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缆固定用线夹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滤波功能的固线夹。
技术介绍
现今的家用电器功能越来越多,控制器等电子元件在家用电器内部设置的也越来越多,这导致线缆走线复杂。为了避免线缆缠绕在一起或者线缆松动引起接触不良,人们往往选择用线夹将线缆固定在家用电器内部的某一位置。我国的3C认证要求进入市场的产品必须满足相应的EMC标准,即本产品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对所在环境产生的电磁干扰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值,并且本产品对所在环境中存在的电磁干扰具有一定程度的抗干扰度。为了使电子元件满足EMC标准,现有技术中的技术人员在使用线夹固定线缆之前,需要先在与上述电子元件连接的线缆的外侧套设一段磁环。也就是说,人们在生产上述的家用电器时,需要先在线缆的外侧套设一段磁环,使线缆满足EMC标准;然后再使用线夹将线缆固定在家用电器内部,避免线缆缠绕或松动。现有技术中的这种处理方式,至少存在以下技术缺陷:1)工序繁琐,生产效率低;人们在线缆上套设磁环时,需要操作线缆穿过磁环,在使用线夹将线缆固定时,还需要操作线缆穿过线夹,这样就会有两次穿孔操作,工序繁琐;2)套设在线缆外侧的磁环容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线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具有中通的容置空间;磁环(2),固定安装在所述容置空间内部,具有中通的内腔,所述内腔适于线缆穿过;固定结构,设置在所述外壳(1)上,用于固定所述外壳(1),进而将穿过所述磁环(2)的所述线缆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线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具有中通的容置空间;磁环(2),固定安装在所述容置空间内部,具有中通的内腔,所述内腔适于线缆穿过;固定结构,设置在所述外壳(1)上,用于固定所述外壳(1),进而将穿过所述磁环(2)的所述线缆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包括:第一外壳(11),具有第一容置空间(110);第二外壳(12),与所述第一外壳(11)可转动连接,具有第二容置空间(120);所述磁环(2)包括:第一半磁环(21),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110)内部;第二半磁环(22),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120)内部;所述第一外壳(11)与所述第二外壳(12)打开时,所述第一半磁环(21)与所述第二半磁环(22)分开,适于安装线缆;所述第一外壳(11)与所述第二外壳(12)扣合时,所述第一半磁环(21)与所述第二半磁环(22)扣合形成完整磁环,套设在所述线缆上对所述线缆进行防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11)包括第一侧壁(111),所述第一侧壁(111)弯曲形成所述第一容置空间(110),沿所述第一外壳(11)轴向,所述第一容置空间(110)具有两个相对的第一端部开口(112)和一个第一侧开口(1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磁环(21)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安装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110)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第一阻挡部(31),所述第一阻挡部(31)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111)轴向两端的内侧,用于阻止所述第一半磁环(21)从所述第一端部开口(112)滑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111)和/或所述第一阻挡部(31)上的第一限位部(32),以及与所述第一限位部(32)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半磁环(21)上且向内凹陷的第一凹陷部(41),用于阻止所述第一半磁环(21)从所述第一侧开口(113)滑出。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固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壳(12)包括第二侧壁(121),所述第二侧壁(121)弯曲形成所述第二容置空间(120),沿所述第二外壳(12)轴向,所述第二容置空间(120)具有两个相对的第二端部开口(122)和一个第二侧开口(123)。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磁环(22)通过第二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杨,方召军,巨姗,卫雪松,杨志高,谢志强,何家亮,章龙,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