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肿瘤的新方法。IFNγ是抗病毒、抗肿瘤的重要细胞因子,LXR是配体激活转录分子,ERK1/2抑制剂是进行临床II期实验的治疗肿瘤候选药物。我们的研究中发现:X受体(liver?X?receptor)LXR配体刺激巨噬细胞IFNγ表达、抑制肿瘤增长;ERK1/2抑制剂通过激活LXR显著地激活巨噬细胞IFNγ表达。巨噬细胞分布广、数量大,因此,ERK1/2抑制剂激活LXR刺激IFNγ表达将在抑制肿瘤生长中发挥极大作用,从而建立一种机理明确的预防和治疗肿瘤的新途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ERK1/2抑制剂调控巨噬细胞干扰素伽马(interferon Y,IFN γ )在抑制肿瘤中发挥极大作用以及建立一种机理明确的预防和治疗肿瘤的新途径。
技术介绍
肺肿瘤是当前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并且是目前处于死亡率首位的肿瘤,对其防治具有显著的理论与应用价值。IFNy作为抗病毒感染、抗肿瘤的重要细胞因子,其表达调控一直被局限在T细胞和NK细胞中,并且如何调控IFN γ表达的组织、细胞特异性与相关信号通路并不明确。L)(R是近年来开展研究的一个重要转录因子,虽然L)(R在胆固醇与脂质代谢中的功能有较详细的研究,但LXR是否在肿瘤、免疫系统中发挥功能尚不清晰。在我们的前期研究中发现L)(R配体刺激巨噬细胞IFNy表达、抑制肿瘤增长;ERKlA抑制剂激活!^!?去刺激正^^表达。巨噬细胞是体内分布广泛的细胞,由于抗感染、抗病毒、增强免疫等方面的要求,巨噬细胞在肺部中非常丰富,理论上,巨噬细胞是否表达IFN γ及其调控一直是该领域的空白,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巨噬细胞分布的广泛性和数量庞大,ERK1/2抑制剂通过刺激巨噬细胞IFNy表达来抑制肿瘤的增长具有明显的可行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肺肿瘤的治疗,本专利技术涉及ERK1/2抑制剂刺激巨噬细胞IFNy表达、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以及建立一种机理明确的预防和治疗肿瘤的新途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阐明ERKlA抑制剂抑制肿瘤生长的机理,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其预防和治疗肿瘤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首先ERK1/2抑制剂能够刺激巨噬细胞IFN γ的表达,并且通过转录水平的单一信号通路调节,机理明确,而且巨噬细胞分布广泛,尤其在肺部,通过刺激肺部巨噬细胞IFNy表达来抑制肿瘤的增长,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附图说明附图1 :ERKl/2抑制剂刺激体外巨噬细胞IFN γ表达附图2 :ERKl/2抑制剂上调小鼠体内组织IFN γ的水平附图3 :ERKl/2抑制剂U0U6抑制移植肺肿瘤细胞的体内生长具体实施例方式1.测试ERK1/2抑制剂对肺肿瘤的预防效果A).我们将平行采用野生型小鼠和 IFN γ敲除小鼠,给小鼠喂食ERK1/2抑制剂7_10天,之后建立小鼠肺肿瘤模型,在此期间持续给药,每天观察小鼠的肿瘤体积和生长情况,测试控制组和给药组之间的差别。并且通过 IFNy敲除小鼠组判断其预防肿瘤的效果与IFNy之间的关系。B).对不同组的小鼠进行血清中IFNy浓度检测,观察IFNY浓度变化与肿瘤生长状况之间的关系。依据我们前期对野生小鼠的实验结果观察发现,在肿瘤移植1周后出现可测肿瘤,在肿瘤出现后的3-4周, 半数小鼠将陆续死亡。因此,对移植肿瘤模型鼠,在给药3-4周左右对存活的部分小鼠终止实验,收集肿瘤、组织、血液等样本,分析野生小鼠血清中IFNy浓度,对组织、肿瘤等进行切片、免疫组化分析,观察肿瘤的内部结构的变化。其余的存活部分小鼠则持续给药观察能否延长生命、改善由肿瘤造成的各种损害。而采用致癌剂诱导的肺肿瘤出现并导致死亡则一方面需要更长的时间(18-M周),另一方面则是肿瘤块出现在肺部,无法目测,采用活体成像技术来检测肺肿瘤出现的时间、大小等。在实验进行到18周左右,将对部分存活小鼠终止实验,通过对样本的收集、分析,确定ERK1/2抑制剂对致癌剂诱导的肺肿瘤预防效果, 并比较野生小鼠与IFNY敲除小鼠之间的差异,从而确定预防效果对IFNY的依赖性。余下的存活小鼠则持续给药,进一步地观察更长时期的预防效果。 2.测试ERK1/2抑制剂对肺肿瘤的治疗效果,分别采用早、中、晚期阶段进行。肿瘤细胞在移植1周后出现可测肿瘤块,2周之后肿瘤增长明显加快,4周左右过半数小鼠死亡; 而致癌物诱导的肺肿瘤则在16周左右出现,而出现死亡则在M周左右。因此,早、中、晚期将依据于模型而变动。对移植型,我们拟采用肿瘤细胞移植后1周、2周和3周开始给药。对致癌物诱导型则在致癌物注射后的10周、15周和20周左右开始给药。在给药前后分别通过用卡尺测量和活体成像技术对移植型和诱导型肿瘤的出现、增长进行详细的观察、记录。 实验分别在4周和M周结束,结束前对部分存活小鼠进行血清中IFNY量的检测,并与肿瘤生长相关联,对于实验结束前死亡的小鼠进行组织取样、免疫组化分析等,以确定药物功效和对IFN γ表达的刺激作用。权利要求1.ERK11/2抑制剂调控巨噬细胞正^^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特征在于ERKl/2抑制剂能够上调巨噬细胞IFNy的表达,并且这种上调是通过L)(R在转录水平上发挥作用。巨噬细胞作为抗感染、肿瘤最前沿细胞,广泛分布于体内且其产生可控。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一种机理明确的预防和治疗肿瘤的新途径;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本专利技术所形成的预防和治疗肿瘤的新途径;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本专利技术所形成的预防和治疗肿瘤的机理。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肿瘤的新方法。IFNγ是抗病毒、抗肿瘤的重要细胞因子,LXR是配体激活转录分子,ERK1/2抑制剂是进行临床II期实验的治疗肿瘤候选药物。我们的研究中发现X受体(liver X receptor)LXR配体刺激巨噬细胞IFNγ表达、抑制肿瘤增长;ERK1/2抑制剂通过激活LXR显著地激活巨噬细胞IFNγ表达。巨噬细胞分布广、数量大,因此,ERK1/2抑制剂激活LXR刺激IFNγ表达将在抑制肿瘤生长中发挥极大作用,从而建立一种机理明确的预防和治疗肿瘤的新途径。文档编号A61K45/00GK102274513SQ20111018791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6日专利技术者李小菊, 段亚君, 王琦雪, 陈元利, 韩际宏, 马醒哲 申请人:南开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ERK1/2抑制剂调控巨噬细胞IFNγ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特征在于:ERK1/2抑制剂能够上调巨噬细胞IFNγ的表达,并且这种上调是通过LXR在转录水平上发挥作用。巨噬细胞作为抗感染、肿瘤最前沿细胞,广泛分布于体内且其产生可控。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一种机理明确的预防和治疗肿瘤的新途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际宏,马醒哲,王琦雪,段亚君,陈元利,李小菊,
申请(专利权)人:南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