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鲜红B用于杀灭白纹伊蚊成蚊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80302 阅读:3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四碘荧光素,特别是涉及赤鲜红B(即四碘荧光素B)用于杀灭白纹伊蚊成蚊的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赤鲜红B与10%葡萄糖水按质量体积比为50mg/ml~100mg/ml的比例混合可制成光敏杀虫剂,将其浸渍或喷洒在棉织物或植物等载体上作为诱饵供白纹伊蚊成蚊食用,诱食的白纹伊蚊成蚊接受照度为3×104勒克斯光照4~6小时后便死亡。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光敏杀虫剂不仅使用极其方便,而且生产工艺简单和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色素,具体涉及四碘荧光素,特别是涉及四碘荧光素B的用途。
技术介绍
赤鲜红B是由荧光素碘化而得的,其化学名称为四碘荧光素B,分子式为 C20H6I4Na205 · H20,分子量为897. 88,熔点为303°C。赤鲜红B是一种红色或红褐色的颗粒或粉末,无臭,易溶于水,溶于乙醇、丙二醇和甘油,不溶于油脂,耐热性、耐碱性、耐氧化还原性好,耐细菌性和耐光性差,遇酸则沉淀,吸湿性差。赤鲜红B具有良好的染着性,特别是对蛋白质染着性尤佳。根据其性状,在需高温焙烤食品和碱性及中性食品中着色力较其他合成色素强。赤鲜红B除用于食品着色剂外,还可用于沉淀滴定的吸附指示剂、酸碱滴定荧光指示剂、和光度测定试剂。白纹伊蚊是传播登革病毒重要媒介之一。登革病毒(DEN)通常是通过伊蚊传播给人类,引起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症。世界上近一半人群受DENV传播的潜在威胁,每年世界上DENV感染人数达50 100百万例。然而目前,对登革病治疗药物,尤其对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症尚无很好治疗措施,死亡率高,危害极为严重,而且还经常转化为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并严重影响经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赤鲜红B用于杀灭白纹伊蚊成蚊的用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学礼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