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还原蒸馏炉用反应筒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99524 阅读:3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6:58
一种大型还原蒸馏炉用反应筒体包括筒体、筛板和抽氯化镁半管,所述筒体底部封闭,顶部开口,开口部外侧壁固定焊接双层托环板,包括上托环板和下托环板,上托环板和下托环板上开有环形强制冷却槽,上托环板和下托环板间固定焊接筒圈、筋板和吊耳,筒体和筒圈之间的下托环板上设有开孔,筛板下部设有加强筋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设计实现了力的多路径传递,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大幅改善了结构应力分布状态,大幅减弱了应力峰值,关键部位上提高了结构柔性,提高了结构抗热载荷性能。具有可靠性高、故障率低、抗热疲劳和机械应力疲劳性能优良等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专用于钛冶金领域的设备,具体是涉及一种大型还原蒸馏炉用反应筒体
技术介绍
在金属钛的还原-蒸馏 生产流程中,需要原料在高真空度的密封反应器内进行还原反应和蒸馏处理,从而实现从四氯化钛中置换出金属钛的反应过程。在此过程中,反应器要承受剧烈的热载荷和机械载荷作用,其工作温度已高于材料蠕变点,同时还要受到镁、四氯化钛和氯化镁的侵蚀。这就要求作为主体设备的反应器筒体,能够经受剧烈的热循环和应力循环作用,而不致出现严重变形和疲劳破坏。目前国内在金属钛生产的还原-蒸馏生产流程中,反应器上部均使用环形悬臂结构,环板与筒体件以筋板直接焊接,且细部设计上未设置止裂构造,这种环形悬臂结构受力不均匀,且在局部部位出现高度应力集中,关键部位局部刚性过大,在热应力下导致进一步的应力集中。在实际使用中,筋板焊缝在一次热循环中即发生开裂,再次使用即会出现裂纹延展,且因裂纹无法终止而导致反应器筒体整体失效,影响生产的正常运行,设备运行成本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消除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故障率低,寿命大幅提高的一种海绵钛还原蒸馏炉用反应器筒体。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型还原蒸馏炉用反应筒体,包括筒体、筛板和抽氯化镁半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底部为椭圆形封头,顶部开口,筒体上部外侧壁固定焊接双层托环板,包括上托环板和下托环板,上托环板和下托环板间固定焊接筒圈、筋板和吊耳,筒体和筒圈之间的下托环板上设有开孔,筛板下部设有加强筋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翰元张同茂梁曦彬韩金红张堪牢党延春
申请(专利权)人:金川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