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盘式制动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52741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液压盘式制动钳,它包括带U型结构的壳体(1)、安装支架(2)、制动簧片(7)、内制动片(4)和外制动片(3),所述的安装支架(2)的两端分别设有主滑动轴(5)和副滑动轴(6)与壳体(1)滑动连接,所述的内制动片(4)与安装支架(2)滑动连接,且内制动片(4)和外制动片(3)均位于壳体(1)的U型结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的U型结构处设有至少一根加强杆(8),加强杆(8)的轴线与内制动片(4)的制动面相互垂直,且内制动片(4)和外制动片(3)均滑动套接在加强杆(8)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装配较简单、壳体不易断裂失效及成本较低的特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制动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摩托车和电瓶车的液压盘式制动钳。技术背景目前,现有技术用于摩托车和电瓶车的液压盘式制动钳,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外制动片簧1’,外制动片2’,内制动片簧3’,内制动片4’,安装支架5’,主滑动轴橡胶帽 6’,主滑动轴7’,外制动片加强杆8’,副滑动轴橡胶帽9’,轴衬套10’,橡胶隔套11’,副滑动轴12’,固定螺栓13’,防尘盖14’和壳体15’。但是这种结构的液压盘式制动钳存在外制动片和内制动片分别各自定位,装配时外制动片和内制动片容易掉落,故装配较繁琐,生产效率较低;由于外制动片和内制动片均装配在壳体U型结构中,故强制动时,壳体U型结构的底部受到较高的剪切作用力,容易造成壳体U型结构的底部断裂的情况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装配较简单、壳体不易断裂失效及成本较低的液压盘式制动钳。本技术解决以上问题所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液压盘式制动钳,它包括带U型结构的壳体、安装支架、制动簧片、内制动片和外制动片,所述的安装支架的两端分别设有主滑动轴和副滑动轴与壳体滑动连接,所述的内制动片与安装支架滑动连接,且内制动片和外制动片均位于壳体的U型结构中,所述的壳体的U型结构处设有至少一根加强杆,加强杆的轴线与内制动片的制动面相互垂直,且内制动片和外制动片均滑动套接在加强杆上。所述的壳体U型结构紧靠内制动片的一侧内壁上设有孔,壳体U型结构紧靠外制动片的另一侧内壁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的孔为螺纹孔,第一通孔为台阶孔,且加强杆的一端与孔旋合,加强杆的另一端卡紧在第一通孔的台阶上。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由于壳体的U型结构处设有至少一根加强杆,加强杆的轴线与主滑动轴的轴线平行,且内制动片和外制动片均滑动套接在加强杆上,则壳体的U型结构处得到了加强杆的加强,U型结构底部的耐压和抗剪切作用力的较高,故强制动时,壳体的U型结构处不易出现断裂或绷断等失效的情况;而内制动片和外制动片均通过加强杆定位,装配时不会发生掉落的情况,故装配较简单,生产效率较高, 进而使得成本较低。作为改进,所述的制动簧片位于内制动片的底端和外制动片的底端与壳体的U型结构的底部之间,则只需设置一个制动簧片即可满足对内制动片和外制动片各自回复的问题,使得本技术使用的零件较少,进而使得装配较简单,生产效率更高,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壳体上设有分别与主滑动轴和副滑动轴滑动配合的沉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的第二通孔为台阶孔,第二通孔内有台阶面,所述的副滑动轴与台阶面滑动配合,则省去了现有技术的轴承套和橡胶隔套,通过台阶面直接对副滑动轴定位,副滑动轴与台阶面可设置较高的精度,故可解决现有技术的副滑动轴由于通过轴承套和橡胶隔套定位,存在结构复杂,副滑动轴与轴承套和橡胶隔套之间存在公差,轴承套和橡胶隔套与壳体之间又存在公差,使得公差较大,制动时容易产生噪音,制动噪声较大的问题。因此本技术更结构简单,装配精度更高,进而使得制动噪声更小。作为再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加强杆为二根,且二根加强杆的轴线相互平行,则使得内制动片和外制动片的定位更加稳定,且在加强杆上滑动时不易晃动,进而使得内制动片和外制动片的动作更加顺畅,制动灵敏度较高,同时也不易使得制动盘变形或裂开,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更高。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液压盘式制动钳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液压盘式制动钳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沿图3中B方向视图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壳体,1. 1、孔,1.2、第一通孔,1.3、一侧内壁,1.4、另一侧内壁,2、安装支架,3、外制动片,4、内制动片,5、主滑动轴,6、副滑动轴,7、制动簧片,8、加强杆,9、第二通孔,9. 1、台阶面,10、沉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图3和图4所示的一种液压盘式制动钳,它包括带U型结构的壳体1、安装支架 2、制动簧片7、内制动片4和外制动片3,所述的安装支架2的两端分别设有主滑动轴5和副滑动轴6与壳体1滑动连接,所述的内制动片4与安装支架2滑动连接,且内制动片4和外制动片3均位于壳体1的U型结构中,所述的壳体1的U型结构处设有至少一根加强杆 8 (本例为一根),加强杆8的轴线与内制动片4的制动面相互垂直,也可理解为加强杆8的轴线与主滑动轴5的轴线平行,且内制动片4和外制动片3均滑动套接在加强杆8上,具体是内制动片4和外制动片3的底端均滑动套接在加强杆8上,内制动片4的底端和外制动片3的底端均设有通孔,该通孔滑动套接在加强杆8上。当然壳体1内还包括活塞腔和用于推动内制动片4和外制动片3制动的活塞,活塞滑动连接在活塞腔中,其它的结构均为现有技术的常规结构相同。所述的壳体IU型结构紧靠内制动片4的一侧内壁1. 3上设有孔1. 1,壳体IU型结构紧靠外制动片3的另一侧内壁1. 4上设有第一通孔1. 2 ;所述的孔1. 1为螺纹孔,第一通孔1. 2为台阶孔,且加强杆8的一端与孔1. 1旋合,加强杆8的另一端卡紧在第一通孔1. 2 的台阶上,加强杆8也可理解为螺栓。所述的制动簧片7位于内制动片4的底端和外制动片3的底端与壳体1的U型结构的底部之间,即一个制动簧片7对内制动片4和外制动片3均有作用力,使得制动后内制动片4和外制动片3均可回复到初始位置。所述的壳体1上设有分别与主滑动轴5和副滑动轴6滑动配合的沉孔10和第二通孔9,所述的第二通孔9为台阶孔,第二通孔9内有台阶面9. 1,所述的副滑动轴6与台阶面9. 1滑动配合;也可理解为将现有技术的轴承套和橡胶隔套与第二通孔9的孔壁做成一体式结构,即机械加工时,将第二通孔9做成台阶孔,台阶孔的台阶面9. 1也就替换了轴承套和橡胶隔套。实施例2孔1. 1为通孔,则加强杆8 一端依次穿过第一通孔1. 2和孔1. 1后,旋合上螺母, 并旋紧即可。当然也可以为孔1. 1为通孔,加强杆8为双头螺栓,则加强杆8 一端依次穿过第一通孔1. 2和孔1. 1后,在加强杆8的两端旋合上螺母,并旋紧即可。所述的加强杆8为二根,且二根加强杆8的轴线相互平行。以上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本技术不仅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允许有其它结构变化,如加强杆为三根、四根或五根等等,凡在本技术独立权要求范围内变化的,均属本技术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液压盘式制动钳,它包括带U型结构的壳体(1)、安装支架O)、制动簧片(7)、 内制动片(4)和外制动片(3),所述的安装支架O)的两端分别设有主滑动轴( 和副滑动轴(6)与壳体(1)滑动连接,所述的内制动片(4)与安装支架( 滑动连接,且内制动片 (4)和外制动片(3)均位于壳体(1)的U型结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的U型结构处设有至少一根加强杆(8),加强杆(8)的轴线与内制动片(4)的制动面相互垂直,且内制动片(4)和外制动片( 均滑动套接在加强杆(8)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盘式制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I)U型结构紧靠内制动片⑷的一侧内壁上设有孔(1. 1),壳体(I)U型结构紧靠外制动片(3)的另一侧内壁上设有第一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盘式制动钳,它包括带U型结构的壳体(1)、安装支架(2)、制动簧片(7)、内制动片(4)和外制动片(3),所述的安装支架(2)的两端分别设有主滑动轴(5)和副滑动轴(6)与壳体(1)滑动连接,所述的内制动片(4)与安装支架(2)滑动连接,且内制动片(4)和外制动片(3)均位于壳体(1)的U型结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的U型结构处设有至少一根加强杆(8),加强杆(8)的轴线与内制动片(4)的制动面相互垂直,且内制动片(4)和外制动片(3)均滑动套接在加强杆(8)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跃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鑫云制动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