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葫芦抑制剂、其制备方法及用其抑制水葫芦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989850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葫芦抑制剂、其制备方法及用其抑制水葫芦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防治水葫芦的组合物包含:活性成分(a):肉桂酸和/或其衍生物香豆酸;活性成分(b):水杨酸;和(c)农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辅剂,其中,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10∶1~1∶10,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用该组合物抑制水葫芦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组合物和方法具有安全高效、质量可控、易于生产,且可持续性控制水葫芦生长的优点,为建立有效的水葫芦管理体系提供新的途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除草剂领域,更具体而言属于生物除草剂领域,其中所提供的除草剂 对水葫芦具有有效的抑制作用。
技术介绍
水葫芦又称凤眼莲,是雨久花科 凤眼莲属,多年生单子叶水生草本植物,也可根生于淤泥中。水葫芦根状茎粗短,密生许多 细长的须根,其繁殖能力极强,以无性繁殖为主,13 39°C的气温都适宜繁殖。水葫芦一般 每5天可繁殖1株新植株,8个月便能繁衍成60万株的群体。水葫芦也可开花结出种子进 行有性繁殖,一枝花大约结300粒种子,种子一般沉入水中休眠,环境适宜开始萌发。水葫 芦是世界上繁殖速度最快的植物之一 ,平均每100平方米的水面能够生长200万株水葫 芦,合计300多吨。也是危害最严重的多年生水生杂草之一 。它能够在水库、湖泊、河道 等大型水域快速繁殖,形成单一的优势群体,减少生物多样性,为蚊蝇滋生提供场所,严重 危害农业发展,水上运输,人类和家畜的健康。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业的发展,城市生活垃圾及工业污水的排 放使水体富营养化,加剧了水葫芦快速蔓延。在我国的17个省市自治区均有水葫芦泛滥成 灾的报导,危害最严重为浙江、福建、广东、云南和台湾五省W]。我国每年因水葫芦及其它 入侵物种所造成的损失约为574亿元。目前,水葫芦治理方法综合起来主要有三种人工打捞、化学除草剂防治(例如国 内外通常使用的化学除草剂草甘膦和2,4-D)、以及生物防治W]。由于人工打捞的费时费 力且控制效果持续性小,化学除草剂会对造成新一轮的环境污染,人们开始重视无污染的 天然产物农药及植物源除草剂,利用生物的化感作用来控制水葫芦是治理水葫芦的新思路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已经尝试了利用多种植物的化感作用来探索寻找治 理水葫芦的新方法,比如酡浆草酸(Oxalic acid) 、龙蛇草植物W]、银胶菊和野薄 荷等植物的提取物或干粉悬浮液对水葫芦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马缨丹广泛分 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能够产生大量的次生代谢物质,其提取物对于多种水生植物的幼 苗根的生长与种子发芽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Saxena MK(2000)报告把马缨丹的 枝条放入培养水葫芦的水池中,3周后导致池中水葫芦叶和根死亡,易振等Q006)报 告马缨丹叶水提液中水杨酸、6-甲基香豆素、香豆素和对羟基苯甲酸对水葫芦的抑制作用 。本申请人实验室通过对马缨丹水提液对水葫芦生长的抑制研究发现,喷洒马缨丹提 取液所导致的水葫芦叶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氢增加是导致其死亡的原因 ,并申请了专利。本专利技术的研究正是基于本项目组的专利技术专利“水葫芦生物抑 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0410052993. 3) 以及2003-2005年期间上海市科技 攻关项目“水葫芦生物抑制剂的研究”(项目编号03DZ12008)。本项目组前述的专利以红黄花马缨丹(Lantana camara)的叶为原材料,其优点是来源于天然材料,低毒,易降解等。但是,该制剂也存在有明显的缺点,即主效成分不清楚, 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难。另外,原材料(马缨丹)中的主效成分受到了马缨丹生长状态与 生长环境的巨大影响,比如老叶与嫩叶、秋季与春季取材、取材后材料的储存条件等都 可导致制剂主效成分的明显变化,从而导致制剂的使用效果不稳定。因此,本领域中迫切需要开发出安全、高效、质量可控、易于生产,且可持续性控制 水葫芦生长的生物除草剂,从而为建立有效的水葫芦管理体系提供新的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正是在于寻找安全、高效且易于生产,可持续性控制水葫芦生 长的生物除草剂,为建立有效的水葫芦管理体系提供新的途径。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水葫芦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 含活性成分(a)肉桂酸和/或其衍生物香豆酸;活性成分(b):水杨酸;(c)农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辅剂,其中,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10 1 1 10。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5 1 1 5, 更优选4 1 1 4,再优选为1 2 2 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活性成分(a)中同时包含肉桂酸和香豆酸,且 肉桂酸与香豆酸的重量比为10 1 1 10。在一个优选例中,肉桂酸与香豆酸的重量比为5 1 1 5,更优选4 1 1 4,再优选为1 2 2 1。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组合物中还包含选自下组中的一种或多种的 活性成分(d) :6-甲基香豆素、龙胆酸、雷琐酸、阿魏酸、对羟基苯甲酸、香豆素或7-羟基香豆素。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活性成分(d)为6-甲基香豆素。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农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辅剂选自稀释剂、 保湿剂、表面活性剂或助溶解剂。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稀释剂选自醋酸缓冲液、柠檬酸缓冲液或柠檬酸-磷酸缓 冲液;保湿剂选自甘油;表面活性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吐温、Triton X-100 ;所述助 溶解剂选自二甲亚砜。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组合物包含的活性成分、稀释剂、保湿剂和表 面活性剂之间的体积比为 1 (5000-15000) (100-1000) (1-200)。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活性成分、稀释剂、保湿剂和表面活性剂之间的体积比为1 (8000-12000) (400-800) (10-100),优选 1 (9000-10000) (400-500) (10-50)。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的体积之和占所述 组合物总体积的0. 01 10. 0。在一个优选例中,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的体积之和占所述组合物总体积 的0. 05 5. 0,优选0. 1 1. 0。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组合物包含0. 1-10重量份的肉桂酸;0. 1-10重量份的香豆酸;0. 1-10重量份的水杨酸;禾口0-10重量份6-甲基香豆素。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制备防治水葫芦的组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 包括混合以下组分形成组合物的步骤活性成分(a)肉桂酸和/或其衍生物香豆酸;活性成分(b):水杨酸;(c)农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辅剂,其中,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10 1 1 10。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5 1 1 5, 更优选4 1 1 4,再优选为1 2 2 1。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中,提供了一种防治水葫芦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本专利技术 的组合物施用到水葫芦上、施用到长有水葫芦的区域或可能会长有水葫芦的区域中。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组合物的施用剂量为0. 05 0. 60升/平方米/天,优选 0. 10 0. 40升/平方米/天,更优选0. 10 0. 20升/平方米/天。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中,提供了肉桂酸和/或其衍生物香豆酸在制备防治水葫芦 的组合物中的用途。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方面由于本文的公开内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 的。附图说明图1 马缨丹叶水提取液中主效成分分析的HPLC图谱。其中A 肉桂酸;B 香豆 酸;C 二羟肉桂酸;D 丁香酸;E 水杨酸。图2:含单一酚酸类化合物的抑制剂对水葫芦生长的影响(喷洒14天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防治水葫芦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活性成分(a):肉桂酸和/或其衍生物香豆酸;活性成分(b):水杨酸;(c)农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辅剂,其中,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10∶1~1∶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慧琼魏晓静王六法徐国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