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接触孔的填充方法及器件技术

技术编号:6994966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接触孔的填充方法及器件。其中,该方法包括:在晶圆表面形成光阻膜;对晶圆进行孔光刻处理以在晶圆的表面形成孔光刻图形;对晶圆分别进行各向同性刻蚀和各向异性刻蚀以在晶圆形成相连通的第一填充孔和第二填充孔;对相连通的第一填充孔和第二填充孔进行填充,其中,第一填充孔的刻蚀深度大于第二填充孔的刻蚀深度。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降低CMOS接触孔中填充物中断的可能性,进而提高产品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接触孔的填 充方法及器件。
技术介绍
传统的0. 6um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工艺中,接触孔的制作是分为碗口刻 蚀和直孔刻蚀两部分,两者刻蚀的深度为1 1。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各向同性刻蚀和各向异性刻蚀比例为1 1的铝填充图形。如图1所示,采用现有技术各向同性刻蚀和各向异性刻蚀比例为1 1形成的铝 填充情况,可以看出,由于各向同性刻蚀较浅各向异性刻蚀较深,图1中椭圆形圆圈标识的 直孔空间和碗口空间的交接处铝填充很差,易找出断铝情况。这种工艺由于刻蚀的直孔较 深,在普通铝溅射机台作业时,容易造成铝填充不良甚至断铝的现象,影响产品的良率和可靠性。针对相关技术中在对CMOS接触孔进行填充时往往会出现填充物断层的问题,目 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在对CMOS接触孔进行填充时往往会出现填充物断层的问题而提出本专利技术, 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MOS接触孔的填充方法及器件,以解决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CMOS接触孔的填充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CMOS接触孔的填充方法包括在晶圆表面形成光阻膜;对晶圆进行 孔光刻处理以在晶圆的表面形成孔光刻图形;对晶圆分别进行各向同性刻蚀和各向异性刻 蚀以在晶圆形成相连通的第一填充孔和第二填充孔;对相连通的第一填充孔和第二填充孔 进行填充,其中,第一填充孔的刻蚀深度大于第二填充孔的刻蚀深度。优选地,第一填充孔和第二填充孔的刻蚀深度比例为7 5。优选地,各向同性刻蚀为碗口刻蚀,各向异性刻蚀为直孔刻蚀。 优选地,在对相连通的第一填充孔和第二填充孔进行填充之前,该方法还包括去 除光阻膜。优选地,去除光阻膜包括采用硫酸和双氧水的混合溶液去除光阻膜。优选地,第一填充孔的刻蚀深度和第二填充孔的刻蚀深度分别为3500 A和 2500 A0优选地,对相连通的第一填充孔和第二填充孔进行填充包括在相连通的第一填 充孔和第二填充孔中填充铝。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CMOS接触孔的填充器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CMOS接触孔的填充器件包括晶圆,其中。晶圆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填 充孔和第二填充孔,其中,第一填充孔的刻蚀深度大于第二填充孔的刻蚀深度。优选地,第一填充孔和第二填充孔的深度比例为7 5。优选地,第一填充孔和第二填充孔深度分别为;3500 A和2500入。通过本专利技术,采用在晶圆表面形成光阻膜;对晶圆进行孔光刻处理以在晶圆的表 面形成孔光刻图形;对晶圆分别进行各向同性刻蚀和各向异性刻蚀以在晶圆形成相连通的 第一填充孔和第二填充孔;对相连通的第一填充孔和第二填充孔进行填充,其中,第一填 充孔的刻蚀深度大于第二填充孔的刻蚀深度,解决了在对CMOS接触孔进行填充时往往会 出现填充物断层的问题,进而达到了降低CMOS接触孔中填充物中断,提高产品可靠性的效^ ο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 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各向同性刻蚀和各向异性刻蚀比例为1 1的铝填充图 形;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CMOS接触孔的填充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优选的CMOS接触孔的填充方法的流程图;图4A、图4B、图4C、图4D和图4E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CMOS接触孔的填充方法 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CMOS接触孔的填充器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 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CMOS接触孔的填充方法。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CMOS接触孔的填充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S202至步骤S208 步骤S202,在晶圆表面形成光阻膜;步骤S204,对晶圆进行孔光刻处理以在晶圆的表面形成孔光刻图形;步骤S206,对晶圆分别进行各向同性刻蚀和各向异性刻蚀以在晶圆形成相连通的 第一填充孔和第二填充孔;步骤S208,对相连通的第一填充孔和第二填充孔进行填充,其中,第一填充孔的刻 蚀深度大于第二填充孔的刻蚀深度。优选地,第一填充孔和第二填充孔的刻蚀深度比例为7 5。优选地,各向同性刻蚀为碗口刻蚀,各向异性刻蚀为直孔刻蚀。优选地,在对相连通的第一填充孔和第二填充孔进行填充之前,方法还包括去除 光阻膜。优选地,去除光阻膜包括采用硫酸和双氧水的混合溶液去除光阻膜。优选地,第一填充孔的刻蚀深度和第二填充孔的刻蚀深度分别为3500 A和 2500 A0优选地,对相连通的第一填充孔和第二填充孔进行填充包括在相连通的第一填 充孔和第二填充孔中填充铝。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优选的CMOS接触孔的填充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301,对晶圆进行光刻处理,在该晶圆上得到光刻图形。步骤S302,通过电浆预处理将孔内的残留光阻去除,得到清晰、完整的光刻图形。步骤S303,对晶圆的孔层中的氧化层进行各向同性刻蚀处理。步骤S304,在进行了各向同性刻蚀之后的氧化层进行各向异性刻蚀处理,在氧化 层得到用于填充铝的刻蚀空间。步骤S305,用硫酸与双氧水的混合溶液将晶圆表面的光阻膜去除。步骤S306,在该晶圆表面沉积铝。优选地,该方法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中孔刻蚀的方法, 以改善孔形貌,提高铝填充效果,克服断铝的问题,从而提高产品良率和可靠性。该方法还 包括在晶圆表面形成光阻膜并对晶圆进行孔光刻处理之后,对晶圆进行各向同性刻蚀; 对晶圆进行各向异性刻蚀,在晶圆的氧化层形成用于填充铝的刻蚀空间;去除晶圆表面的 光阻膜;在晶圆的表面沉积铝。下面将结合实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实现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图4A、图4B、图4C、图4D和图4E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CMOS接触孔的填充方法 的示意图。该方法优化孔形貌进而改善铝填充,方法是将孔刻蚀中碗口和直孔的深度比例由 1 1 (3000 A 3000 A )调整为 7 5(3500 A 2500 A ),优化 COMS 工艺的孔形貌,同时改善铝填充。如图4A、图4B、图4C、图4D和图4E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401,对晶圆进行光刻处理,在该晶圆上得到光刻图形。优选地,在晶圆表面形成如图4A所示的光阻膜22(附图4A、5B和5C中填充斜纹 的部分),以及,根据孔层的光罩图形投影在晶圆表面光阻膜22所形成的图像进行孔光刻 处理,在晶圆上形成孔光刻图形。步骤S402,对晶圆的孔层中的氧化层进行各向同性刻蚀处理。优选地,对晶圆的孔层中的氧化层23进行各向同性刻蚀处理,在氧化层23形成如 图4B所示的碗口形的空间M。步骤S403,在进行了各向同性刻蚀之后的氧化层进行各向异性刻蚀处理,在氧化 层得到用于填充铝的刻蚀空间。优选地,在空间M的基础上再对该空间M进行各向异性刻蚀处理,在空间M底 部的氧化层23刻蚀成直口形状的空间25,该空间25打通氧化层23介质,并且空间M与空 间25连通。空间M与空间25所形成的空间即为用于填充铝的刻蚀空间,其中M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接触孔的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晶圆表面形成光阻膜;对所述晶圆进行孔光刻处理以在所述晶圆的表面形成孔光刻图形;对所述晶圆分别进行各向同性刻蚀和各向异性刻蚀以在所述晶圆形成相连通的第一填充孔和第二填充孔;对所述相连通的第一填充孔和第二填充孔进行填充,其中,所述第一填充孔的刻蚀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填充孔的刻蚀深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智张洞庭谭志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深圳方正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