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阻尼减振器活塞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84637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调节阻尼减振器活塞组件,包括活塞阀总成、阀座空心活塞杆以及设在阀座内的阻尼调节旋转阀;空心活塞杆的伸入减振器工作缸内的下端部与所述活塞阀总成相连接,其上端部与所述阀座相连接;空心活塞杆的内部设有控制杆以及移动阀芯,该控制杆位于移动阀芯的上方,控制杆和移动阀芯与空心活塞杆均为一组对偶件,控制杆的上端与所述阻尼调节旋转阀保持接触,下端与所述移动阀芯保持接触;在空心活塞杆下端设有一个与其中心孔贯通的径向小孔,移动阀芯上下移动可开启或关闭径向小孔,实现阻尼的调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具有阻尼调节简便、可靠性高的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液压元件
,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悬架系统中的可调节阻尼的减振器活塞组件。
技术介绍
减振器是汽车上的关键部件,具有极高的技术含量,其工作性能好坏直接关系到汽车的乘坐舒适性、操纵稳定与安全性。普通减振器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阻尼无法随汽车的运行工况和激励的变化而进行调节,因此,其减振性能的进一步提高受到限制。为此,在一些先进的半主动汽车悬架系统中的阻尼可变减振器上,采用了电磁阀来控制流量,其原理是通过节流口流量控制对减振器的阻尼实现自动调节,以使车辆更好、更多的适应不同路面的激励,提高车辆的舒适性、操控性和安全性。现有技术的阻尼可调减振器的节流口流量控制大多采用转动活塞杆的控制方式,如98100809. 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节流阀控制装置,它是以电磁扭矩马达为旋转动力,直接驱动转动活塞杆作90°范围内转动。这种控制装置,实现起来比较困难,制造和使用成本高,难以在减振器中大规模推广应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汽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普通减振器阻尼无法调节和电子控制阻尼减振器的制造和使用成本过高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阻尼调节简便,可靠性高,加工制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调节阻尼减振器活塞组件,包括活塞阀总成(4)、减振器工作缸(5)、阀座(1)以及空心活塞杆(2),空心活塞杆(2)的伸入减振器工作缸(5)内的下端部与所述活塞阀总成(4)相连接,空心活塞杆(2)的上端部与所述阀座(1)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该减振器活塞组件还包括设在阀座(1)内的阻尼调节旋转阀(6),所述空心活塞杆(2)的内部设有控制杆(3)以及移动阀芯(7),该控制杆(3)位于移动阀芯(7)的上方,控制杆(3)的上端与所述阻尼调节旋转阀(6)保持接触,下端与所述移动阀芯(7)保持接触,在所述空心活塞杆(6)下端设有一个与其中心孔贯通的径向小孔(2-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培成李文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程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