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线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48510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4 1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固线夹,包括:外壳,具有中通的容置空间;磁环,固定安装在容置空间内部,具有中通的内腔,内腔适于线缆穿过;固定结构,设置在外壳上,用于固定外壳,进而将穿过磁环的线缆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固线夹,磁环固定安装在容置空间内部,在生产家用电器等设备时,操作线缆穿过磁环,也就同时完成了操作线缆穿过线夹的操作,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一道操作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磁环安装在外壳的容置空间内部,受到外壳的保护,不易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因而也不易破损;由于外壳位于磁环的外侧,同一段线缆既被用来套设磁环实现防护,又被用来固定避免缠绕和松动,因而即便是导线较短时,也不会出现固定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缆固定用线夹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滤波功能的固线夹
技术介绍
现今的家用电器功能越来越多,控制器等电子元件在家用电器内部设置的也越来越多,这导致线缆走线复杂。为了避免线缆缠绕在一起或者线缆松动引起接触不良,人们往往选择用线夹将线缆固定在家用电器内部的某一位置。我国的3C认证要求进入市场的产品必须满足相应的EMC标准,即本产品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对所在环境产生的电磁干扰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值,并且本产品对所在环境中存在的电磁干扰具有一定程度的抗干扰度。为了使电子元件满足EMC标准,现有技术中的技术人员在使用线夹固定线缆之前,需要先在与上述电子元件连接的线缆的外侧套设一段磁环。也就是说,人们在生产上述的家用电器时,需要先在线缆的外侧套设一段磁环,使线缆满足EMC标准;然后再使用线夹将线缆固定在家用电器内部,避免线缆缠绕或松动。现有技术中的这种处理方式,至少存在以下技术缺陷:1)工序繁琐,生产效率低;人们在线缆上套设磁环时,需要操作线缆穿过磁环,在使用线夹将线缆固定时,还需要操作线缆穿过线夹,这样就会有两次穿孔操作,工序繁琐;2)套设在线缆外侧的磁环容易在线缆上滑动,出现与其他电子元件接触进而破坏电路的风险;3)套设在线缆外侧的磁环完全暴露,没有保护,硬脆的磁环在受到碰撞后容易破碎损坏;4)当线缆长度较短时,在线缆上套设磁环后,再将线缆固定时固定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在生产家用电器时,需要先操作线缆穿过磁环,再操作线缆穿过线夹导致工序繁琐,生产效率低的技术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操作线缆穿过磁环和穿过线夹同步完成,因而能够简化工序,生产效率高的固线夹。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固线夹,包括:外壳,具有中通的容置空间;磁环,固定安装在所述容置空间内部,具有中通的内腔,所述内腔适于线缆穿过;固定结构,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用于固定所述外壳,进而将穿过所述磁环的所述线缆固定。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外壳,具有第一容置空间;第二外壳,与所述第一外壳可转动连接,具有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磁环包括:第一半磁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部;第二半磁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部;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打开时,所述第一半磁环与所述第二半磁环分开,适于安装线缆;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扣合时,所述第一半磁环与所述第二半磁环扣合形成完整磁环,套设在所述线缆上对所述线缆进行防护。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外壳包括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弯曲形成所述第一容置空间,沿所述第一外壳轴向,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具有两个相对的第一端部开口和一个第一侧开口。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半磁环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安装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第一阻挡部,所述第一阻挡部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轴向两端的内侧,用于阻止所述第一半磁环从所述第一端部开口滑出。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固定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或所述第一阻挡部上的第一限位部,以及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半磁环上且向内凹陷的第一凹陷部,用于阻止所述第一半磁环从所述第一侧开口滑出。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外壳包括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弯曲形成所述第二容置空间,沿所述第二外壳轴向,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具有两个相对的第二端部开口和一个第二侧开口。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半磁环通过第二固定结构安装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第二阻挡部,所述第二阻挡部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轴向两端的内侧,用于阻止所述第二半磁环从所述第二端部开口滑出。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固定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和/或所述第二阻挡部上的第二限位部,以及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二半磁环上且向内凹陷的第二凹陷部,用于阻止所述第二半磁环从所述第二侧开口滑出。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弹性内套,所述弹性内套固定设置在所述磁环的内腔内部,用于包覆所述线缆。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内套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半磁环内壁上的第一半内套,和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半磁环内壁上的第二半内套。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外壳上设有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二外壳上设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扣合时,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配合,将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固定在扣合位置。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或所述第二配合部上的第一固定孔。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配合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上的卡扣,所述第二配合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能够与所述卡扣配合卡接的卡槽。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固定孔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卡扣在所述第一外壳上并列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固定板在所述第二外壳上相应设有至少两个,且沿同向延伸。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和/或所述第二外壳上的至少一个辅助固定板,所述辅助固定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固定板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辅助固定板上设有第二固定孔。本专利技术中,磁环是指一种在不同的频率时有着不同的阻抗特性的磁性元件(一般是10M开始感抗分量还较小,而电阻分量开始显著增加),在低频时,电阻很小,高频时,阻抗急剧增大;当有高频能量穿过磁性材料时,电阻性分量就会把这些能量转化为热能耗散掉。这样磁环就构成一个低通滤波器,使高频噪音信号有较大的衰减,而对低频有用信号的阻抗可以忽略不计,不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磁环的阻抗大小还与磁环的形状有关,磁环体积越大,抑制效果越好;当体积一定时,长而细的形状比短而粗的效果好,内径小的比内径大的效果好。根据线缆大小可以确定磁环内径的大小,根据实际的EMI情况可确定磁环的体积与长短粗细。而在实际整改EMI问题时,不仅仅是单根线缆穿过磁环,一般会穿过磁环绕几圈,可以提高导线穿过环的面积,增加有效吸收长度,同时利用磁环的磁滞特性改善低频特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固线夹,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固线夹,包括外壳、磁环和固定结构,其中外壳具有中通的容置空间,磁环固定安装在容置空间内部,并具有中通的内腔,该内腔适于线缆穿过,固定结构设置在外壳上,用于固定外壳,进而将穿过磁环的线缆固定;由于磁环固定安装在容置空间内部,在生产家用电器等设备时,操作线缆穿过磁环,也就同时完成了操作线缆穿过线夹的操作,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一道操作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磁环安装在外壳的容置空间内部,受到外壳的保护,不易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因而也不易破损;由于外壳位于磁环的外侧,同一段线缆既被用来套设磁环实现防护,又被用来固定避免缠绕和松动,因而即便是导线较短时,也不会出现固定困难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固线夹,将原本松散的磁环、线夹等部件有机结合在一起,提高了零部件的安装效率,避免了可能出现的零部件丢失、不匹配等现象。2.本专利技术的固线夹,外壳包括可转动连接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第一半磁环安装在第一外壳内部,第二半磁环安装在第二外壳内部;当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打开时,第一半磁环和第二半磁环分开,适于安装线缆,当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扣合时,第一半磁环和第二半磁环扣合形成完整磁环。上述设计即实现了磁环对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固线夹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线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具有中通的容置空间;磁环(2),固定安装在所述容置空间内部,具有中通的内腔,所述内腔适于线缆穿过;固定结构,设置在所述外壳(1)上,用于固定所述外壳(1),进而将穿过所述磁环(2)的所述线缆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线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具有中通的容置空间;磁环(2),固定安装在所述容置空间内部,具有中通的内腔,所述内腔适于线缆穿过;固定结构,设置在所述外壳(1)上,用于固定所述外壳(1),进而将穿过所述磁环(2)的所述线缆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包括:第一外壳(11),具有第一容置空间(110);第二外壳(12),与所述第一外壳(11)可转动连接,具有第二容置空间(120);所述磁环(2)包括:第一半磁环(21),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110)内部;第二半磁环(22),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120)内部;所述第一外壳(11)与所述第二外壳(12)打开时,所述第一半磁环(21)与所述第二半磁环(22)分开,适于安装线缆;所述第一外壳(11)与所述第二外壳(12)扣合时,所述第一半磁环(21)与所述第二半磁环(22)扣合形成完整磁环,套设在所述线缆上对所述线缆进行防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11)包括第一侧壁(111),所述第一侧壁(111)弯曲形成所述第一容置空间(110),沿所述第一外壳(11)轴向,所述第一容置空间(110)具有两个相对的第一端部开口(112)和一个第一侧开口(1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磁环(21)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安装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110)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第一阻挡部(31),所述第一阻挡部(31)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111)轴向两端的内侧,用于阻止所述第一半磁环(21)从所述第一端部开口(112)滑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111)和/或所述第一阻挡部(31)上的第一限位部(32),以及与所述第一限位部(32)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半磁环(21)上且向内凹陷的第一凹陷部(41),用于阻止所述第一半磁环(21)从所述第一侧开口(113)滑出。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固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壳(12)包括第二侧壁(121),所述第二侧壁(121)弯曲形成所述第二容置空间(120),沿所述第二外壳(12)轴向,所述第二容置空间(120)具有两个相对的第二端部开口(122)和一个第二侧开口(123)。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磁环(22)通过第二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杨方召军巨姗卫雪松杨志高谢志强何家亮章龙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