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及铜合金管材两辊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79154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及铜合金管材两辊轧制装置,其包括上料系统和出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料系统和出料系统之间设有两辊轧制机,在所述两辊轧制机的进料一端安装有管坯卡紧送进装置;所述两辊轧制机包括上轧辊、下轧辊和支承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配有支承辊,可以轧制变形抗力大的合金,也可以实现大送进量轧制,轧辊系统不会出现运行不稳定,轧制制品质量稳定。(*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轧制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铜及铜合金管材两辊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两辊轧制装置是采用电机通过皮带带动减速机,减速机通过曲柄连杆机构驱动轧制系统工作。轧辊不配支承辊,传动系统也不配平衡装置。存在的问题是,轧机的传动效率低、能耗高。由于轧辊不配支承辊,在轧制变形抗力较大的合金或者轧制送进量稍大时,轧辊系统往往会出现运行不稳定,轧制制品质量变差。制品表面易于出现啃伤、断面不规整、飞边等缺陷。特别是动力系统不配平衡装置,轧辊在做往复轧制运动时,存在很大的冲击负荷。对轧制系统的结构强度提出很高的要求,轧制过程的能量利用效率低,轧机机箱也不易实现长周期的有效密封,易出现工艺润滑液泄露。轧辊往复冲击大的另一个缺点是, 轧机往复运动速度受轧辊系统运动惯性的影响,轧制速度受到很大的限制,国内一般轧机的运行速度在50次/分左右,生产效率无法得到有效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铜及铜合金管材两辊轧制装置,该装置采用无屑加工工艺在冷状态下生产高精度铜及铜合金无缝管材。上述目的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的一种铜及铜合金管材两辊轧制装置,其包括上料系统和出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料系统和出料系统之间设有两辊轧制机,在所述两辊轧制机的进料一端安装有管坯卡紧送进装置;所述两辊轧制机包括上轧辊、下轧辊和支承辊,所述上轧辊、下轧辊的辊面紧贴在一起形成孔型,上支承辊位于上轧辊的上面,所述上支承辊的辊面与所述上轧辊的上部表面紧贴在一起,所述下支承辊位于下轧辊的下面,所述下支承辊的辊面与所述下轧辊的下部表面紧贴在一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轧辊配有支承辊,使轧机的传动效率显著提高、轧制能耗降低、轧制速度提高。轧辊配支承辊的好处是,可以轧制变形抗力大的合金, 也可以实现大送进量轧制,轧辊系统不会出现运行不稳定,轧制制品质量稳定。动力系统配平衡装置,轧辊在做往复轧制运动时,消除了冲击负荷的负面作用,轧制过程的能量利用效率提高,轧制速度和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铜及铜合金管材两辊轧制装置,其包括上料系统加和出料系统2c,在上料系统加和出料系统2c之间设有两辊轧制机,在两辊轧制机的进料一端安装有管坯卡紧送进装置5 ;两辊轧制机包括上轧辊1、下轧辊2、上支撑辊3和下支承辊4。上、下轧辊1、2的辊面紧贴在一起形成孔型,上支承辊3位于上轧辊1的上面,上支承辊3的辊面与上轧辊1 的上部表面紧贴在一起,对上轧辊起支撑作用,防止上轧辊在轧制过程中因刚度不足而发生绕曲变形。下支承辊4位于下轧辊2的下面,下支承辊4的辊面与下轧辊2的下部表面紧贴在一起,对下轧辊2起支撑作用,防止下轧辊2在轧制过程中因刚度不足而发生绕曲变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及铜合金管材两辊轧制装置,其包括上料系统和出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料系统和出料系统之间设有两辊轧制机,在所述两辊轧制机的进料一端安装有管坯卡紧送进装置;所述两辊轧制机包括上轧辊、下轧辊和支承辊,所述上轧辊、下轧辊的辊面紧贴在一起形成孔型,上支承辊位于上轧辊的上面,所述上支承辊的辊面与所述上轧辊的上部表面紧贴在一起,所述下支承辊位于下轧辊的下面,所述下支承辊的辊面与所述下轧辊的下部表面紧贴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铜及铜合金管材两辊轧制装置,其包括上料系统和出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料系统和出料系统之间设有两辊轧制机,在所述两辊轧制机的进料一端安装有管坯卡紧送进装置;所述两辊轧制机包括上轧辊、下轧辊和支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永东杨志强高广明
申请(专利权)人:金川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