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榨汁后的西番莲果实残渣中提取白杨素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981431 阅读:4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从榨汁后的西番莲果实残渣中提取白杨素的方法,它是取榨汁后的西番莲果实残渣,加入低碳醇,所得混合液以碱液调节pH值至9~12,回流提取1~3次,每次1~2h,合并提取液,冷却后抽滤,滤液用酸调节pH值至1~3,放置析出,抽滤,滤饼用乙酸乙酯溶解,过滤,滤液浓缩至浸膏,向浸膏中加入低碳醇,以碱液调节pH值至9~12后加热溶解,冷却,之后用酸调节pH值至5~7,放置析出,抽滤,所得滤饼洗涤,干燥,即得白杨素。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以作为废弃物处理的榨取果汁后的西番莲果实残渣为原料进行提取,实现废物再利用,有效的节约了资源;且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易控、生产周期短、适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中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白杨素(chrySin,CR)即5,7_ 二羟基黄酮,又称白杨黄素,分子式C15HltlO4,相对分子量为254,淡黄色棱柱形结晶(甲醇),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微溶于乙醚、乙醇和氯仿,不溶于水。白杨素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黄酮,具有抗氧化、抗高血压、抗糖尿病、抗病毒及抗肿瘤等作用,其主要存在于紫葳科植物木蝴蝶(Oroxylum indiCum(L.) Vent.)的种子、 茎皮,松科植物山白松(Pinus mon-ticola Dougl.)的心木,芒松的心木等;此外,其他许多植物如西番莲中也都有存在。西番莲(Passionfora edulis f. flavicarpa Deg)是西番莲科西番莲属多年生藤本攀缘植物,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暖湿地域。我国于1913年从菲律宾引入在台湾种植,现在主要分布于台湾、广东、福建、广西、云南、浙江、四川等省。目前,西番莲果实主要用于制作果汁饮料,其主要使用部分为果实中的果肉和果汁,而种子和果皮也有用于提取果胶和油脂作为食品行业用原料的报道,但对于榨取果汁后的残渣(包括果皮和种子,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从榨汁后的西番莲果实残渣中提取白杨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取榨汁后的西番莲果实残渣,加入低碳醇,所得混合液以碱液调节pH值至9~12,回流提取1~3次,每次1~2h,合并提取液,冷却后抽滤,滤液用酸调节pH值至1~3,放置析出,抽滤,滤饼用乙酸乙酯溶解,过滤,滤液浓缩至浸膏,向浸膏中加入低碳醇,以碱液调节pH值至9~12后加热溶解,冷却,之后用酸调节pH值至5~7,放置析出,抽滤,所得滤饼洗涤,干燥,即得白杨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昶年卢照凯谢冬养钟德品周晓青谢丹陆美珍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三宝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