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骆家勇专利>正文

半钢丝子午无内胎轮胎三面修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04191 阅读:3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钢丝子午无内胎轮胎三面修补设备,主体支座包括上梁(5)、下梁(6)和侧梁(7),上梁(5)开有水平滑动槽(8),侧梁(7)开有竖直滑动槽(9),下梁(6)有两个定位孔(10);加压固定装置包括带加压块(11)的竖直加压杆(12)和水平加压杆(13),竖直加压杆(12)通过螺母装在上梁(5)的水平滑动槽(8);水平加压杆(13)通过竖直滑动槽(9)装在侧梁(7)上;加热装置包括内模(14)、外模(15)、顶模(16)三块模具、加热器和仪表箱,模具预留口(17)中分别嵌入发热棒和热电偶温度测量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轮胎从趾口、胎侧和胎冠带束层进行三个方向的加热加压,保证骨架材料、胎体和胶料获得均匀的压力和热量,从而使修补处平整无气泡,并能牢固附着于胎体之上。(*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轮胎修补技术,特别是一种对半钢丝子午无内胎轮胎进行定时定温三面修补设备。
技术介绍
传统的半钢丝子午轮胎修补有两种方法:一是冷补法,即使用预硫化胶片和氯丁胶水进行粘合;二是热补法,即在修补伤口时,使用上下层加热加压粘合方式进行修补。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第一种方法操作简便,成本较低,但只能修补胎冠较小的钉眼;第二种方法可修补轮胎胎侧伤口,其成本和操作难度均高于冷补法,耐用性和气密性却不长久,达不到半钢丝子午无内胎轮胎高气密性和柔韧性的要求,尤其是行驶安全性较差,大部分轮胎胎侧被刺穿后只能直接报废,达不到环保节能的要求。如中国专利200920226285.5公开了一种“轿车轮胎双模修补硫化机”,它通过固定模具和移动模具双面加压加热硫化,虽然可以方便地进行轮胎修补,但是达不到半钢丝子午无内胎轮胎从趾口、胎侧至胎冠高气密性和柔韧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半钢丝子午无内胎轮胎进行定时定温三面修补设备,其不仅解决了冷补法胎侧伤口不能修补的难题,也解决了现有热补法中两面修补耐用性和气密性不高的缺点,提高了修补后轮胎的安全系数,同时大大降低了轮胎的报废率,其修补成本仅为新轮胎的十分之一至四分之一。本技术是由以下技术方案构成的:半钢丝子午无内胎轮胎三面修补设备,包括主体支座、加压固定装置和加热装置,其中:主体支座包括上梁、下梁和侧梁,上梁开有水平滑动槽,侧梁开有竖直滑动槽,下梁有两个定位孔;加压固定装置包括带加压块的竖直加压杆和水平加压杆,竖直加压杆通过螺母装在上梁的水平滑动槽;水平加压杆通过竖直滑动槽装在侧梁上,两加压杆可在约束滑动槽内滑动,通过加压,反作用力可使压杆自身锁紧;加热装置包括内模、外模、顶模三块模具、加热器和仪表箱,模具预留口中分别嵌入发热棒和热电偶温度测量器,两者连接到外部的仪表箱,仪表箱设时间继电器和温控器,可控制模具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上述的半钢子午无内胎轮胎三面修补设备,其中:内模有与轮胎内面从趾口、胎侧至胎冠相吻合的曲面,下部有两个穿过下梁定位孔的定位螺栓;外模有与轮胎外面从趾口、胎侧至胎冠相吻合的曲面;顶模有与胎冠相吻合的曲面,还有电线手柄。上述的半钢子午无内胎轮胎三面修补设备,其中:上梁还有孔,孔下设固定螺母,定位螺杆穿过孔与水平加压杆通过轴承连接。上述的半钢子午无内胎轮胎三面修补设备,其中:水平加压杆的加压块另设辅助帽,以增加附着面积和缩短调距。上述的半钢子午无内胎轮胎三面修补设备,其中:竖直加压杆底端为锥体结构,与竖直加压块的锥体轴承相连接;水平加压杆底端为锥体结构,与水平加压块的锥体轴承相连接。上述的半钢子午无内胎轮胎三面修补设备,其中:竖直加压杆和水平加压杆、定位螺杆有手柄。上述的半钢子午无内胎轮胎三面修补设备,其中:加压固定装置还可以是气缸、液压顶、千斤顶。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半钢丝子午无内胎轮胎三面修补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修补部位连接轮胎趾口、胎侧和胎冠带束层:本技术修补部位从胎侧伤口上下延伸至胎冠带束层及轮胎趾口,增强轮胎修补部位的强度,修补后仍可保持轮胎整体柔软性,确保轮胎安全耐用。2、三面加压加热工艺和定温定时控制装置:使用三面加压加热工艺可保证骨架材料、胎体和胶料获得均匀的压力和热量,从而使修补处平整无气泡,并能牢固附着于胎体之上,仪表箱可精确控制胶料硫化时间和温度,使橡胶物理机械性能达到最佳。3、设计制作几种规格模具,可根据不同轮胎尺寸更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设备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模具组合图,图3为本技术的预修补轮胎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设备使用状态图,图5为使用本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图中:1、轮胎趾口,2、骨架材料和胶料,3、胎侧伤口,4、胎冠带束层,5、上梁,6、下梁,7、侧梁,8、水平滑动槽,9、竖直滑动槽,10、定位孔,11、加压块,12、竖直加压杆,13、水平加压杆,14、内模,15、外模,16、顶模,17、模具预留口,18、定位螺栓,19、电线手柄,20、孔,21、固定螺母,22、定位螺杆,23、辅助帽,24、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半钢丝子午无内胎轮胎三面修补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如图1、图2,半钢子午无内胎轮胎三面修补设备,包括主体支座、加压固定装置和加热装置,其中:主体支座包括上梁5、下梁6和侧梁7,上梁5开有水平滑动槽8,侧梁7开有竖直滑动槽9,下梁6有两个定位孔10;加压固定装置包括带加压块11的竖直加压杆12和水平加压杆13,竖直加压杆12通过螺母装在上梁5的水平滑动槽8;水平加压杆13通过竖直滑动槽9装在侧梁7上,两加压杆可在约束滑动槽内滑动,通过加压,反作用力可使压杆自身锁紧;加热装置包括内模14、外模15、顶模16三块模具、加热器和仪表箱,模具预留口17中分别嵌入发热棒和热电偶温度测量器,两者连接到外部的仪表箱,仪表箱设时间继电器和温控器,可控制模具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上述的半钢子午无内胎轮胎三面修补设备,其中:内模14有与轮胎内面从趾口、胎侧至胎冠相吻合的曲面,下部有两个穿过下梁定位孔10的定位螺栓18;外模15有与轮胎外面从趾口、胎侧至胎肩相吻合的曲面;顶模16有与胎冠相吻合的曲面,还有电线手柄19。上述的半钢子午无内胎轮胎三面修补设备,其中:上梁5还有孔20,孔20下设固定螺母21,定位螺杆22穿过孔20与水平加压杆13通过轴承连接。上述的半钢子午无内胎轮胎三面修补设备,其中:水平加压杆13的加压块11另设辅助帽23,以增加附着面积和缩短调距。上述的半钢子午无内胎轮胎三面修补设备,其中:竖直加压杆12底端为锥体结构,与竖直加压块11的锥体轴承相连接;水平加压杆13底端为锥体结构,与水平加压块11的锥体轴承相连接。上述的半钢子午无内胎轮胎三面修补设备,其中:竖直加压杆12和水平加压杆13、定位螺杆22有手柄24。上述的半钢子午无内胎轮胎三面修补设备,其中:加压固定装置还可以是气缸、液压顶、千斤顶。如图4,使用时,预备硫化轮胎横放在下梁6处,卡入内模14,放上顶模15,旋进或旋退水平加压杆13,使顶模16在水平方向固定;放上外模15,调整并旋进竖直加压杆12,在竖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钢丝子午无内胎轮胎三面修补工艺的三面修补设备,包括支座、加压固定装置和加热装置,其特征是:主体支座包括上梁(5)、下梁(6)和侧梁(7),上梁(5)开有水平滑动槽(8),侧梁(7)开有竖直滑动槽(9),下梁(6)有两个定位孔(10);加压固定装置包括带加压块(11)的竖直加压杆(12)和水平加压杆(13),竖直加压杆(12)通过螺母装在上梁(5)的水平滑动槽(8);水平加压杆(13)通过竖直滑动槽(9)装在侧梁(7)上;加热装置包括内模(14)、外模(15)、顶模(16)三块模具、加热器和仪表箱,模具预留口(17)中分别嵌入发热棒和热电偶温度测量器,两者连接到外部的仪表箱,仪表箱设时间继电器和温控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钢丝子午无内胎轮胎三面修补工艺的三面修补设备,包括支
座、加压固定装置和加热装置,其特征是:主体支座包括上梁(5)、下梁
(6)和侧梁(7),上梁(5)开有水平滑动槽(8),侧梁(7)开有竖直滑
动槽(9),下梁(6)有两个定位孔(10);加压固定装置包括带加压块(11)
的竖直加压杆(12)和水平加压杆(13),竖直加压杆(12)通过螺母装在
上梁(5)的水平滑动槽(8);水平加压杆(13)通过竖直滑动槽(9)装
在侧梁(7)上;加热装置包括内模(14)、外模(15)、顶模(16)三块模
具、加热器和仪表箱,模具预留口(17)中分别嵌入发热棒和热电偶温度测
量器,两者连接到外部的仪表箱,仪表箱设时间继电器和温控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内模(14)有与轮胎内
面从趾口、胎侧至胎冠相吻合的曲面,下部有两个穿过下梁定位孔(10)
的定位螺栓(18);外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家勇
申请(专利权)人:骆家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