在以下缺陷所需人力至少是机械架设的 3 4倍,且劳动效率低下,架线过程中,不能避免承力索在地面拖行而造成的磨损,影响日后的正常运营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效率较高的电气化铁路承力索架设装置。为了实现该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电气化铁路承力索架设装置,其包括框架、至少一个放线滑轮,所述放线滑轮设置在框架顶部,所述框架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承力索线盘的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中配置有线盘轴,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框架的底部设置有叉车叉孔。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采用本技术装置进行新线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专业施工时,可将站前专业施工进度滞后对承力索架设施工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能满足接触网整体工期的要求。同时,该装置外形尺寸紧凑,能灵有效解决施工通道狭窄对架设承力索的影响。架线过程中,为叉车托升电气化铁路承力索架设装置后推动承力索线盘转动,无需单独的劳动力展放线索,仅此一项可节约劳动力30人,而且可完全避免架线过程中承力索被磨损,满足承力索架设质量要求;一个锚段承力索架设完毕(含正式下锚)所需时间为SOmin左右,基本接近采用轨行专业机械施工的效率。该装置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架线过程中不会危及人身、设备安全。 采用本技术装置与单纯人工架设承力索相比较,每个锚段可节约成本3100元;与轨行专业机械架设承力索的方式相比较,每个锚段可节约成本2120元。另外,采用本装置进行施工,可保证企业的合同工期按时兑现,具有较高的经济及社会效益。采用本装置进行承力索架设,装卸承力索线盘不需吊车辅助作业,降低了工程成本,操作简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电气化铁路承力索架设装置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电气化铁路承力索架设装置的实施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电气化铁路承力索架设装置,其包括框架1、 至少一个放线滑轮2,所述放线滑轮2设置在框架1的顶部,所述框架1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承力索线盘3的轴承座4,所述轴承座4中配置有线盘轴5,所述框架1的底部设置有叉车叉孔6。具体的,框架1的顶部设置有放线滑轮挂环7,设置在框架1顶部的放线滑轮2挂在放线滑轮挂环7上;当然放线滑轮挂环7也可以采用在框架1顶部设置挂孔及其它方式来替代。如图2所示,采用本装置架设承力索9时,先用叉车8将电气化铁路承力索架设装置摆放在施工地点,然后叉车8退至摆放屯放线盘的位置,将欲架设的承力索线盘3叉至电气化铁路承力索架设装置上穿轴固定;叉车退出,调整叉车叉子间距,将叉子自电气化铁路承力索架设装置的叉车叉孔6内穿过,向前运行叉车,使电气化铁路承力索架设装置靠近紧贴叉车升降杆,操作叉车,将承力索线盘3及电气化铁路承力索架设装置抬升至距地面约Im左右的位置。将承力索线头通过电气化铁路承力索架设装置顶端的放线滑轮2挂至起锚位置,向前以5km/h的速度勻速开行叉车,承力索9架设工作便正常展开,在叉车行进的后方按正常施工组织安排一至二台大轮车梯组作业人员同步将展放的承力索9挂在腕臂上,架线至落锚位置,采用叉车辅助紧线作业进行落锚。本技术装置也可用于展放各类电缆。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电气化铁路承力索架设装置,其包括框架、至少一个放线滑轮,所述放线滑轮设置在框架顶部,所述框架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承力索线盘的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中配置有线盘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底部设置有叉车叉孔。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电气化铁路无轨设备,电气化铁路承力索架设装置,其包括框架、至少一个放线滑轮,所述放线滑轮设置在框架顶部,所述框架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承力索线盘的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中配置有线盘轴,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框架的底部设置有叉车叉孔。采用本技术装置进行承力索架设,装卸承力索线盘不需吊车辅助作业,降低了工程成本,操作简便。文档编号B60M1/28GK202088914SQ201120161278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9日专利技术者刘德义, 刘洋, 吴楠, 税昌飞, 赵明强, 邓桂华 申请人: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气化铁路承力索架设装置,其包括框架、至少一个放线滑轮,所述放线滑轮设置在框架顶部,所述框架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承力索线盘的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中配置有线盘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底部设置有叉车叉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义,税昌飞,刘洋,吴楠,赵明强,邓桂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