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铝栅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制作工艺,具体涉及一种改善铝栅互补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静态电流失效的方法。
技术介绍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0Q为电压控制的放大器件,是一种大规模应用于集 成电路芯片制造的原料。CMOS由PMOS(P型氧化物半导体)和NMOS(N型氧化物半导体)共 同构成,PMOS和NMOS在结构上完全相像,所不同的是衬底和源漏的掺杂类型。简单地说, PMOS是在N型硅的衬底上,通过选择掺杂形成P型的掺杂区,作为PMOS的源漏区;NMOS是 在P型硅的衬底上,通过选择掺杂形成N型的掺杂区,作为NMOS的源漏区。CMOS的制作工 艺通常包括N阱CMOS工艺、P阱CMOS工艺、双阱CMOS工艺。P阱CMOS工艺是在N型硅衬 底上制造P沟晶体管,在P阱中制造N沟晶体管,其阱可采用外延法、扩散法或离子注入方 法形成。P阱CMOS工艺应用得最早,也是应用得最广的工艺,适用于标准CMOS电路及CMOS 与双极NPN兼容的电路。传统的2. 0 μ m及以上铝栅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制作工艺一般采用P阱CMOS制 作工艺,PMOS是直接制作在N型衬底上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善铝栅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静态电流失效的方法,该方法基于P阱CMOS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准备好用于制作铝栅CMOS的N型衬底基片后,先在基片上进行N型离子注入,增加衬底表面浓度,然后再进行后续的铝栅CMOS制作工艺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灿健,谭志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深圳方正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