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腕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63840 阅读:5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3 0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接触网腕臂装置,其包括由平腕臂、斜腕臂构成的三角型结构,所述平腕臂、斜腕臂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接触网支柱,所述平腕臂、斜腕臂的另外一端互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腕臂的下部设置有长度可调的斜撑杆,所述斜撑杆的一端连接在斜腕臂上,另外一端连接在接触网支柱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移除接触网就能进行斜腕臂棒式绝缘子人工更换,缩短人工更换斜腕臂棒式绝缘子的时间,提高更换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触网腕臂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接触网腕臂装置。
技术介绍
近几年,随着我国电气化铁路建设步伐的加快,接触网的主要支持结构件——腕臂,基本全部采用了稳定性好的平腕臂结构形式。平腕臂是由两根无缝钢管或铝合金管组成直角三角形的形式安装在接触网支柱的上部,用于悬挂接触网的重量及对接触线进行定位,其与接地体间的电气绝缘零件为棒式绝缘子。我国南方地区属多雷区,虽然接触网基本每隔I. 2km安装有避雷器设备,但仍不能有效保护接触网的绝缘零件,在雷击接触网事件中,腕臂的棒式绝缘子最易遭受雷电击穿而造成接触网短路,严重影响正常运营秩序。受铁路行车的影响,处理上述问题一般不能采用专用轨行机械进行,而需人工更换。人工更换腕臂棒式绝缘子,难度最大的是斜腕臂,由于其承受的接触网自重逾100kg,通常的更换的方法是先将接触网悬挂重量从腕臂上移除,再将腕臂解体,最后方可更换击穿的棒式绝缘子。 采用这种方式更换斜腕臂棒式绝缘子,一般每组需用时30min左右,这对正常运营的影响大,且更换过程中易造成接触线硬点,影响弓网质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接触网腕臂装置,不移除接触网就能进行斜腕臂棒式绝缘子人工更换,缩短人工更换斜腕臂棒式绝缘子的时间,提高更换效率。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接触网腕臂装置,其包括由平腕臂、斜腕臂构成的三角型结构,所述平腕臂、斜腕臂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接触网支柱,所述平腕臂、斜腕臂的另外一端互相连接,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斜腕臂的下部设置有长度可调的斜撑杆,所述斜撑杆的一端连接在斜腕臂上,另外一端连接在接触网支柱上。按以上方案,所述斜撑杆包括钢管套,所述钢管套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带摇柄的棘轮,钢管套的两头均设置有一个内螺纹套,两个内螺纹套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内螺纹套中均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与内螺纹套的连接端设置有防脱卡箍,螺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单耳。按以上方案,所述斜撑杆设置有单耳的一端通过套管双耳连接在斜腕臂上,另外一端通过腕臂底座连接在接触网支柱上。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特点如下I)、该接触网腕臂装置,原理就是将斜腕臂所承受的负荷转移至斜撑杆承载,可缩短更换斜腕臂棒式绝缘子的时间,将更换作业对正常运营的影响降到最低,降低接触网故障带来的经济损失;2)、该接触网腕臂装置,不需将既有接触网从腕臂装置上移除,不会造成接触线硬点,保证接触网的良好运营状态,保证更换施工安全及质量;3)、该接触网腕臂装置,不需要车梯或专用轨行车辅助作业,更换施工后无需对既有接触网进行调整,节约劳动力,降低施工投入。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斜撑杆结构示意图;图3为传统接触网腕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_接触网支柱、2-平腕臂棒式绝缘子、3-平腕臂、4-斜腕臂、5-斜腕臂棒式绝缘子、6-套管双耳、7-斜撑杆、8-腕臂底座、9-钢管套、10-带摇柄的棘轮、11-内螺纹套、 12-螺杆、13-防脱卡植、14-单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考图I和图2,本技术接触网腕臂装置,其包括由平腕臂3、斜腕臂4构成的三角型结构,所述平腕臂3、斜腕臂4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接触网支柱1,所述平腕臂3、斜腕臂4的另外一端互相连接,在斜腕臂4下部设置有长度可调的斜撑杆7,所述斜撑杆7的一端连接在斜腕臂4上,另外一端连接在接触网支柱I上。具体的,斜撑杆7包括钢管套9,所述钢管套9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带摇柄的棘轮 10,钢管套9的两头均设置有一个内螺纹套11,两个内螺纹套11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内螺纹套11中均设置有螺杆12,所述螺杆12与内螺纹套11的连接端设置有防脱卡箍13,螺杆 12的另一端设置有单耳14。优选的,斜撑杆7设置有单耳14的一端通过套管双耳6连接在斜腕臂上4,另外一端通过腕臂底座8连接在接触网支柱I上。对比图3为传统接触网腕臂装置,在人工更换腕臂棒式绝缘子时耗时较长,成本较高,且具有一定安全隐患。本技术一种实施例,斜撑杆的构造为将两根长度分别为300mm、直径为40mm 的正、反丝粗牙距螺杆的一端加工成孔径为20mm的单耳,另一端套上与之匹配的内螺纹套后,安装专用防脱卡箍做好防抽脱的措施;将安装好螺杆的内螺纹套分别焊接在长度为 400_、直径为70_的钢管套的两端,再在钢管套的中间部位安装棘轮及手柄,制成一件可随意调整的斜撑杆。使用本技术实施例所进行的施工方法为在欲更换的斜腕臂上距棒式绝缘子约IOOmm的位置安装套管双耳、既有腕臂下底座下方约200mm处安装一套腕臂底座,将长度调节装置一端通过螺栓销铰接在腕臂底座上,转动带摇柄的棘轮,调整长度可调的斜杆至适当位置,使之能与斜腕臂上的套管双耳相连;转动带摇柄的棘轮,使斜撑杆逐渐受力,至斜腕臂棒式绝缘子连接销钉可拆除为止,此时斜腕臂承受的力全部转移至斜撑杆承担,既有斜腕臂棒式绝缘子处于非受力状态,先拆除其余腕臂底座连接的螺栓销,在拆除绝缘子与腕臂连接的铁模压板,拆除击穿的棒式绝缘子,安装新棒式绝缘子;新斜腕臂棒式绝缘子安装到位后,摇动带手柄的棘轮,将长度可调的斜杆适当缩短,让斜腕臂重新承受接触网所有负荷,如此便完成斜腕臂棒式绝缘子更换工作。本技术接触网腕臂装置,进行既有接触网斜腕臂棒式绝缘子更换作业时,可4将作业时间控制在IOmin的范围内,将更换作业对正常运营的影响降至最低,由于施工不需将既有接触网从腕臂装置上移除,不会造成接触线硬点,保证接触网的良好运营状态。 同时,施工时不需要车梯或专用轨行车辅助作业,更换后无需对既有接触网进行调整,仅 3人便可完成更换作业,与常规施工方式相比,每处至少可节约劳动力6人,缩短作业时间 20min。该装置安全可靠,能有效保证施工中人身、设备安全,具有极高的经济及社会效益。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接触网腕臂装置,其包括由平腕臂、斜腕臂构成的三角型结构,所述平腕臂、斜腕臂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接触网支柱,所述平腕臂、斜腕臂的另外一端互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腕臂的下部设置有长度可调的斜撑杆,所述斜撑杆的一端连接在斜腕臂上,另外一端连接在接触网支柱上。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接触网腕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杆包括钢管套,所述钢管套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带摇柄的棘轮,钢管套的两头均设置有一个内螺纹套,两个内螺纹套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内螺纹套中均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与内螺纹套的连接端设置有防脱卡箍,螺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单耳。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接触网腕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杆设置有单耳的一端通过套管双耳连接在斜腕臂上,另外一端通过腕臂底座连接在接触网支柱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接触网腕臂装置,其包括由平腕臂、斜腕臂构成的三角型结构,所述平腕臂、斜腕臂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接触网支柱,所述平腕臂、斜腕臂的另外一端互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腕臂的下部设置有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接触网腕臂装置,其包括由平腕臂、斜腕臂构成的三角型结构,所述平腕臂、斜腕臂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接触网支柱,所述平腕臂、斜腕臂的另外一端互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腕臂的下部设置有长度可调的斜撑杆,所述斜撑杆的一端连接在斜腕臂上,另外一端连接在接触网支柱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义周忠发周建和陈跃刘洋邓桂华税昌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