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下机器人光纤微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水下机器人光纤微缆转接装置。
技术介绍
光纤通信具有频带宽、损耗低、体积小、重量轻、抗干扰能力强、保真度高、抗腐蚀等诸多优点,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很多领域。近年来,光纤通信技术在水下机器人的实时信息传输,如图像传输和命令下载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进一步扩展了水下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为了提高自带能源型水下机器人的实时操控性能和图像、数据的实时传输能力, 通过一根纤细的光纤微缆将水下机器人与水面控制单元衔接成一体,成为国内外诸多新型的水下机器人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携带单根光纤微缆的水下机器人凭借其高效的作业效率和综合性能,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水下机器人。相比于传统遥控水下机器人的系缆,光纤微缆的线径细、重量轻、质地柔软,因此,基于光纤微缆的水下机器人收放系统在尺寸和重量方面都大大减小;同时,光纤微缆对水下机器人载体运动范围、 航行速度和机动性的影响也大大降低。出于成本角度的考虑,光纤微缆与水下机器人密封舱之间多采用填料挤压式密封,经实践证明该密封方式成本低廉且密封可靠,但该密封方式使得水下机器人与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机器人光纤微缆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锥体模具(9)及主腔模具(10),其中主腔模具(10)的两端分别设有一锥体模具(9);主光纤微缆(4)作为一段的光纤微缆其一端密封连接于密封舱(17)或光纤收放装置(14),另一端与带有光纤转接端子(8)的尾纤(7)融接、形成纤芯融接(6),所述主光纤微缆(4)通过光纤转接端子(8)与另一段结构相同的光纤微缆转接;融接好的主光纤微缆(4)和尾纤(7)容置于主腔模具(10)和锥体模具(9)内,在主光纤微缆(4)及尾纤(7)与主腔模具(10)和锥体模具(9)之间填充有密封胶(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硕,曾俊宝,唐元贵,杨辉,凌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